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终是叹息着讲出了一个度厄寺的辛秘,这个辛秘已在寺里历任住持口中流传了上百年,旁人却一个字也不知道,哪怕佛子也是如此。
  “你可知你所修炼的《混沌圣典》,为何以混沌为名?”
  弘明摇头。
  弘远也不指望他能答上来,望着佛像的眼神仿佛穿透了数百年尘埃,口中继续道:“没有人知道《混沌圣典》出自何处,只知圣典自现世以来,寺中多少惊才绝艳的先辈修炼过,却从未有人真正修至大成,从来没有。师弟,你悟性高绝,天纵奇才,能在区区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将圣典修至大成,是我度厄寺和当今武林之大幸,却也是……你之不幸。”
  说到这里,弘远侧首看了看弘明面色,平静一如往昔,他将目光转回佛像,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将接下来的话说出口:“你不知道,初得《混沌圣典》时,首页曾有一句话:功至大成,练就混沌之体,泯灭性别。祖师以为此句有伤人伦,故将之抹去,只在历任主持之间口耳相传。或许,这本秘籍落到我度厄寺手中,也是天意,只有佛家严苛戒律,戒情戒色,才能杜绝功成后的不幸。”
  “先辈们始终无法将圣典修至大成,这件辛秘便一直未曾透露。师弟你素来言行端正,持戒守律,从不逾矩,为兄对你最是放心,况且,以你的身手,谁又能强迫你去?故未曾将这件事情告知于你,哪知……唉……”
  面对弘远的讲述和悔恨,弘明整个人依旧平静。
  静室里沉默了一炷香后,才听弘明道:“泯灭性别,可是意同再造?”
  弘远点头:“正是。”
  弘明眸光呆滞片刻,喃喃自语:“既是如此,那便不足为奇了。”
  弘远见他面不改色,沉稳依旧,心下猛地有些不详之感,他咬咬牙道:“此事为兄也有责任,师弟同意的话,为兄便助你去了他,只当这事儿从未发生过。”
  一个德高望重的主持高僧,下决心去做这等有损阴德之事,已是弃了自己的一世修行。
  弘明并没有立刻回应,只道:“师兄先回吧,让我自己好好想一想。”
  事已至此,弘远也没有法子,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终于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句:“为兄明日再来,希望那时,师弟已经有了决定。”
  对于弘明来说,是去是留的决定其实并不难下,只是这件事情,终究太过惊世骇俗,便是他,也得花时间去接受现实。
  多少年没有过这感觉了……
  弘明下意识地望向捻指端坐的素净铜制佛像,眸光虔诚,一如往昔,佛心端正,从未改变。
  “佛,我本该如此的,不是么……”幽幽低语回荡在静室,却无端地动人心魄,仿若梵音入世。
  第二日,当弘远重新来到思过塔静室时,见到的还是那个从容而沉静的弘明,他深叹一口气,缓步走到弘明面前:“一夜静思,师弟心中,可有了决定?”
  弘明抬头,定定地望着弘远,良久才道:“我佛慈悲,度一切有缘人;众生平等,怜万物生死劫。师兄,上天有好生之德,缘起缘灭皆是佛,该来的,躲不了。”
  这一刻,弘远似乎瞬间老了十岁:“师弟,你身为佛子,受世人敬仰,圣地声誉与武林安危皆系于你一身,你若出事,这世间就真的要变天了,你可不能因小失大!”
  弘明垂首,却仍道:“佛从未教过我杀生。”


第70章 世界四
  面对弘明的决定, 弘远也无可奈何,沉默良久, 颓然道:“既如此, 佛门清净之地,恐怕再容不得你……”
  弘明听后无言, 敛衣肃目,面向身前佛像三叩首, 虔诚一如往昔,而后缓缓起身走出静室, 合掌而行。
  寺中众僧侣接连侧目, 静默之中, 心照不宣,所有目光一路尾随弘明至寺门,仿佛是在恭送佛子远离佛门, 又像一种无声的挽留。
  弘明缓缓而行, 步履稳健,走出度厄寺,离开无妄圣地,再未回头, 然此后无论身在何地, 于何处修行, 佛依然永存心中。
  行至半山腰,寺中传出一阵齐声祝祷,梵声悠悠, 响彻山间,弘明终是顿了脚步,双唇开合,随众默念一篇经文。
  念罢,才继续往山下而去,身形沉稳一如往昔。
  山脚,杨遥不知何时已候在那里,见弘明终于下山,飞身迎上前去:“闻听音讯,终是不甚放心,处理完盟中事宜便赶来此处,我也不问你发生了何事,既出了度厄寺,此后有何打算?”
  弘明垂眸不语。
  杨遥一叹,抬手拍拍弘明肩膀:“不如暂且去我府中安顿,再议后事?”
  在弘明心中,便是离了度厄寺,左不过继续云游江湖,参禅礼佛,时候到了,找个僻静处诞下腹中骨肉,再抚育他长大,也算不违本心。
  但杨遥不比旁人,两人相交多年,彼此引为挚友,他既有心相助,弘明终是不忍拂了他的好意,遂与之同返盟主府暂住。
  此后,弘明圣僧遁出空门,卸任圣地佛子的事情在江湖上传开,自是再度引起一片哗然,又有人见着盟主杨遥亲自在度厄寺山脚等候数日,将圣僧迎回府中,种种猜测不一而足。
  有人说圣僧破戒思过后,自觉无颜留在佛门,故自请离寺。
  有人说圣僧离寺当日,一寺僧侣诵经相送,梵音漫山,数日不绝。
  也有人说圣僧之过,为佛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