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临走前,我忽然好奇的问道:“聂宗主,无意冒犯,但听你今日叙述,似乎对金光瑶并没有太大的恨意,我有些好奇,你如今还恨他吗?”
聂怀桑难得的愣了愣,脸色有些古怪,大概也真的是憋在心里没人可言,只能同我这个玄门之外的人说说,也有可能是回忆了一下午和金光瑶相关的往事,勾起了什么思绪。
“我很早就查出大哥是金光瑶所杀,史官以为我为何要布局近十年呢?”
我沉默片刻,道:“我不知。”
聂怀桑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挂着虚假的笑容,可惜我没有见过金光瑶本人,不然我就会知道,那笑容竟和金光瑶是那么相似。
“开头那几年,我不断劝说自己,大哥不被三哥所杀,也会因为刀灵而早逝,可我一路看着三哥登顶,成为千古一人的仙督,而聂家在大哥死后便没落了,许多修士根本就不服我,我连碰到个稍微厉害点的邪祟都要向他求助,碰到什么事就只能装作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我就会想,金光瑶现在的每一步,每一场花宴,每一次清谈会,受到的每一句阿谀奉承,甚至是瞭望台,那些拔地而起的瞭望台,我有时候遥遥望见,都会想到,这些,全是他踩在我大哥的尸体上得来的,他越是得意,我就越恨,我怎么能不恨?我原来……应该是两个哥哥的,可到最后,一个也没有了。”
“他待我越好,我越会想,他是不是在补偿我。”
“你可知,我原本,没那么恨他。”
我不置可否,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记录者,他们之间的恩怨,我插不了手,何况如今当事人已经全都不在了,所有的劝解都那么乏力,也没有必要了。
也许金光瑶是心虚,也许他真的把聂怀桑当弟弟看,这个人太矛盾了,情和恨完美的融合他的为人处世里,而我只了解了他的前半生,实在无法评价。
我微微向他颔首,随着门外候着的家仆,去了我的住所。
夜凉如水,不净世真的像个冷冰冰的铁桶,我脑海中回想着聂怀桑白天的话有些失眠,便披了件衣服推门走了出来,客房处没什么修士把守,我随意的走着,见到客房处种着一株玉兰,可惜不是季节,已经败了。
旁边有个老杂役,见我盯着那棵树看,出声道:“那是孟公子当年种下的。”
我回头看他,“孟公子,孟瑶吗?”
老杂役叹了口气,“是啊,好多年前了,孟公子说不净世太过冰冷,种些花木提提人气,孟公子走后,老聂宗主也没说要拔了,就留到了现在。”
“几年前,玉兰忽然全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老了,也照顾不来了,迟早是要败的,不净世这样的地方,哪里养得活花草呢。”
我随口附和道:“是啊。”
不净世这样的地方,也不会是金光瑶的最终归所,也许他曾经真的把这里当做了暂时的家,但他心里明白,这里绝不会是他终老的地方。
他为了登顶,不惜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下依然要修百家所长,不惜和同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哥决裂,他从一个平日最为人不齿的地方爬出来,绝不会只是想呆在一个地方做副使。
只是他那时也并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可以走多远,又为何要走那么远。
也许确实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不过萧何不是蓝曦臣,不是聂明玦,不是任何人,萧何是他自己。
我回到房里,对着那本封面写着《金光瑶传》的鎏金压本,面对依旧空白的扉页,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许等我知道了故事的全貌,才能写的下第一行字吧。
-TBC-
第三章
三、友好
在清河住了几日,聂怀桑没再露过面,而我也知道,他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金光瑶死后,百家之间的流言蜚语就没有停止过,连我这个并非玄门中人的凡人都耳闻过一些,有人说是夷陵老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逼死了金光瑶,有人说是金光瑶多行不义必自毙遭了天谴,还有一种言论,便是说聂怀桑为兄报仇,设计害死了敛芳尊。
观音庙事件的当事人都对那夜发生的事情三缄其口,魏无羡和蓝忘机游历四方,几乎神隐,蓝曦臣闭关,金凌接任金氏宗主,江晚吟忙着扶持自己的小外甥,聂怀柔则在其后展露锋芒开始大展手脚,但除了当事人,没有人知道那夜的真相,坊间流言千百个版本,也不过是世人的臆想。
谁都不知道,皇宫玉令上有一位仙人大拿留下的真言咒,虽然并不是看见玉令就会口吐真言那么神奇,却会诱导别人追寻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仙人大拿曾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谎言,可她却留下了真言咒。
仙人已去,她所作所为之用意,也已不得考证。
离开清河之前,我向聂怀桑告了别,我看见一顶乌帽被聂怀桑束之高阁,和宫中金光瑶画像上的帽子极像。
岐山就位于清河之上,温氏覆灭之后,岐山被清河聂氏接管。说是接管,其实岐山不夜天已经变成了一座荒城,因为射日之征,附近的居民乔迁的乔迁,战死的战死,不夜天城里的金银财宝也早就被百家搜刮一空,我站在不夜天城的脚下,看着残垣断壁,不禁感慨。
辉煌已逝,如今徒留无言的碑石。
这里也有一座瞭望台,想来倒也有些道理,
临走前,我忽然好奇的问道:“聂宗主,无意冒犯,但听你今日叙述,似乎对金光瑶并没有太大的恨意,我有些好奇,你如今还恨他吗?”
聂怀桑难得的愣了愣,脸色有些古怪,大概也真的是憋在心里没人可言,只能同我这个玄门之外的人说说,也有可能是回忆了一下午和金光瑶相关的往事,勾起了什么思绪。
“我很早就查出大哥是金光瑶所杀,史官以为我为何要布局近十年呢?”
我沉默片刻,道:“我不知。”
聂怀桑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挂着虚假的笑容,可惜我没有见过金光瑶本人,不然我就会知道,那笑容竟和金光瑶是那么相似。
“开头那几年,我不断劝说自己,大哥不被三哥所杀,也会因为刀灵而早逝,可我一路看着三哥登顶,成为千古一人的仙督,而聂家在大哥死后便没落了,许多修士根本就不服我,我连碰到个稍微厉害点的邪祟都要向他求助,碰到什么事就只能装作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我就会想,金光瑶现在的每一步,每一场花宴,每一次清谈会,受到的每一句阿谀奉承,甚至是瞭望台,那些拔地而起的瞭望台,我有时候遥遥望见,都会想到,这些,全是他踩在我大哥的尸体上得来的,他越是得意,我就越恨,我怎么能不恨?我原来……应该是两个哥哥的,可到最后,一个也没有了。”
“他待我越好,我越会想,他是不是在补偿我。”
“你可知,我原本,没那么恨他。”
我不置可否,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记录者,他们之间的恩怨,我插不了手,何况如今当事人已经全都不在了,所有的劝解都那么乏力,也没有必要了。
也许金光瑶是心虚,也许他真的把聂怀桑当弟弟看,这个人太矛盾了,情和恨完美的融合他的为人处世里,而我只了解了他的前半生,实在无法评价。
我微微向他颔首,随着门外候着的家仆,去了我的住所。
夜凉如水,不净世真的像个冷冰冰的铁桶,我脑海中回想着聂怀桑白天的话有些失眠,便披了件衣服推门走了出来,客房处没什么修士把守,我随意的走着,见到客房处种着一株玉兰,可惜不是季节,已经败了。
旁边有个老杂役,见我盯着那棵树看,出声道:“那是孟公子当年种下的。”
我回头看他,“孟公子,孟瑶吗?”
老杂役叹了口气,“是啊,好多年前了,孟公子说不净世太过冰冷,种些花木提提人气,孟公子走后,老聂宗主也没说要拔了,就留到了现在。”
“几年前,玉兰忽然全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老了,也照顾不来了,迟早是要败的,不净世这样的地方,哪里养得活花草呢。”
我随口附和道:“是啊。”
不净世这样的地方,也不会是金光瑶的最终归所,也许他曾经真的把这里当做了暂时的家,但他心里明白,这里绝不会是他终老的地方。
他为了登顶,不惜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下依然要修百家所长,不惜和同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哥决裂,他从一个平日最为人不齿的地方爬出来,绝不会只是想呆在一个地方做副使。
只是他那时也并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可以走多远,又为何要走那么远。
也许确实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不过萧何不是蓝曦臣,不是聂明玦,不是任何人,萧何是他自己。
我回到房里,对着那本封面写着《金光瑶传》的鎏金压本,面对依旧空白的扉页,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也许等我知道了故事的全貌,才能写的下第一行字吧。
-TBC-
第三章
三、友好
在清河住了几日,聂怀桑没再露过面,而我也知道,他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金光瑶死后,百家之间的流言蜚语就没有停止过,连我这个并非玄门中人的凡人都耳闻过一些,有人说是夷陵老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逼死了金光瑶,有人说是金光瑶多行不义必自毙遭了天谴,还有一种言论,便是说聂怀桑为兄报仇,设计害死了敛芳尊。
观音庙事件的当事人都对那夜发生的事情三缄其口,魏无羡和蓝忘机游历四方,几乎神隐,蓝曦臣闭关,金凌接任金氏宗主,江晚吟忙着扶持自己的小外甥,聂怀柔则在其后展露锋芒开始大展手脚,但除了当事人,没有人知道那夜的真相,坊间流言千百个版本,也不过是世人的臆想。
谁都不知道,皇宫玉令上有一位仙人大拿留下的真言咒,虽然并不是看见玉令就会口吐真言那么神奇,却会诱导别人追寻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仙人大拿曾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谎言,可她却留下了真言咒。
仙人已去,她所作所为之用意,也已不得考证。
离开清河之前,我向聂怀桑告了别,我看见一顶乌帽被聂怀桑束之高阁,和宫中金光瑶画像上的帽子极像。
岐山就位于清河之上,温氏覆灭之后,岐山被清河聂氏接管。说是接管,其实岐山不夜天已经变成了一座荒城,因为射日之征,附近的居民乔迁的乔迁,战死的战死,不夜天城里的金银财宝也早就被百家搜刮一空,我站在不夜天城的脚下,看着残垣断壁,不禁感慨。
辉煌已逝,如今徒留无言的碑石。
这里也有一座瞭望台,想来倒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