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叹了口气,说:“我本人,让车撞了,嘎嘣一下死了,咔嚓一下活了,从共产主义接班人变成封建大地主家的崽子,你听不懂就算了。”
杨晏初的确是没听懂,无言地拍了拍沈执玉的肩膀。二十多年的生活告诉他,永远不要觉得一个人在瞎扯淡,他可能只是经历了一些你没法想象的事。
沈执玉摇了摇头,笑起来。他长得年轻清秀,看着比任歌行还要小两三岁,这一笑,眼角突然显现出几丝淡淡的纹路,才让杨晏初猛然想起,他已经三十岁了。
沈执玉说:“算啦。晏初,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我们算一类人。”
杨晏初点了点头。沈执玉拍了拍他的肩膀,哼着歌出去了:“身前身后事茫茫……”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说话已是夕阳西斜,羹饭已熟,四人且饮,且笑,且醉。多少传奇故事化作笑谈潺潺流去,说到杯盘狼藉,月灿星稀,四人眼里都有醉意,满屋的饭菜混着酒的香。沈执玉把头靠在剑秋的肩膀上,迷迷糊糊地搂着他,说:“你们……三月三来就好了,能听他们唱大歌。姑娘的嗓子真亮,特别好听。”
剑秋低下头拨弄小少爷的刘海,他也有些醉了,平时决计不会说这话:“你听姑娘唱歌?”
沈执玉嗤嗤笑:“你吃醋啊?你又不肯唱。唱一句,我听一辈子。”
任歌行笑道:“三月三……那时候,正打仗呢。”
沈执玉从剑秋身上出溜下去,把脑袋扎在桌子上笑:“都过去啦,那时候真不太平。”
杨晏初说:“现在这里还好吗?听说前段时间巴蜀和桂林匪患猖獗,小霑他们正谋划剿匪呢。”
此话一出,剑秋和沈执玉同时一僵,沈执玉趴在桌子上,竖起一根大拇指:“原来是你弟弟的人在剿匪啊……都过去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剑秋低垂着眉目,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拍他的后背,然后抬起头对任歌行和杨晏初说:“想去哪里玩,都可以问我们。”
任歌行点了点头。沈执玉打了个嗝儿,说:“嗯嗯,我和小秋刚来这的时候,把这里玩了个遍,想去哪儿,我们带你们。”他笑起来,“真是神仙眷侣啊,哪天我写传奇话本子,就写你俩。”
任歌行笑着握紧了杨晏初的手,说:“怎么不写你和剑秋呢?”
“我们的故事啊,太简单,写成戏文,两折子就演完了……后来就都是寻常。”
他有些醉了,撑着下巴傻笑,那双清澈像少年一样的眼睛在任歌行和杨晏初的身上转,半晌,他笑叹道:“我能看出来,你和小杨什么也不缺,只缺寻常。”
这话说得任歌行和杨晏初心里同时一动。不多时撤了席,任歌行和杨晏初宿在小客房里。桂林湿热,墙壁塑得很薄,隔音不是很好,加之酒喝多了人困乏,杨晏初和任歌行都不再多言,准备躺下睡觉。刚吹了灯没多久,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响动,像什么东西突然被碰倒了,任歌行和杨晏初同时睁开眼睛。沈执玉在隔壁懒懒地哼了一声,隐隐约约地说:“不用管……老吴头家的猫也不是第一次大晚上的来咱们家串门……”
剑秋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起身推门出去看了看。过了一会儿转回来,先去跟沈执玉说了一句,然后敲了敲客房的门,低声道:“是隔壁的猫,没事,睡吧。”
任歌行应道:“知道了,你们也赶紧睡吧。”
剑秋转身离开了。那边不多时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沈执玉说:“我就说是猫,你还老不放心……睡吧……”
一时又静下来。任歌行把杨晏初往怀里搂了搂,桂林之夏的夜晚连风都是热的,任歌行摸了一把杨晏初的后背,薄薄一层汗。低声叹道:“我们得住得再往北一点,桂林到底太热了。”
杨晏初嗯了一声:“再修个小院子,种点儿花。”
“……我其实想种点大葱辣椒小柿子什么的。”
“……也行。”
“再养几只鸡。”
“好。”
“别养狗了吧……狗不喜欢我,我见过的所有狗,看见我都骂骂咧咧的。”
杨晏初扑哧一笑:“那就养猫。”
“猫行,你想养就养。”
任歌行抱着他,心像把新雪,被一种温柔绵软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压踏实了,发出咯吱咯吱酸软的声响。他想起酒桌上沈执玉说的那句话。那句话说得很含蓄,后半句含而不露,他们什么都不缺,只缺寻常。
五六十年,柴、米、油、盐、他,那不仅仅是寻常,那是幸福。
番外二,完。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个番外,鬼手凤袖。
第66章 番外三(一)相见欢
这段故事不大适合说书,适合在戏园子里讲讲,搬到戏台上呢,起承转合又太不合时宜,总错一步。您且看大幕拉开,浓妆艳抹的角儿跑过圆场堪堪一定身,叫好声震得房盖响,暗处的乐师西皮流水地拉了好几遍过门儿,突然月琴崩了一根弦,瓮子走了一个音,后台的热茶渐渐凉下去,这就是这故事的开头。
小凤儿在镜子前坐着,很矜贵的姿势,昂着头,面无表情地勾脸,让人站在身后贴片子,头片子一层层地勒,把他本来就细长的眼尾吊上去,像只才化人形的狐狸。戏班子的班主站在他身边,哈着腰凑近他的耳朵,语气狎
杨晏初的确是没听懂,无言地拍了拍沈执玉的肩膀。二十多年的生活告诉他,永远不要觉得一个人在瞎扯淡,他可能只是经历了一些你没法想象的事。
沈执玉摇了摇头,笑起来。他长得年轻清秀,看着比任歌行还要小两三岁,这一笑,眼角突然显现出几丝淡淡的纹路,才让杨晏初猛然想起,他已经三十岁了。
沈执玉说:“算啦。晏初,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我们算一类人。”
杨晏初点了点头。沈执玉拍了拍他的肩膀,哼着歌出去了:“身前身后事茫茫……”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说话已是夕阳西斜,羹饭已熟,四人且饮,且笑,且醉。多少传奇故事化作笑谈潺潺流去,说到杯盘狼藉,月灿星稀,四人眼里都有醉意,满屋的饭菜混着酒的香。沈执玉把头靠在剑秋的肩膀上,迷迷糊糊地搂着他,说:“你们……三月三来就好了,能听他们唱大歌。姑娘的嗓子真亮,特别好听。”
剑秋低下头拨弄小少爷的刘海,他也有些醉了,平时决计不会说这话:“你听姑娘唱歌?”
沈执玉嗤嗤笑:“你吃醋啊?你又不肯唱。唱一句,我听一辈子。”
任歌行笑道:“三月三……那时候,正打仗呢。”
沈执玉从剑秋身上出溜下去,把脑袋扎在桌子上笑:“都过去啦,那时候真不太平。”
杨晏初说:“现在这里还好吗?听说前段时间巴蜀和桂林匪患猖獗,小霑他们正谋划剿匪呢。”
此话一出,剑秋和沈执玉同时一僵,沈执玉趴在桌子上,竖起一根大拇指:“原来是你弟弟的人在剿匪啊……都过去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剑秋低垂着眉目,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拍他的后背,然后抬起头对任歌行和杨晏初说:“想去哪里玩,都可以问我们。”
任歌行点了点头。沈执玉打了个嗝儿,说:“嗯嗯,我和小秋刚来这的时候,把这里玩了个遍,想去哪儿,我们带你们。”他笑起来,“真是神仙眷侣啊,哪天我写传奇话本子,就写你俩。”
任歌行笑着握紧了杨晏初的手,说:“怎么不写你和剑秋呢?”
“我们的故事啊,太简单,写成戏文,两折子就演完了……后来就都是寻常。”
他有些醉了,撑着下巴傻笑,那双清澈像少年一样的眼睛在任歌行和杨晏初的身上转,半晌,他笑叹道:“我能看出来,你和小杨什么也不缺,只缺寻常。”
这话说得任歌行和杨晏初心里同时一动。不多时撤了席,任歌行和杨晏初宿在小客房里。桂林湿热,墙壁塑得很薄,隔音不是很好,加之酒喝多了人困乏,杨晏初和任歌行都不再多言,准备躺下睡觉。刚吹了灯没多久,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响动,像什么东西突然被碰倒了,任歌行和杨晏初同时睁开眼睛。沈执玉在隔壁懒懒地哼了一声,隐隐约约地说:“不用管……老吴头家的猫也不是第一次大晚上的来咱们家串门……”
剑秋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起身推门出去看了看。过了一会儿转回来,先去跟沈执玉说了一句,然后敲了敲客房的门,低声道:“是隔壁的猫,没事,睡吧。”
任歌行应道:“知道了,你们也赶紧睡吧。”
剑秋转身离开了。那边不多时响起悉悉索索的声音,沈执玉说:“我就说是猫,你还老不放心……睡吧……”
一时又静下来。任歌行把杨晏初往怀里搂了搂,桂林之夏的夜晚连风都是热的,任歌行摸了一把杨晏初的后背,薄薄一层汗。低声叹道:“我们得住得再往北一点,桂林到底太热了。”
杨晏初嗯了一声:“再修个小院子,种点儿花。”
“……我其实想种点大葱辣椒小柿子什么的。”
“……也行。”
“再养几只鸡。”
“好。”
“别养狗了吧……狗不喜欢我,我见过的所有狗,看见我都骂骂咧咧的。”
杨晏初扑哧一笑:“那就养猫。”
“猫行,你想养就养。”
任歌行抱着他,心像把新雪,被一种温柔绵软的力量,一点一点地压踏实了,发出咯吱咯吱酸软的声响。他想起酒桌上沈执玉说的那句话。那句话说得很含蓄,后半句含而不露,他们什么都不缺,只缺寻常。
五六十年,柴、米、油、盐、他,那不仅仅是寻常,那是幸福。
番外二,完。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个番外,鬼手凤袖。
第66章 番外三(一)相见欢
这段故事不大适合说书,适合在戏园子里讲讲,搬到戏台上呢,起承转合又太不合时宜,总错一步。您且看大幕拉开,浓妆艳抹的角儿跑过圆场堪堪一定身,叫好声震得房盖响,暗处的乐师西皮流水地拉了好几遍过门儿,突然月琴崩了一根弦,瓮子走了一个音,后台的热茶渐渐凉下去,这就是这故事的开头。
小凤儿在镜子前坐着,很矜贵的姿势,昂着头,面无表情地勾脸,让人站在身后贴片子,头片子一层层地勒,把他本来就细长的眼尾吊上去,像只才化人形的狐狸。戏班子的班主站在他身边,哈着腰凑近他的耳朵,语气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