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石珫尤是怀疑,还在皱眉思索。阮临抱着书,抽出一只手拍拍他的胳膊,哎呀一声:“别想了。我记得不远有家素馄饨。饿了吗?先去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架空,所有关于背景的设定都是作者瞎写的!中国古代的基层行政多以乡里二级或里甲二级为主,我这个又是村又是镇的,大家别计较就行……
  啾咪!


第22章 流云易散(四)
  母丧,守孝三年,食素,禁酒肉、舞乐、宴席、美姬;禁着艳色;禁入仕、应考、嫁娶。
  而当朝皇后早逝,杜晓宠冠六宫。多年以来,皇贵妃为后宫之首,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
  如此位高权重,死后当大内鸣钟、皇帝辍朝、百姓守丧百日。
  如今已过近二十日有余,京城却毫无消息。
  阮临和阮母自然都能想到这一层,所以平日里用餐亦全改为素食。今日在外,阮临自然也不会拉着石珫大鱼大肉,而是挑了个他知道的最清淡的铺子,不让石珫为难。
  石珫明白阮临这么做的原因,又似想到什么,面色冷的吓人。
  “他们这是在羞辱母妃,也是在挑衅舅舅。”石珫眼神阴鸷,“卢葳……”
  “阿珫……”阮临并不想让他想这些,想要转移他的注意力,“我有些饿了,走吧,去吃饭。”
  石珫于是不再多说,只是脸色依旧不好,阮临看在眼里只装作瞧不见,依旧含着笑故意和他说话。
  馄饨铺里头人不算少,但还有坐,阮临把书放一边的凳子上,让石珫坐在桌边等,自己则扬声要了两份素馄饨。
  其他馄饨铺子都是肉馅,独他这一家,因为偶有僧侣途经洛山镇,善做生意的老板便又做了素馅馄饨,馅料多种多样,依着时令而来,菌菇蔬菜都可成馅,后来倒是比鲜肉馄饨更受欢迎了。
  馄饨现包现入锅,不一会儿就咕嘟嘟的飘了起来,捞出来盛到海米熬的汤里,放上一把青菜,色香味俱全,也算不上油荤。
  两碗馄饨上桌,阮临笑着问石珫:“你吃过这些东西吗?”
  石珫摇头。
  阮临有些好奇:“那宋叔带你一路都吃些什么?”
  石珫道:“路上的时候都在客栈,在洛河村落脚后便自己做了。街边的这些小吃宋叔没有带我尝过。”
  阮临很能理解宋何。毕竟带着的是个皇子,总不好成日带人家去吃路边小摊对吧。这山珍海味的从小养着,胃不比一般人瓷实,万一一个不好吃出问题来可就不妙了。
  他一边吃着,一边用余光观察石珫,见石珫吃的虽慢,倒也在一口一口的消耗食物,心里的石头微微放下。
  正午,街上喧闹,实在不是畅聊之地。两人都没怎么说话,自顾自的吃着,一顿饭很快便过去。
  这铺子的生意好,两人用完餐就拿着东西离开,把位置腾给其它客人。
  “今日买的书有些太多了。”阮临抱着一摞书,手有些酸。
  石珫腾出一只手,伸向阮临:“给我几本。”
  阮临连忙摇头:“不是说重。书我能拿得动,没关系。只是原本想着要买几只鸡仔,现在这样是带不回去了。”
  石珫于是道:“东西给我。你去买。”
  阮临却道:“不用。这次买不了就算了,下次再说。”
  石珫的手还伸在阮临面前:“若是想,你就去。”
  阮临失笑:“真没关系。”
  石珫这才点点头,收回手。
  “那现在做什么?”阮临环顾一番,四周行人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吵吵闹闹的,他不太喜欢。
  他看向石珫,问:“回家吗?”
  “嗯。”
  石珫简单的一个字,一锤定音,两人立刻开始返程。
  虽说是入了秋,但中午的太阳依旧照的人有些恼火。
  阮临在太阳底下走了一段,眉头渐渐皱起来了。
  他自打从娘胎出来就不太能晒太阳,稍微多见了点日头就皮肤发红起疹子,一痒起来好似几千只蚂蚁在皮肤里头爬。
  石珫注意到阮临的不自在,瞥了一眼,突然把书往他手里一放。
  只一句“等着”,然后转身走了。
  “这是怎么了?”阮临丈二摸不着头脑,抱着书,一脸迷茫的站在原地等他。
  没过多久,石珫手里拿了个斗笠回来,往阮临头上一戴。
  阮临颇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多谢。”
  石珫从他手中把书拿回来自己抱着,走了几步以后回头看他:“不走?”
  阮临连忙跟上:“走,这就走。”
  有了东西遮阳,阮临舒服多了,又想起一事,问:“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不爱晒太阳?”
  石珫淡淡回道:“你说过。”
  自己说过吗?阮临回忆了一番,不记得了。
  他心里有些高兴,也不知是因为石珫能记得自己随口说过的一句话,还是因为石珫终于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亦或是二者皆有。
  亲人离世,悲痛可以,但不能消沉。石珫已经消沉了一段时间,如今好不容易才渐渐有走出来的迹象,阮临还是很替他欣慰的。
  两人回程,阮临时不时说上几句话,石珫隔三差五的略作回应,一时间倒也和谐。
  不知不觉快要出城门。城门人来人往,只是不知道为何,此时却十分拥挤。城门边一群人挤在一处,前头似乎还有官兵。
  “这是怎么了?”阮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