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什么真相。
他笑着摇头:“袁大哥这话说的就没根据了。摄政王妃可是贤郡王嫡女,纵使贤郡王后来因为一些事被削爵抄家,那个时候毕竟还是显赫门第,他的嫡女如何能不明不白的死去。”
“旁人自然害不了她,但若是枕边人不想再见她了呢。”袁宽满脸通红,嘿嘿一笑,“什么狗屁情深似海,我二叔对我二婶?!我那可怜的二婶怀着孩子就死了,下葬的时候我二叔可没为她掉一滴泪!再说,你看后面贤郡王府出事的时候,他出手帮了吗?”
“贤郡王是先帝亲自定的罪,摄政王可是在勤政殿前跪了好几个时辰为贤郡王求情。只是贤郡王犯的事实在太大了,他最后没保住妻子的母家罢了。哪里能像袁大哥说的这般吓人。”姜流不住摇头,“袁大哥说的这话,我可是一个字都不信。”
“信与不信随你吧!反正我袁宽话都说出口了。”袁宽猛的一拍桌子,“我当你是个哥们,这才对你畅所欲言。要是换成旁的人,我一个字都不会说!老弟啊,你且听着就是,反正老哥我不说假话。”
他说的话句句都如惊雷,姜流已经有些耐不住想回宫向石璋禀报,又见袁宽眼睛一睁一和,看样子是酒劲儿上来了,便差人将他带下去休息,自己也立刻动身回宫。
袁宽虽是喝多了,但这些话却明显不是能编出来的,绝不会是空穴来风。
姜流原本只想把人灌醉哄开心,再从他嘴里套点关于袁鼎的事情,看看有没有可入手的点,却没想到一上来就给了这么大的惊喜。
若当年袁鼎的妻子突然离世并非突发恶疾,而是另有隐情,照着袁宽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袁鼎出的手。
可他为何要亲手杀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怨,才能让他在发妻有孕之时仍然痛下杀手?
他们在梁州大吵一架又是为了什么?姜流有预感,这一架的原因就是袁鼎的动机,只是她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袁鼎止不住杀意?
姜流不住的深呼吸,勉强保持住内心平稳。只觉得再也没有比此刻更清醒的时候。
他几乎可以断定,只要查到这件事的真相,他们就能捏住袁鼎的死穴。
作者有话要说:大肥章!
大家晚安!
啾咪!
第72章 日朗天青(二)
清风微拂揉碎晚霞,傍晚。
石璋听完姜流的话,没说别的,只问:“袁宽真这么说?”
姜流点头。
“你信?”石璋看向姜流。
“信。”姜流道,“袁宽的话不说全信,至少也有六七分可听。”
“既然如此,那便查查吧。”石璋道,“梁州那头阮临能伸展的开,这事交给他和石珫,你在必要的时候帮一把就行。”
“对了,你待会儿回去直接和他们说一声,省的我再费一遍口舌。”石璋揉了把眉心,“你们商量吧,没什么大事不必知会我。”
石璋眉宇之下隐着疲惫,姜流担忧道:“陛下可是不舒服?”
石璋只低声说了句:“无妨。”
他这么说姜流如何能放心,一时也顾不得君臣礼仪,半起身隔着方几伸手就要去试石璋额上的温度。
手背贴着的皮肤干燥微暖,直到另一只手搭在他的手指上,姜流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动作如此出格。
“陛,陛下!”
姜流对上石璋的眼神,简直连话都不会说了,说着就要抽回手。谁知刚有一丝动作,搭在自己手指上的那只手却突然用力,慢慢收紧不容拒绝。
“衍之,别躲。”石璋轻声叹了口气,“今日,她过来了。”
姜流怔住。
“太后吗?”他心里一紧,“她来你这做什么?”
石璋没什么表情:“无非就是拉拢挑拨算计,这么多年都是这一套,真的无趣。”
姜流故作轻松的笑道:“既然如此,陛下就别往心里去了,理这些做什么。”
石璋不应这句话,只是紧紧的盯着他,手指在他手背上轻轻摩挲,半晌低声唤了句:“衍之。”
他这两个字淡淡一出,虽未多言一句,却恍若万语未尽。
“我在呢。”姜流轻声问,“怎么了?”
“心怀社稷,匡正天下,做个青史留名的贤臣,不堕姜家世代盛名。”石璋忽然道,“我记得少时一起读书,你便立下此番志向。如今,你心里可还是以此为志?”
姜流思索片刻,眨眨眼:“景瑀想听真话吗?”
石璋笑了:“你若愿意告诉我,我自然要听。”
“说实话,当年立下的志向,如今虽未变易,心境却也是大不相同。我是一介俗人,留在官场上做事,除开为了所谓的天下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姜流说,“我终究是做不到祖父那般为苍生鞠躬尽瘁,,我这人心眼太小,装不下那么大的天下,只求问心无愧罢了。”
石璋目光沉沉,看着姜流慢慢的把话问出来:“你的心里装不下天下,那装的是什么?”
那目光实在让人无所遁形,姜流只觉得自己心里的每一寸都被石璋看的透彻,慌乱间就要躲开视线,却只听见石璋含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我吗,衍之。”
——
国师府。
石珺扒着进园子的洞门,脑袋不住往外探,一双眼睛睁的溜圆,眼珠子咕噜噜直转,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身后的花黎一脸无奈,又怕
他笑着摇头:“袁大哥这话说的就没根据了。摄政王妃可是贤郡王嫡女,纵使贤郡王后来因为一些事被削爵抄家,那个时候毕竟还是显赫门第,他的嫡女如何能不明不白的死去。”
“旁人自然害不了她,但若是枕边人不想再见她了呢。”袁宽满脸通红,嘿嘿一笑,“什么狗屁情深似海,我二叔对我二婶?!我那可怜的二婶怀着孩子就死了,下葬的时候我二叔可没为她掉一滴泪!再说,你看后面贤郡王府出事的时候,他出手帮了吗?”
“贤郡王是先帝亲自定的罪,摄政王可是在勤政殿前跪了好几个时辰为贤郡王求情。只是贤郡王犯的事实在太大了,他最后没保住妻子的母家罢了。哪里能像袁大哥说的这般吓人。”姜流不住摇头,“袁大哥说的这话,我可是一个字都不信。”
“信与不信随你吧!反正我袁宽话都说出口了。”袁宽猛的一拍桌子,“我当你是个哥们,这才对你畅所欲言。要是换成旁的人,我一个字都不会说!老弟啊,你且听着就是,反正老哥我不说假话。”
他说的话句句都如惊雷,姜流已经有些耐不住想回宫向石璋禀报,又见袁宽眼睛一睁一和,看样子是酒劲儿上来了,便差人将他带下去休息,自己也立刻动身回宫。
袁宽虽是喝多了,但这些话却明显不是能编出来的,绝不会是空穴来风。
姜流原本只想把人灌醉哄开心,再从他嘴里套点关于袁鼎的事情,看看有没有可入手的点,却没想到一上来就给了这么大的惊喜。
若当年袁鼎的妻子突然离世并非突发恶疾,而是另有隐情,照着袁宽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袁鼎出的手。
可他为何要亲手杀了自己的结发妻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怨,才能让他在发妻有孕之时仍然痛下杀手?
他们在梁州大吵一架又是为了什么?姜流有预感,这一架的原因就是袁鼎的动机,只是她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袁鼎止不住杀意?
姜流不住的深呼吸,勉强保持住内心平稳。只觉得再也没有比此刻更清醒的时候。
他几乎可以断定,只要查到这件事的真相,他们就能捏住袁鼎的死穴。
作者有话要说:大肥章!
大家晚安!
啾咪!
第72章 日朗天青(二)
清风微拂揉碎晚霞,傍晚。
石璋听完姜流的话,没说别的,只问:“袁宽真这么说?”
姜流点头。
“你信?”石璋看向姜流。
“信。”姜流道,“袁宽的话不说全信,至少也有六七分可听。”
“既然如此,那便查查吧。”石璋道,“梁州那头阮临能伸展的开,这事交给他和石珫,你在必要的时候帮一把就行。”
“对了,你待会儿回去直接和他们说一声,省的我再费一遍口舌。”石璋揉了把眉心,“你们商量吧,没什么大事不必知会我。”
石璋眉宇之下隐着疲惫,姜流担忧道:“陛下可是不舒服?”
石璋只低声说了句:“无妨。”
他这么说姜流如何能放心,一时也顾不得君臣礼仪,半起身隔着方几伸手就要去试石璋额上的温度。
手背贴着的皮肤干燥微暖,直到另一只手搭在他的手指上,姜流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动作如此出格。
“陛,陛下!”
姜流对上石璋的眼神,简直连话都不会说了,说着就要抽回手。谁知刚有一丝动作,搭在自己手指上的那只手却突然用力,慢慢收紧不容拒绝。
“衍之,别躲。”石璋轻声叹了口气,“今日,她过来了。”
姜流怔住。
“太后吗?”他心里一紧,“她来你这做什么?”
石璋没什么表情:“无非就是拉拢挑拨算计,这么多年都是这一套,真的无趣。”
姜流故作轻松的笑道:“既然如此,陛下就别往心里去了,理这些做什么。”
石璋不应这句话,只是紧紧的盯着他,手指在他手背上轻轻摩挲,半晌低声唤了句:“衍之。”
他这两个字淡淡一出,虽未多言一句,却恍若万语未尽。
“我在呢。”姜流轻声问,“怎么了?”
“心怀社稷,匡正天下,做个青史留名的贤臣,不堕姜家世代盛名。”石璋忽然道,“我记得少时一起读书,你便立下此番志向。如今,你心里可还是以此为志?”
姜流思索片刻,眨眨眼:“景瑀想听真话吗?”
石璋笑了:“你若愿意告诉我,我自然要听。”
“说实话,当年立下的志向,如今虽未变易,心境却也是大不相同。我是一介俗人,留在官场上做事,除开为了所谓的天下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姜流说,“我终究是做不到祖父那般为苍生鞠躬尽瘁,,我这人心眼太小,装不下那么大的天下,只求问心无愧罢了。”
石璋目光沉沉,看着姜流慢慢的把话问出来:“你的心里装不下天下,那装的是什么?”
那目光实在让人无所遁形,姜流只觉得自己心里的每一寸都被石璋看的透彻,慌乱间就要躲开视线,却只听见石璋含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我吗,衍之。”
——
国师府。
石珺扒着进园子的洞门,脑袋不住往外探,一双眼睛睁的溜圆,眼珠子咕噜噜直转,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身后的花黎一脸无奈,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