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诗稿在此,乃是山水书院一青衣学子所作。”
  “此子年方十六,前头效仿着,也燃了香作诗,他不过一盏茶就写出来了,笔墨颇得人心意。方才他已被请入阁内拜读咱们的镇楼之作,还未出来,是以不曾过来拜见,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何谚摆手道:“不妨事。”
  他将文稿在案上铺开,贺林轩和李文武过来看,已经写好的高平也凑了一脑袋。
  只见那宣纸上写着:
  远山朦胧似初醒,遥听薄云和风来。
  青衫惹雨方始知,静待春丝入我怀。
  高平点头道:“笔锋虽还稚嫩,轻重不一,不过十六岁能写出这样的诗已属难得。”
  何谚也颇感满意,“看得出来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很有年轻人的朝气。”
  说着,他看向掌柜道:“待会儿请他过来,让我瞧瞧。”
  话音未落,便有一个小二匆匆走来,见主家正和贵人待在一处,忙停住了脚步。
  贺林轩招呼他过来,问是什么事。
  小二神色有些古怪,见州牧大人也朝自己看过来,忙低下头,禀报道:“贺爷,前头高家小郎君从藏书室出来,说,说要留在咱们酒楼当小二,不答应他就不走了。”
  众人闻言都是一呆。
  这高家小郎君定是方才夺了头彩的少年无疑,只是怎么突然就赖上四方来贺,还主动要留下当酒楼小二?
  高平道:“姓高,今年十六岁,莫不是我家里老太爷心尖上那宝贝疙瘩?”
  掌柜忙道:“恕小人眼拙,却不知是不是那位小郎君。”
  何谚哭笑不得道:“将人请来一看便知。”
  高家正是山水镇上第二大族,每每与何家争锋,但其实小辈们私底下往来甚密,彼此都是同窗,感情并不差。
  尤其是何谚这一辈的。
  自他成了一州州牧,两家人的矛盾就弱化了。就算有摩擦也从不摆到台面上,只在酒楼生意或长辈们的寿宴排场、小辈的姻亲上互别苗头,都是小打小闹。
  便说高平,他就是高家人。
  虽是旁系,但因聪慧从小被接到族学读书,与主家很是亲近。而今他身为何谚的副手,称之为最信任的朋友都不为过。
  也因此,何家和高家的交集更加紧密,不过是不愿让人以为他们两家连成一气,招人耳目,这才时常争锋斗法。
  不多时,少年过来了,果然就是高家的小郎君。
  见了何谚和高平,他不自在地行了一礼,道:“小侄见过世伯,十二叔。”
  “免了。”
  何谚看着清清瘦瘦的少年,板着脸说:“前几日还听你阿父说你得了风寒,瞧着病是好全了,都能上人家酒楼来当小二了。从前,怎么没听说你这样勤勉?”
  这孩子在家行七,虽不是最小的孙辈,可最得高家老太爷喜欢,一贯张扬,自觉天下无敌。可这会儿却耸头耷脑,满面羞愧。
  “世伯容禀,侄儿方才有幸进了藏书室,窥见那副春雨墨宝,再无颜自负才学。”
  “那藏书室的架子上还放了许多卷轴,侄儿想看,那该死——那小二却说,必得是四方来贺的人才有权开卷阅览,故而小侄……”
  何谚闻言也有些心痒,看向贺林轩道:“我这世侄一向恃才傲物,连书院的夫子等闲都不放在眼里,倒难得见他这般谦逊的时候。林轩,看来你那藏书室当真藏了了不得的东西,不知我是否有幸入内一观?”
  高七郎一听,立刻目光灼灼地看向贺林轩。
  贺林轩摇头叹道:“我就是个生意人,远丰兄这可是给我出难题了。”
  没等何谚说话,高家小子就急声道:“那我给你银子,看过之后也不告诉别人——”
  “咳。”
  何谚清了清嗓子拦住他失礼的话。
  他一贯在小辈面前不苟言笑,积威甚重,高七郎虽不甘心,但果然不敢再继续说了。
  何谚歉然道:“孩子不懂事,林轩莫放在心上。”
  贺林轩连道不碍事,又稍微压低了声音,笑着对这少年说道:“我悄悄透露给你,那藏书室虽摆了一墙的卷轴,但大部分都是空的,只放了本旬的十首春雨诗。”
  “这一旬的诗题都是春雨,不若你回去好好想想,若之后几日也能拔得头筹,自然能入藏书室一睹为快。你有才情,能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别人纵然比你有钱,想看都看不到那些诗篇呢。”
  高七郎闻言眼里乍放光芒,一下子就挺直了腰板,方才被打击的自信立时回到身上。
  高平瞧着高家最固执、被娇惯得一身脾气的臭小子被贺林轩三言两语就糊弄住了,暗地里直叹气。
  何谚扶额,“林轩口中的别人,莫非是说我?”
  贺林轩哈哈笑道:“我可什么都没说。不过远丰兄愿意对号入座,我也不忍拂你的自知之明不是。”
  何谚语塞,转头看高七郎也跟着大人偷笑,不由把脸一沉,摆出长辈的威严,说:“你既然看过守擂诗作,那便留下来一并看看几位先生的诗稿可能更胜一筹。”
  高七郎面上乖巧,但心里很是不以为意。
  果然,那些诗写得再好,再得人赞誉,也无法触动他。
  诸位饱读之士被一个毛头小子否了,心中自是不服,何柳便道:“旁的也就罢了,但天奇兄这一首却极得我心。”
  他袖手背在身后,念道:“春华吐蕊沾清雨,桐芽新绿留冬燕。农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