分卷阅读132

宫女服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宫女身体已经渐渐亏空,但每日三餐参汤吊命,她脸上气血却看着十分充足。
  而最让扶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皇子并不是蕙妃的亲子,当年蕙妃还是小小的淑仪,被先皇意外临幸一次怀了孕。他位分低,根本没人在意,就偷偷躲起来将孩子生了下来。
  得知孩子是个女儿后,她和婢女,联手从宫外带回来了一个男孩,婢女则着女儿出宫就此没有回来。
  然而,蕙妃在宫外的女儿不知道什么原因意外进了宫,成为他那假儿子的贴身宫女。如今被她抓进自己的宫里,一日又一日的折磨。
  扶他唏嘘,等到蕙妃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不知道她会如何自处。自己亲手折磨自己的亲生女儿,这种感觉,简直是剜心之痛啊。


第73章 将军VS摄政王(四)
  三天后扶他带着罗旭进宫。
  这一次皇上设宴, 不论皇亲国戚都要携带家中夫人和及笄并未婚配的嫡出小姐进宫。
  话面上是说后宫太后久居深宫, 烦闷无趣, 借皇上此次设宴让大臣们的夫人小姐们去后宫陪她说几句话。但这举动背地里暗含的意思,大家岂能不知。
  摄政王连克死三位王妃, 在七年前就曾说过,自己是天煞孤星,注定一辈子孤寡,也绝了再成亲的意思。可如今看皇上这阵仗, 是要给摄政王选妃啊!
  爱女儿的官家在这三天内赶紧物色京中尚未婚配的适龄公子,给自家已经及笄的女儿定了亲,而没赶上的则扼腕叹息,逼不得已三天后只能带着女儿进了宫。
  当然, 大家对将女儿嫁给摄政王这件事情不止是因为他这克妻命,更为重要的是,摄政王早在七年年离京,远去江南,朝中大事已尽数掌握在皇上和丞相的手中。更甚之,朝中皇上大臣各怀心思,后宫太后虎视眈眈,原本有心思的大臣们如今也都看准时机, 将这事咽进肚子里。
  别人能猜到的, 摄政王解殷当然也能知道太后此举是要干什么。
  深夜, 摄政王府内烛火通明, 解殷坐在书房内看着刚写完了一副字, 房门被从外敲响,自小跟着解殷的侍卫解环走了进来。
  “王爷,太妃回了,说以后王爷做事无需让她过问。”
  解殷淡淡“嗯”了一声,拿起名章盖了上去,这副字最终落成。
  摄政王解殷是先皇第十七弟,是如今皇上的小皇叔。因为解殷是太/祖最小的儿子,生的晚,比当时还是大皇子的先皇小了二十余岁,他出生没几年,先皇的几个儿子呱呱坠地,解殷还在牙牙学语的年纪已经做上了皇叔。
  如今的皇上解绪是先皇的小儿子,当年康太祖薨逝,解殷年纪尚幼,十四岁跟当时的英国公上了战场,没曾想他一离京,几个皇子夺嫡,争这一个皇位。
  最终还是大皇子登上了皇位,底下几个皇子死的死,囚的囚,解殷一回京才发现不过几月,宫中已经沧海桑田,一切都已经改变。
  大皇子虽然如愿登上了皇位,但他几个儿子却在此次夺嫡中受到其他皇子的暗害,没多久一个个都殒了命,所幸宫中一个没人关注的小淑仪居然暗中诞下皇子,为皇室绪了血脉,没几年先皇也薨了,留下遗诏封解殷为摄政王,辅佐小皇帝登基处理朝政。
  先皇这个遗诏到底意欲何为,解殷不想去猜,也懒得去猜。不过这些年,他身上陆陆续续发生的这些事情,倒是与宫中那位有关。
  第二日下了早朝,宫门口不久后陆陆续续停满了马车,扶他带着罗旭在宫门口换了软轿,往里面抬去。
  扶他掀开帘子往外面望去,许多大臣们在宫门口下了车,一个个只能步行往宫内走去,此时坐在软轿中的扶他倒是异类。
  看到此景,扶他心中暗叹,他这殊荣,都是祖辈们一个个战死沙场,差点让罗家断子绝孙拿命换来的啊!
  想到这些,扶他心中发酸,刚准备放下帘子,突然由远及近,重重的马蹄声呼啸而过,旁边一阵劲风将帘子卷了起来,扶他看过去,只能见到一抹黑色的背影。
  能在宫中这样大肆骑马的,只能是那位摄政王了吧。
  由宫人引领,扶他带着罗旭在大殿上落了坐,自从辞官回家袭爵,不问朝事后,很多大臣与扶他都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了,一个个过来问候。
  皇上过来还有很长的时间,罗旭坐在席上,看着自己的爹爹不停地与那些人说话,自己被忽略了很久,他坐在席上不悦地噘起了嘴。
  罗旭觉得无聊,拉着扶他的衣袖说道:“爹爹,我憋尿了。”
  扶他叮嘱一声:“跟紧了公公,别乱走。”
  从大殿出来,罗旭去茅房尿完,就沿着路溜达。
  他后面跟着一个小公公,约莫十一二岁,见他一味地往各个小道上走,惊的出了身冷汗。
  “小世子,我们出来时间长了,公爷会担心你的,咱们回去吧。”
  想到大殿里那令人发闷的气氛,罗旭噘了噘嘴,摇头道:“小公公,我们在在这儿待一会儿再回去好不好,我保证不乱生事。”
  说罢,走到了湖边,罗旭一屁股坐在岸边。见他已经坐定,不像要在宫中乱走乱逛的模样,小公公稍稍放下了心,站在身后默默地等着。
  河中央的凉亭里,一抹玄色身影正坐在里面,面前石桌上放着一个棋盘,男子正自己与自己对弈。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