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交给钦天监,若是合适,便选个品行良好的册立太子妃,到时候一起入主东宫。
莫厌迟被他亲得发麻,侧着脑袋想要躲开,听他诉说,忍不住低声发笑,道:“原来是醋坛子打翻了。”
“嗯,翻了好几坛。”萧知尽越亲越上,最后落在莫厌迟的唇边,久久不离去。
莫厌迟回应着,他有心安慰,无奈嘴被堵住,说不得半字,只好专心让萧知尽伺候着。
太子妃一事不难处理,只是萧知尽一想到来日莫厌迟终要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心头便抑郁得很,恨不得将京中适龄女子全杀了,如此才永绝后患。
莫厌迟拍着萧知尽的背,同他亲昵,原是安慰他,渐渐地变了味,待萧知尽的手伸入他的衣内时,他猛地清醒过来,抓住企图作怪的手,喘息道:“你要做什么?”
“殿下觉得呢?”萧知尽没有用力,舔舐着他颈间的伤口,耐心地等着莫厌迟下一个动作。
“本……本王哪里知道?”莫厌迟有些紧张,抖着手,几乎抓不住萧知尽。
萧知尽委屈道:“殿下都要娶太子妃了,怎么会不知道呢?”说着,另外一只手慢慢地往下滑,意思十分明显。
在互通心意后莫厌迟曾暗戳戳了解过断袖之事,他被萧知尽撩拨不已,脑中不住想起话本的场面,忍不住红了脸,不去应答,只是松了手,默许萧知尽的放肆。
他亦是男子,这种时候不比萧知尽淡定多少,心跳得飞快,只想跟他再近些,再近些。
……
宏治帝已下定决心封莫厌迟为储,这让大皇子党乱了阵脚,一连几日,他们都趁着夜色赶往大皇子府,商议如何将人拉下马。而作为当事人,朱启明却是淡然万分,听着他们讨论,始终一言不发。
没两日,宫中静贵妃得了消息,将朱启明召进了宫中。
朱启明对静贵妃仍是带着些许怨恨,每每入宫多是不情愿,接到口谕后磨蹭了许久,这才乘上马车入宫,到宫中时,静贵妃连午膳都用好了,拿着鞭子坐在贵妃椅上,冷冷地看着他。
“母妃……”
“跪下!”静贵妃冷声道,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本宫不是让你听殷先生的吗?如今竟是理都不理他。”
朱启明站得笔直,眉梢霜冷,反问道:“儿臣才是皇子,为何要听他所言,单凭他对儿臣不敬,儿臣便可砍了他。”
“你敢!如今翅膀硬了,连本宫也不放在眼里了是吗?”
静贵妃接到代阏的信时,几乎要生吞了朱启明。朱启明位高权重,又是长子,在朝中身份显赫,举足轻重,于代阏而言是颗不可多得的棋子,可如今棋子反水,几乎将人赶出皇子府,让代阏丢尽了颜面。
她很了解代阏,来日事成,他绝不会允许一个流着闵朝皇族血液的皇子存活于世,但若是甘心被利用,或许能求得一线生机。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朱启明连这线生机也给剪断了。
静贵妃越想越气,挥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地甩向朱启明,打在他的身上,疼得他一阵战栗。
朱启明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出声,依旧站得笔直。
第66章 再起风波(六)
朱启明在静贵妃面前向来收敛,不曾有半点忤逆,如今因为代阏,他愣是没有服软,气得静贵妃几乎挥断了鞭子。
门外的宫女听着鞭子打在衣物上凛冽的声响,默默对视了两眼,最后还是大着胆子走进来,低声劝道:“娘娘息怒……”
“出去!”朱启明没有回头,背上爬满了伤痕,触目惊心。
那宫女吓得跪倒在地,哭道:“娘娘,您向来心疼殿下,请您手下留情。”
静贵妃停下手中动作,没有开口,朱启明和那宫女一个背对着她一个头磕在地上,皆没有看到静贵妃泪水落满面。
宫室一时寂静无声,朱启明只觉头脑发昏,眼前一阵发黑。盛怒之下,静贵妃下手没有半点含糊,朱启明甚至以为自己会被打死。
他身形一晃,终是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前,隐约听到了静贵妃的哭声。
“明儿!去传太医!”
……
静贵妃责打皇子本就不是秘密,连宏治帝都略有耳闻,但将人生生打晕过去,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太医们仔细地剪掉朱启明背后的衣物,露出道道伤痕,大多还在淌血,一旁随侍的宫女们移开视线,不敢多看。
静贵妃揪着帕子,无比担忧道:“怎么样了?”
太医在心里叹了口气,正要作答,宏治帝便赶了过来,他沉着脸,询问太医情况,太医不敢欺瞒,道:“殿下伤势严重,幸得不曾伤及筋骨,静养些时日自可恢复。”
宏治帝点点头,复杂地看着站在床边神色担忧的静贵妃,这个女人向来不爱争宠,主理后宫多年,从未苛责过嫔妃,让宏治帝宽心不少,却不曾对自己的孩子都能下此狠手,着实诧异。
他忽而想起来萧知尽跟明树的话,要小心面前的女人。
“静贵妃,你可有要解释的?”宏治帝语气平静,但静贵妃依旧能察觉到他眸中的怒意。
静贵妃跪在地上,还没干涸的泪水又一次落下,她摇摇头,没有解释半句。
越是如此,宏治帝越是无法狠下心来,待太医给朱启明上完药后,他挥手屏退了众人,这才叹道:“即便你不满朕封迟儿为太子,也不可拿明儿出气啊,他可是你的亲生儿子。
莫厌迟被他亲得发麻,侧着脑袋想要躲开,听他诉说,忍不住低声发笑,道:“原来是醋坛子打翻了。”
“嗯,翻了好几坛。”萧知尽越亲越上,最后落在莫厌迟的唇边,久久不离去。
莫厌迟回应着,他有心安慰,无奈嘴被堵住,说不得半字,只好专心让萧知尽伺候着。
太子妃一事不难处理,只是萧知尽一想到来日莫厌迟终要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心头便抑郁得很,恨不得将京中适龄女子全杀了,如此才永绝后患。
莫厌迟拍着萧知尽的背,同他亲昵,原是安慰他,渐渐地变了味,待萧知尽的手伸入他的衣内时,他猛地清醒过来,抓住企图作怪的手,喘息道:“你要做什么?”
“殿下觉得呢?”萧知尽没有用力,舔舐着他颈间的伤口,耐心地等着莫厌迟下一个动作。
“本……本王哪里知道?”莫厌迟有些紧张,抖着手,几乎抓不住萧知尽。
萧知尽委屈道:“殿下都要娶太子妃了,怎么会不知道呢?”说着,另外一只手慢慢地往下滑,意思十分明显。
在互通心意后莫厌迟曾暗戳戳了解过断袖之事,他被萧知尽撩拨不已,脑中不住想起话本的场面,忍不住红了脸,不去应答,只是松了手,默许萧知尽的放肆。
他亦是男子,这种时候不比萧知尽淡定多少,心跳得飞快,只想跟他再近些,再近些。
……
宏治帝已下定决心封莫厌迟为储,这让大皇子党乱了阵脚,一连几日,他们都趁着夜色赶往大皇子府,商议如何将人拉下马。而作为当事人,朱启明却是淡然万分,听着他们讨论,始终一言不发。
没两日,宫中静贵妃得了消息,将朱启明召进了宫中。
朱启明对静贵妃仍是带着些许怨恨,每每入宫多是不情愿,接到口谕后磨蹭了许久,这才乘上马车入宫,到宫中时,静贵妃连午膳都用好了,拿着鞭子坐在贵妃椅上,冷冷地看着他。
“母妃……”
“跪下!”静贵妃冷声道,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本宫不是让你听殷先生的吗?如今竟是理都不理他。”
朱启明站得笔直,眉梢霜冷,反问道:“儿臣才是皇子,为何要听他所言,单凭他对儿臣不敬,儿臣便可砍了他。”
“你敢!如今翅膀硬了,连本宫也不放在眼里了是吗?”
静贵妃接到代阏的信时,几乎要生吞了朱启明。朱启明位高权重,又是长子,在朝中身份显赫,举足轻重,于代阏而言是颗不可多得的棋子,可如今棋子反水,几乎将人赶出皇子府,让代阏丢尽了颜面。
她很了解代阏,来日事成,他绝不会允许一个流着闵朝皇族血液的皇子存活于世,但若是甘心被利用,或许能求得一线生机。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朱启明连这线生机也给剪断了。
静贵妃越想越气,挥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地甩向朱启明,打在他的身上,疼得他一阵战栗。
朱启明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出声,依旧站得笔直。
第66章 再起风波(六)
朱启明在静贵妃面前向来收敛,不曾有半点忤逆,如今因为代阏,他愣是没有服软,气得静贵妃几乎挥断了鞭子。
门外的宫女听着鞭子打在衣物上凛冽的声响,默默对视了两眼,最后还是大着胆子走进来,低声劝道:“娘娘息怒……”
“出去!”朱启明没有回头,背上爬满了伤痕,触目惊心。
那宫女吓得跪倒在地,哭道:“娘娘,您向来心疼殿下,请您手下留情。”
静贵妃停下手中动作,没有开口,朱启明和那宫女一个背对着她一个头磕在地上,皆没有看到静贵妃泪水落满面。
宫室一时寂静无声,朱启明只觉头脑发昏,眼前一阵发黑。盛怒之下,静贵妃下手没有半点含糊,朱启明甚至以为自己会被打死。
他身形一晃,终是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前,隐约听到了静贵妃的哭声。
“明儿!去传太医!”
……
静贵妃责打皇子本就不是秘密,连宏治帝都略有耳闻,但将人生生打晕过去,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太医们仔细地剪掉朱启明背后的衣物,露出道道伤痕,大多还在淌血,一旁随侍的宫女们移开视线,不敢多看。
静贵妃揪着帕子,无比担忧道:“怎么样了?”
太医在心里叹了口气,正要作答,宏治帝便赶了过来,他沉着脸,询问太医情况,太医不敢欺瞒,道:“殿下伤势严重,幸得不曾伤及筋骨,静养些时日自可恢复。”
宏治帝点点头,复杂地看着站在床边神色担忧的静贵妃,这个女人向来不爱争宠,主理后宫多年,从未苛责过嫔妃,让宏治帝宽心不少,却不曾对自己的孩子都能下此狠手,着实诧异。
他忽而想起来萧知尽跟明树的话,要小心面前的女人。
“静贵妃,你可有要解释的?”宏治帝语气平静,但静贵妃依旧能察觉到他眸中的怒意。
静贵妃跪在地上,还没干涸的泪水又一次落下,她摇摇头,没有解释半句。
越是如此,宏治帝越是无法狠下心来,待太医给朱启明上完药后,他挥手屏退了众人,这才叹道:“即便你不满朕封迟儿为太子,也不可拿明儿出气啊,他可是你的亲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