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拳头,强忍下怒气道:“无论你做下何等错事,你都是我的妹妹,我会把你带回哀牢山好生管教,我也同觉生大师商量过了,小凤自会青灯古佛,赎她身上的罪过,有大师在,你便不必担心她了。”
殊不知,哀牢山除却山顶,早已剩一片废墟了。
芳笙脸上满是讽笑道:“你见人家父女相残,你倒坐不住了,偏生不肯好好管教令爱,更从来都不肯为我的凰儿想上一想。”其后又苦笑不止,忆及那个缠磨多时,容不得她心存侥幸的噩梦,她不住冷笑道:“狂妄自大,谁说她就要受你们摆布,即便她败了,她性子那样烈,到时只会一心求仁,将她关在寺中折辱,无疑叫她生不如死,有我在,你们休想得逞!”又狠狠盯着他道:“你曾囚了她,如今还要不知悔过,再来囚我们二人么!人非圣贤,谁孰无过,过而不改,其错甚焉,可见先师的教诲,你更已忘的一干二净了罢!”
他不答,只摇头悔恨道:“有辱门楣,欺师灭祖,这便是你一心所求么!”
她仅淡然一笑:“上天要你我生为至亲兄妹,既然你不知悔改,那你欠她的那些,我来还她便是了,哪怕把这命偿给她,也不过是天经地义。但凡这世上她想要什么,我都会助她得到,若死后真有什么报应,便报应在我一人身上罢!”她此时已无心于兄妹深情,对他看也不看一眼,连道:“大侠士上次既问芳笙,可否记得幼时之志,我此刻倒要清清楚楚回你了:我这人从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狂妄之思,也早也没了以天下人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我的心不知何时,已只容得下她一人,容不下大侠士所认为的天下苍生。”她一顿,将心中的话再也止不住了:“且容芳笙大胆猜测一二罢,只怕大侠士心中,从来就忌讳她的出身,也从未把她与你一样对待,在你眼中,她始终是魔非人,如此,你这正道之首,如何能‘屈尊’,渡她这‘魔教余孽’呢?我却当真不知,她为何要让你渡呢?当初她一介孤女,所求不过一丝温情,你既误打误撞给了她,便给她一辈子又有何妨,你却偏生过不去身上礼法二字,可恨你为人之师,不担己过,反而及时抽身,将她一人推向绝境,她的一心所求,你又何时肯耐心问她一问了,即便你问了,你又何曾信过?自收她为徒那日起,你便只想她顺从你意,稍有不预,便冷言相对……”她整颗心疼的更狠了,说到那些过去,无疑也是在向她心里不断捅着利刃,但她难以不言,更为她的凰儿委屈,她真想骂醒,她曾经最为敬重的那个侠士:“罢了,罢了,往事多谈也已无益,你如今更是唆使她亲近之人取她性命,我说你错不自知,可你偏偏是正道之首,在他们眼中,你便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便有行差踏错之时,也会有人抢着为你开脱,而到了她身上,对也是错,不对就更要口诛笔伐,人人除之而后快了,因而你不能错,你做了那么多年正道大侠,光明磊落,受人敬仰,必是白璧无瑕之士,又岂会犯错呢,错的便只能是她了,但在我眼中,她才是最无错之人,即便她做过什么错事,亦是你居功甚伟,大侠士三字,不过是你我,皆在自欺欺人罢了!”心上的血与眼中的泪,她自己也无法分辨了……
听了这么多,不知他作何感想,袖中掌心紧攥,但见他眉头轻皱,只止道:“够了,缃儿,我再问你最后一句……”
她早已拭净了泪,面若霜雪,青白指尖夹着一只,装有解药的玉瓶,往半空中抛了一抛,斩钉截铁道:“不必了,那群掌门帮主,若因你优柔寡断而丧命,你神医丹士的声名,只怕从此不复。”
他向自己伤痕累累的掌中看了再三,终是忍痛和亲妹妹兵戎相见了,起初她还接了他几掌,就在他下了决心,誓要将她带回时,她竟连躲都不躲,对这一招直直迎了上来,待他想回手时,她不仅不让,亦已来不及了,她少不得要断上几根肋骨了。
芳笙正是一步一步,诱着罗玄对她出此重掌。
小凤及时接住了芳笙,见芳笙脸色惨白,仍要对她一笑,嘴上还说着无碍,她心中狠狠一痛,这一向要强,绝不人前示弱的冥岳岳主,竟已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当着最不肯与之示弱之人面前,她已不顾一切,只哭了起来:她恨自己一时恍神,竟害阿萝生生受了这一掌。
救下红萼,送万天成一伙人,还有早就埋伏下的史谋盾,一同祭了母亲英灵后,小凤这才发觉事态有变:阿萝竟随绛雪出了冥岳。一想到她身上只剩了几分内力,又不禁揣度,罗玄肯让万天成来,难道是猜出了什么,还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为的只是将自己诱出冥岳,其实是要对阿萝不利!如此,小凤忙随一双玉蝶寻到了此地,将将听到那些兄妹对峙之语,她竟丝毫不觉讶异,小凤为人素来观察入微,更在心上人一事上,直觉大为敏锐:这几日阿萝多少有些形迹,端阳那天,早上醒来时,她总是想问出自己要如何对付罗玄,和自己斗草时,提到“手足芳”时,便呆了一瞬,从外面手上受伤回来后,也时常偷偷望着自己,又暗中闷闷不乐,阿萝对古清风还极为敬重,而古清风那本书写着贻赠爱徒,但所记的功法,恰是用来治阿萝身上的寒症……至于她先时在暗地里也并非未起过疑虑,尤其在进血池之前,譬如昆仑绝顶那冰室冰棺,原也没几人造的出,冰棺祭言上有个“娣”字,那
殊不知,哀牢山除却山顶,早已剩一片废墟了。
芳笙脸上满是讽笑道:“你见人家父女相残,你倒坐不住了,偏生不肯好好管教令爱,更从来都不肯为我的凰儿想上一想。”其后又苦笑不止,忆及那个缠磨多时,容不得她心存侥幸的噩梦,她不住冷笑道:“狂妄自大,谁说她就要受你们摆布,即便她败了,她性子那样烈,到时只会一心求仁,将她关在寺中折辱,无疑叫她生不如死,有我在,你们休想得逞!”又狠狠盯着他道:“你曾囚了她,如今还要不知悔过,再来囚我们二人么!人非圣贤,谁孰无过,过而不改,其错甚焉,可见先师的教诲,你更已忘的一干二净了罢!”
他不答,只摇头悔恨道:“有辱门楣,欺师灭祖,这便是你一心所求么!”
她仅淡然一笑:“上天要你我生为至亲兄妹,既然你不知悔改,那你欠她的那些,我来还她便是了,哪怕把这命偿给她,也不过是天经地义。但凡这世上她想要什么,我都会助她得到,若死后真有什么报应,便报应在我一人身上罢!”她此时已无心于兄妹深情,对他看也不看一眼,连道:“大侠士上次既问芳笙,可否记得幼时之志,我此刻倒要清清楚楚回你了:我这人从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狂妄之思,也早也没了以天下人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我的心不知何时,已只容得下她一人,容不下大侠士所认为的天下苍生。”她一顿,将心中的话再也止不住了:“且容芳笙大胆猜测一二罢,只怕大侠士心中,从来就忌讳她的出身,也从未把她与你一样对待,在你眼中,她始终是魔非人,如此,你这正道之首,如何能‘屈尊’,渡她这‘魔教余孽’呢?我却当真不知,她为何要让你渡呢?当初她一介孤女,所求不过一丝温情,你既误打误撞给了她,便给她一辈子又有何妨,你却偏生过不去身上礼法二字,可恨你为人之师,不担己过,反而及时抽身,将她一人推向绝境,她的一心所求,你又何时肯耐心问她一问了,即便你问了,你又何曾信过?自收她为徒那日起,你便只想她顺从你意,稍有不预,便冷言相对……”她整颗心疼的更狠了,说到那些过去,无疑也是在向她心里不断捅着利刃,但她难以不言,更为她的凰儿委屈,她真想骂醒,她曾经最为敬重的那个侠士:“罢了,罢了,往事多谈也已无益,你如今更是唆使她亲近之人取她性命,我说你错不自知,可你偏偏是正道之首,在他们眼中,你便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便有行差踏错之时,也会有人抢着为你开脱,而到了她身上,对也是错,不对就更要口诛笔伐,人人除之而后快了,因而你不能错,你做了那么多年正道大侠,光明磊落,受人敬仰,必是白璧无瑕之士,又岂会犯错呢,错的便只能是她了,但在我眼中,她才是最无错之人,即便她做过什么错事,亦是你居功甚伟,大侠士三字,不过是你我,皆在自欺欺人罢了!”心上的血与眼中的泪,她自己也无法分辨了……
听了这么多,不知他作何感想,袖中掌心紧攥,但见他眉头轻皱,只止道:“够了,缃儿,我再问你最后一句……”
她早已拭净了泪,面若霜雪,青白指尖夹着一只,装有解药的玉瓶,往半空中抛了一抛,斩钉截铁道:“不必了,那群掌门帮主,若因你优柔寡断而丧命,你神医丹士的声名,只怕从此不复。”
他向自己伤痕累累的掌中看了再三,终是忍痛和亲妹妹兵戎相见了,起初她还接了他几掌,就在他下了决心,誓要将她带回时,她竟连躲都不躲,对这一招直直迎了上来,待他想回手时,她不仅不让,亦已来不及了,她少不得要断上几根肋骨了。
芳笙正是一步一步,诱着罗玄对她出此重掌。
小凤及时接住了芳笙,见芳笙脸色惨白,仍要对她一笑,嘴上还说着无碍,她心中狠狠一痛,这一向要强,绝不人前示弱的冥岳岳主,竟已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当着最不肯与之示弱之人面前,她已不顾一切,只哭了起来:她恨自己一时恍神,竟害阿萝生生受了这一掌。
救下红萼,送万天成一伙人,还有早就埋伏下的史谋盾,一同祭了母亲英灵后,小凤这才发觉事态有变:阿萝竟随绛雪出了冥岳。一想到她身上只剩了几分内力,又不禁揣度,罗玄肯让万天成来,难道是猜出了什么,还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为的只是将自己诱出冥岳,其实是要对阿萝不利!如此,小凤忙随一双玉蝶寻到了此地,将将听到那些兄妹对峙之语,她竟丝毫不觉讶异,小凤为人素来观察入微,更在心上人一事上,直觉大为敏锐:这几日阿萝多少有些形迹,端阳那天,早上醒来时,她总是想问出自己要如何对付罗玄,和自己斗草时,提到“手足芳”时,便呆了一瞬,从外面手上受伤回来后,也时常偷偷望着自己,又暗中闷闷不乐,阿萝对古清风还极为敬重,而古清风那本书写着贻赠爱徒,但所记的功法,恰是用来治阿萝身上的寒症……至于她先时在暗地里也并非未起过疑虑,尤其在进血池之前,譬如昆仑绝顶那冰室冰棺,原也没几人造的出,冰棺祭言上有个“娣”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