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赶紧出言道:“皇兄,莫要忘了臣弟所言。”
宏治帝看了他一眼,怒火消了一些,忍了忍,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前日下完棋,宏治帝先离开,不久后明树便跟了上去,听到自家皇兄唉声叹气,便问了缘由。
宏治帝信得过明树,便将心中疑虑告知了他,跟明树猜测得不错,宏治帝已经怀疑起萧知尽的用意,不过他未曾接触过断袖,对这事也不甚敏感,只是一直心生芥蒂,想除去萧知尽。
明树没有反驳亦没有承认,而是道:“皇兄,萧知尽跟迟儿这几年来都不容易,萧知尽为了赶考,几乎脚都磨破了,而迟儿原本是多么活泼开朗的人,如今尽敛锋芒,连笑都不如意,这两人能重逢,自然要比常人更惺惺相惜些。那些质疑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宏治帝虽听进了明树的话,可情系皇后的他又怎么会看不出萧知尽看莫厌迟时,眼中那些情愫,而莫厌迟似乎早已知晓,有时候两人的举动亲昵得不似兄弟那么简单。
为了保住莫厌迟,宏治帝不得不忍下来,他在萧知尽和莫厌迟之间来回扫视,最后甩甩袖,道:“退朝。”
朱启明看着宏治帝离开的背影,恨意从眼中迸发出来,身边的官员见状,急忙出言提醒,他这才收回视线,将恨意收敛。
宏治帝一走,众人议论得愈发激烈,大多人是争论国储一事,而少数人躲在一旁,怀疑着萧知尽跟莫厌迟之间的关系。
朱启明的话半真半假,但回首近来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两人离开回望乡台的那几日,确确实实是不大对劲的。不过若硬说是兄弟情,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他们正说得起劲,忽然看见江婉往殿外走,急忙拦住她,低声问道:“江大人,萧大人跟二皇子的事你知道吗?”
江婉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想了想,道:“大人们糊涂了。”
糊涂的官员面面相觑,追问道:“此话何意?”
“大人们明知我跟萧大人不合,这个时候问我,可不是糊涂。”江婉戏谑地看着这几人,摇摇头很是无奈。
江婉拿不准萧知尽两人的态度,也就没有多说,见朱启明走过来,便拱手告辞,跟着朱启明而去。
殿上人多口杂,江婉一言不发跟在朱启明身后,待上了马车,这才一脸怒意道:“殿下,陛下今日所为,可全然断了殿下的后路了。”
“意料之中,只是想不到父皇为了保住莫厌迟,竟然可以容忍断袖一事。”朱启明道。
江婉愣了下,问道:“殿下,您是如何得知两人……两人是断袖的?”
“前日入宫时母妃所言,且两人行为举止过分亲昵,想不知道都难。”朱启明沉声道:“可恨现下找不出证据,莫厌迟又有个贤王挡着,动都动不得。”
第63章 再起风波(三)
江婉暗自松了一口气,劝道:“殿下,这事没有根据,此刻揪着这件事不放的话,难免会让人诟病,说您污蔑他们。臣倒是有一计,得看臣信不信得过臣了。”
“什么”朱启明道。
江婉有些忐忑,说话有些迟疑,犹豫了下,道:“其实以前刚认识萧知尽时,臣曾害过他,后来知道臣父母早亡,且害他是因为一些误会,萧知尽便原谅了臣,这三年来对臣照顾有加,如亲兄弟一般看待。我俩不合虽久,但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效忠殿下,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多大的争执,若是此刻臣服软,装下可怜,想来不多日能重得萧知尽的信任,届时,殿下就不必担心拿不到或者制造不了证据。”
朱启明微微蹙眉,看向江婉时眼神带着一丝怀疑。
江婉神色自若,继续道:“殿下,这是一招险棋,一旦得手,两人绝无再起的机会。自然,殿下若是信不过江某也罢,但信得过,江某必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眼下朱启明受挫,被眼前之境所困,不似昔日那般风光,此刻江婉提出这个建议,朱启明不得不多心,“本王考虑考虑。”
“是。”江婉没有再言。
这件事其实是萧知尽提醒江婉的,朱启明若是逼宫,势必牵连广泛,江婉跟萧知尽走得近些,其他人会以为她去支持了莫厌迟,日后也能保得周全。
不过这是有利亦有弊,稍不小心便会惹得朱启明起疑心,故而江婉也只是稍稍提起,并无多言。
朱启明是信得过江婉的,更别说江婉只是提个建议,面上没有丝毫遗憾,而是沉思着,似乎在想如何解决眼前困境。
临近大皇子府,朱启明也渐渐冷静下来,问道:“你如何能断定萧知尽一定能接纳你?”
“啊?”江婉愣了下,反应过来朱启明在说刚刚的事,便答道:“臣不敢确保一定能被信任,但事情总要去做,才知道是否有机会,您说是不是?”
朱启明被江婉这么一说,恍然大悟,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你且去吧。晚些跟本王去找聂成。”
江婉心中一动,小心翼翼道:“殿下可是要……”
“嗯。父皇不给本王机会,本王只能自己争取了,这事不得张扬出去,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朱启明攥着拳头,眸光阴寒,可怕得很。
江婉道:“臣必是守口如瓶,那殿下,这事可要跟静贵妃和殷先生商议?”
她不提还好,一提朱启明脸色愈发难看,当即道:“不必,尤其是殷先生,往后避开着些。”
“
宏治帝看了他一眼,怒火消了一些,忍了忍,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前日下完棋,宏治帝先离开,不久后明树便跟了上去,听到自家皇兄唉声叹气,便问了缘由。
宏治帝信得过明树,便将心中疑虑告知了他,跟明树猜测得不错,宏治帝已经怀疑起萧知尽的用意,不过他未曾接触过断袖,对这事也不甚敏感,只是一直心生芥蒂,想除去萧知尽。
明树没有反驳亦没有承认,而是道:“皇兄,萧知尽跟迟儿这几年来都不容易,萧知尽为了赶考,几乎脚都磨破了,而迟儿原本是多么活泼开朗的人,如今尽敛锋芒,连笑都不如意,这两人能重逢,自然要比常人更惺惺相惜些。那些质疑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宏治帝虽听进了明树的话,可情系皇后的他又怎么会看不出萧知尽看莫厌迟时,眼中那些情愫,而莫厌迟似乎早已知晓,有时候两人的举动亲昵得不似兄弟那么简单。
为了保住莫厌迟,宏治帝不得不忍下来,他在萧知尽和莫厌迟之间来回扫视,最后甩甩袖,道:“退朝。”
朱启明看着宏治帝离开的背影,恨意从眼中迸发出来,身边的官员见状,急忙出言提醒,他这才收回视线,将恨意收敛。
宏治帝一走,众人议论得愈发激烈,大多人是争论国储一事,而少数人躲在一旁,怀疑着萧知尽跟莫厌迟之间的关系。
朱启明的话半真半假,但回首近来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两人离开回望乡台的那几日,确确实实是不大对劲的。不过若硬说是兄弟情,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他们正说得起劲,忽然看见江婉往殿外走,急忙拦住她,低声问道:“江大人,萧大人跟二皇子的事你知道吗?”
江婉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想了想,道:“大人们糊涂了。”
糊涂的官员面面相觑,追问道:“此话何意?”
“大人们明知我跟萧大人不合,这个时候问我,可不是糊涂。”江婉戏谑地看着这几人,摇摇头很是无奈。
江婉拿不准萧知尽两人的态度,也就没有多说,见朱启明走过来,便拱手告辞,跟着朱启明而去。
殿上人多口杂,江婉一言不发跟在朱启明身后,待上了马车,这才一脸怒意道:“殿下,陛下今日所为,可全然断了殿下的后路了。”
“意料之中,只是想不到父皇为了保住莫厌迟,竟然可以容忍断袖一事。”朱启明道。
江婉愣了下,问道:“殿下,您是如何得知两人……两人是断袖的?”
“前日入宫时母妃所言,且两人行为举止过分亲昵,想不知道都难。”朱启明沉声道:“可恨现下找不出证据,莫厌迟又有个贤王挡着,动都动不得。”
第63章 再起风波(三)
江婉暗自松了一口气,劝道:“殿下,这事没有根据,此刻揪着这件事不放的话,难免会让人诟病,说您污蔑他们。臣倒是有一计,得看臣信不信得过臣了。”
“什么”朱启明道。
江婉有些忐忑,说话有些迟疑,犹豫了下,道:“其实以前刚认识萧知尽时,臣曾害过他,后来知道臣父母早亡,且害他是因为一些误会,萧知尽便原谅了臣,这三年来对臣照顾有加,如亲兄弟一般看待。我俩不合虽久,但主要是因为他不愿意效忠殿下,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多大的争执,若是此刻臣服软,装下可怜,想来不多日能重得萧知尽的信任,届时,殿下就不必担心拿不到或者制造不了证据。”
朱启明微微蹙眉,看向江婉时眼神带着一丝怀疑。
江婉神色自若,继续道:“殿下,这是一招险棋,一旦得手,两人绝无再起的机会。自然,殿下若是信不过江某也罢,但信得过,江某必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眼下朱启明受挫,被眼前之境所困,不似昔日那般风光,此刻江婉提出这个建议,朱启明不得不多心,“本王考虑考虑。”
“是。”江婉没有再言。
这件事其实是萧知尽提醒江婉的,朱启明若是逼宫,势必牵连广泛,江婉跟萧知尽走得近些,其他人会以为她去支持了莫厌迟,日后也能保得周全。
不过这是有利亦有弊,稍不小心便会惹得朱启明起疑心,故而江婉也只是稍稍提起,并无多言。
朱启明是信得过江婉的,更别说江婉只是提个建议,面上没有丝毫遗憾,而是沉思着,似乎在想如何解决眼前困境。
临近大皇子府,朱启明也渐渐冷静下来,问道:“你如何能断定萧知尽一定能接纳你?”
“啊?”江婉愣了下,反应过来朱启明在说刚刚的事,便答道:“臣不敢确保一定能被信任,但事情总要去做,才知道是否有机会,您说是不是?”
朱启明被江婉这么一说,恍然大悟,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你且去吧。晚些跟本王去找聂成。”
江婉心中一动,小心翼翼道:“殿下可是要……”
“嗯。父皇不给本王机会,本王只能自己争取了,这事不得张扬出去,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朱启明攥着拳头,眸光阴寒,可怕得很。
江婉道:“臣必是守口如瓶,那殿下,这事可要跟静贵妃和殷先生商议?”
她不提还好,一提朱启明脸色愈发难看,当即道:“不必,尤其是殷先生,往后避开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