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更好还是更不好?”耿介没作声,只是执着地盯着她,钟桐嫌弃地瞪了他半晌,到底还是张口了:“还不错。”
耿介得了答案,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紧接着说:“我看他的胃口好像没有那么差了,每天的三餐都在照常吃,只是肉类很少,他偏好吃素,在外头没人管他了,今天还买了很多零食——这个会不会对身体不好,他的胃不是很好,但是少吃一点应该也没事?他很喜欢吃零食,总改不掉,要人盯着才可以……下次你要建议他少吃零食,吃饭也不可以总吃素菜,但能吃总比吃不下好,他现在还经常吐吗?”耿介说得认真而自然,跟开讨论会一样。
钟桐的眼神活像见了鬼,不敢置信道:“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
但紧接着,她忽然意识到为什么南津对抗病魔的意志力要比她想象的强那么多,她原以为南津离开了耿介之后会一蹶不振,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她还以为是南津想通了。
钟桐的表情一下子冷静下来,她冷冷道:“抱歉,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不会成为你监视南津的眼睛,也不会成为你控制他的手段。而且我建议你——”她原想说建议耿介立刻停止这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但料想到南津的行为动机,忽而转了口风,“建议你立刻找个心理医生看看。”
耿介站在那里,他的冷静中暗含疯狂,偏执外披着理智,乍一看,仍是一位似模像样的社会顶层人士,但钟桐只觉得可怕。
她推开耿介,头也不回地下了班。
晚上,钟桐在家里一遍遍看南津的病理报告,拿起手机给南津打了个电话,问他:“你知道耿介在监视你,是吗?”
南津拎着一只小巧的水壶在浇花,答道:“他就在我家楼下。”
花就摆在窗户边上,灯光将他的身影打在窗帘上,南津继续说:“他在看我浇花。”
花早已给他浇死了。他并不是什么擅长侍弄花草的人,这花是前些天他路过小摊儿时偶然买的。那时耿介就开车跟在他身后,他弯下腰问商贩挑了一盆小花,将半边言笑晏晏的侧脸露给耿介看,然后抱着花盆回了家。
浇完了花,南津放下水壶,说:“我该睡觉了。”然后挂了电话,熄了灯,躺在床上,过了会儿自顾自缩成一团。
夜晚总是格外煎熬,但家里没有留下任何一样尖利的东西,连餐具都是不锈钢的,南津稍稍放了心。
他悉悉索索地把耳机塞到耳朵里——好似旁边躺着个不能打扰的人,耳机里传来耿介的声音:“喂?……今天去医院了?怎么样?……”
今晚似乎要更好熬一些。
第11章
耿介在南津家楼下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回了趟自己常包的酒店,洗漱一番,然后去见何涧。
他们依旧约在李旌阳那儿。
再次相见时,耿介的状态比上次还要不如,身上萦绕着一股颓气,显得阴沉沉的:“我需要一点安眠药。”
何涧说话不急不缓:“早早地依赖药物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你需要的是缓解焦虑。我可以对你进行心理行为治疗,但估计作用不大。想必你知道自己的心病在哪里。”
耿介不说话。
“你来找我,应该不只是为了治疗失眠吧。既然来都来了,就当随便聊聊天。”何涧笑了笑,“你爱人最近还好吗?”
耿介望着他:“我们分手了,他现在一个人在外面住。”
“哦,这样。”何涧似乎并没有听懂耿介话里的意思,仍然问道:“那么,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好像笃定耿介理应能够给出答案。
耿介沉默了很久,何涧微笑着提醒他:“耿先生?”
“很好。”
何涧的笑意深了一些,温和地鼓励他:“可以多聊聊。”
耿介没有跟别人聊南津的习惯,他皱了皱眉:“这是无关的事情。”
“不,”何涧说,“我们现在就是在聊你的心病。”
耿介的目光一下子深邃起来,沉沉地盯着何涧,身上那股颓气也仿佛生出了杀意,变得冰冷骇人起来。
何涧仍然保持着微笑,那笑容里甚至带了些慈悲的劝说意味:“如果你想治病,当然先要面对自己的病。如果你想和他在一起,就得先学会离他远一点。”
转眼又是新的一周,耿介再也没有出现在南津的楼下。
第一天,南津想也许他有事。
第二天,仍没有看到人。
周三早晨,南津去上班时,脸色已经差得跟张白纸没有两样,只眼下两抹乌青,更显颓丧。
他们组长是一个挺热心的女强人,上班时见着南津这副神色,轻轻“呀”了一声,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南津没有答话,组长已经习惯了似的,替他倒了一杯热水,南津才开口道了声谢。但那杯水就一直放在那儿,凉透了也没见他喝一口。
到了中午午休的时间,要好的同事三三两两约着去吃饭,组长注意到南津今天没带饭来,便又问他:“你今天没带饭啊,要一起去吃饭吗?”
南津仿佛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组长都觉得有些尴尬,要走了,他才回过神来似的,抬起头说:“好。”
他们一行人一齐走进电梯里,商量着吃什么,南津就站在角落里,并不参与讨论,像一抹淡淡的影子似的。
直到有人问他:“你觉得呢?”
南津
耿介得了答案,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紧接着说:“我看他的胃口好像没有那么差了,每天的三餐都在照常吃,只是肉类很少,他偏好吃素,在外头没人管他了,今天还买了很多零食——这个会不会对身体不好,他的胃不是很好,但是少吃一点应该也没事?他很喜欢吃零食,总改不掉,要人盯着才可以……下次你要建议他少吃零食,吃饭也不可以总吃素菜,但能吃总比吃不下好,他现在还经常吐吗?”耿介说得认真而自然,跟开讨论会一样。
钟桐的眼神活像见了鬼,不敢置信道:“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
但紧接着,她忽然意识到为什么南津对抗病魔的意志力要比她想象的强那么多,她原以为南津离开了耿介之后会一蹶不振,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她还以为是南津想通了。
钟桐的表情一下子冷静下来,她冷冷道:“抱歉,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不会成为你监视南津的眼睛,也不会成为你控制他的手段。而且我建议你——”她原想说建议耿介立刻停止这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但料想到南津的行为动机,忽而转了口风,“建议你立刻找个心理医生看看。”
耿介站在那里,他的冷静中暗含疯狂,偏执外披着理智,乍一看,仍是一位似模像样的社会顶层人士,但钟桐只觉得可怕。
她推开耿介,头也不回地下了班。
晚上,钟桐在家里一遍遍看南津的病理报告,拿起手机给南津打了个电话,问他:“你知道耿介在监视你,是吗?”
南津拎着一只小巧的水壶在浇花,答道:“他就在我家楼下。”
花就摆在窗户边上,灯光将他的身影打在窗帘上,南津继续说:“他在看我浇花。”
花早已给他浇死了。他并不是什么擅长侍弄花草的人,这花是前些天他路过小摊儿时偶然买的。那时耿介就开车跟在他身后,他弯下腰问商贩挑了一盆小花,将半边言笑晏晏的侧脸露给耿介看,然后抱着花盆回了家。
浇完了花,南津放下水壶,说:“我该睡觉了。”然后挂了电话,熄了灯,躺在床上,过了会儿自顾自缩成一团。
夜晚总是格外煎熬,但家里没有留下任何一样尖利的东西,连餐具都是不锈钢的,南津稍稍放了心。
他悉悉索索地把耳机塞到耳朵里——好似旁边躺着个不能打扰的人,耳机里传来耿介的声音:“喂?……今天去医院了?怎么样?……”
今晚似乎要更好熬一些。
第11章
耿介在南津家楼下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回了趟自己常包的酒店,洗漱一番,然后去见何涧。
他们依旧约在李旌阳那儿。
再次相见时,耿介的状态比上次还要不如,身上萦绕着一股颓气,显得阴沉沉的:“我需要一点安眠药。”
何涧说话不急不缓:“早早地依赖药物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你需要的是缓解焦虑。我可以对你进行心理行为治疗,但估计作用不大。想必你知道自己的心病在哪里。”
耿介不说话。
“你来找我,应该不只是为了治疗失眠吧。既然来都来了,就当随便聊聊天。”何涧笑了笑,“你爱人最近还好吗?”
耿介望着他:“我们分手了,他现在一个人在外面住。”
“哦,这样。”何涧似乎并没有听懂耿介话里的意思,仍然问道:“那么,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好像笃定耿介理应能够给出答案。
耿介沉默了很久,何涧微笑着提醒他:“耿先生?”
“很好。”
何涧的笑意深了一些,温和地鼓励他:“可以多聊聊。”
耿介没有跟别人聊南津的习惯,他皱了皱眉:“这是无关的事情。”
“不,”何涧说,“我们现在就是在聊你的心病。”
耿介的目光一下子深邃起来,沉沉地盯着何涧,身上那股颓气也仿佛生出了杀意,变得冰冷骇人起来。
何涧仍然保持着微笑,那笑容里甚至带了些慈悲的劝说意味:“如果你想治病,当然先要面对自己的病。如果你想和他在一起,就得先学会离他远一点。”
转眼又是新的一周,耿介再也没有出现在南津的楼下。
第一天,南津想也许他有事。
第二天,仍没有看到人。
周三早晨,南津去上班时,脸色已经差得跟张白纸没有两样,只眼下两抹乌青,更显颓丧。
他们组长是一个挺热心的女强人,上班时见着南津这副神色,轻轻“呀”了一声,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南津没有答话,组长已经习惯了似的,替他倒了一杯热水,南津才开口道了声谢。但那杯水就一直放在那儿,凉透了也没见他喝一口。
到了中午午休的时间,要好的同事三三两两约着去吃饭,组长注意到南津今天没带饭来,便又问他:“你今天没带饭啊,要一起去吃饭吗?”
南津仿佛没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组长都觉得有些尴尬,要走了,他才回过神来似的,抬起头说:“好。”
他们一行人一齐走进电梯里,商量着吃什么,南津就站在角落里,并不参与讨论,像一抹淡淡的影子似的。
直到有人问他:“你觉得呢?”
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