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点水果。”
郁言一脸黑线,打开门放她进来,说着中国人惯有的客套话:“来就来吧,还买什么东西……”
于是赵菲的精英大脑就真的以为他在客气:“哪有上门探病不带点东西的,言哥你别不好意思。”
“……”
行吧,郁言伸手要接,被赵菲拧巴着腰躲开:“哎哟,言哥,你还吊着胳膊呢,别乱动别乱动,我把这个放厨房。”
郁言还没离开公司那会儿,赵菲就成天在他脸前面晃悠,小丫头比郁文大不了两岁,性格又开朗,郁言拿她当妹妹,比旁人要亲近些。不过话虽如此,他所谓的亲近也不过是多两句话,对视时不至于过分冷淡。
赵菲把水果从篮子里解放出来,摆进柜台的果篮里。然后收拾好垃圾,把大理石台面细致的擦了一遍才说:“言哥走吧,带你吊水去。”
半小时后到达医院,郁言在门诊吊水,赵菲从包里拿出电脑开始工作,半点时间不耽误。途中还出去接了两个工作电话,走路飒飒的好像带风。
门诊吊水的人多,有点吵闹,郁言想睡睡不着,又忘了带打发时间的东西,只能无聊的刷手机。
他点开微博,这个账号是编辑帮他申请的,微博名就用的笔名,叫“南雁”,其实挺土的,取的是谐音,南城的南,郁言的言。
编辑让他没事就发发日常,减少作家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郁言不是喜欢分享自己私生活的那类人,他本身就自带一股疏离气质。所以他很少发微博,发也只是发小说的出版信息和购买渠道。
不过上一本书出版后,市面反映有点超出预期,一是因为郁言的文风很是特别,简单来说就俩字“冷淡”,二是他宠粉,傻乎乎的,只要有时间就在微博回复读者留言。所以即便他很少透露日常生活,也从不在大众面前出现,那粉丝数还是直往上涨。
不过今天心血来潮,郁言拍一张扎着针的手背,难得发了条微博,内容是:“骨折加发烧,要休息一段时间啦。”
发出后很快就有粉丝回复,大多数是关心他身体状况,让他好好养病,写文可以放一放。还有一部分是各种惊叹,说南雁老师终于会发日常了。
剩下一些关注点特别奇葩的:“嘤嘤嘤,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南雁老师的手好美嘛!”
郁言边刷边挑着回复,几瓶水的时间很快打发过去。
结束后,赵菲载郁言去吃养生餐,吃完饭郁言有点撑,提议出去走走。
赵菲开着程深的车来的,准备晚上把郁言送到目的地后自己做地铁走人。此时是下午三点半,日头依旧毒辣,她带上能挡大半张脸的墨镜,询问道:“言哥,你想去哪晃晃?”
郁言没有目标,想了想说:“程深晚上订的几点的餐厅?”
“晚上七点,西环Devil Rose。”
“那就往西环开吧,”郁言记得西环新开一家书城:“省的跑了。”
四十分钟后,轿车抵达西环中心城。
郁言挂着石膏手在前头走,身边跟着赵菲护驾。两人慢悠悠的晃,中心城商场和Mars差不离,主打高端品牌,冷气开的很足。
新开的书店在四层,叫“零碎回音”,看见这名字郁言就爱上了。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去,店内主调是深咖色,并不像寻常书店一样打着明亮的灯,走进来,处处黯淡,四方小桌只纳得下两个人,桌上放一盏灯,小而亮,不至于伤眼。
进店询问后才知道这家店是会员制,首冲一千元,郁言毫不犹豫的办了两张卡。店员告诉他,店里的书并不都是名家大作,也有很多店主自己收集的随笔文章,大多数都不被主流社会认可。这些文章明明写的很好,却碍于大环境无法发表,店主觉得可惜,想让更多人看到,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家店。
在这里,读者并不单单是读者,他们也是聆听者、感受者、甚至可以作为执笔者。
店员递给郁言一个纯黑色硬壳笔记本和一只同色的笔,说,现在动手写字的人不多了。
郁言接过,视线扫到封面底端,那里有一行娟秀的字:“在零碎的生活中听过去的回音。”
店里看书的人不多,更多人是像赵菲这样,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处理工作。
郁言要了一杯美式咖啡,并没有细看架上的书目,随便抽出一本便坐了下来。
赵菲很自觉地坐到离他八丈远的地方,怕自己敲键盘的声音扰人。
郁言看书速度不快,起码比一般人要慢很多,抠字眼似的,每一个字都要细细品味,每句话都要嚼烂了才咽下去。
灯影在他身上投下一炷锥形的光,让那张文雅俊秀的侧脸似裹上一层玉脂。郁言就像是被隔绝氧气,呵护在封蜡里的标本,这世上纯粹的人不多了,他却依旧天真。
不知过了多久,赵菲轻手轻脚的走过来,把手机举到郁言脸上:“言哥,六点四十了,程总让你回他信息。”
“好,”郁言合上书:“你收拾一下,我们马上走。”
郁言拿出手机,锁屏上一长溜的未读。他看书的习惯,把手机设置成免打扰,有时看入迷就忘了时间,没人提醒,他能在这坐到天黑。
程深的信息从一个小时前开始,应该也在忙,断断续续的发:
—菲菲照顾的可还行?我刚又开了一个会。
—你干嘛呢?
—是菲菲做饭好吃,还
郁言一脸黑线,打开门放她进来,说着中国人惯有的客套话:“来就来吧,还买什么东西……”
于是赵菲的精英大脑就真的以为他在客气:“哪有上门探病不带点东西的,言哥你别不好意思。”
“……”
行吧,郁言伸手要接,被赵菲拧巴着腰躲开:“哎哟,言哥,你还吊着胳膊呢,别乱动别乱动,我把这个放厨房。”
郁言还没离开公司那会儿,赵菲就成天在他脸前面晃悠,小丫头比郁文大不了两岁,性格又开朗,郁言拿她当妹妹,比旁人要亲近些。不过话虽如此,他所谓的亲近也不过是多两句话,对视时不至于过分冷淡。
赵菲把水果从篮子里解放出来,摆进柜台的果篮里。然后收拾好垃圾,把大理石台面细致的擦了一遍才说:“言哥走吧,带你吊水去。”
半小时后到达医院,郁言在门诊吊水,赵菲从包里拿出电脑开始工作,半点时间不耽误。途中还出去接了两个工作电话,走路飒飒的好像带风。
门诊吊水的人多,有点吵闹,郁言想睡睡不着,又忘了带打发时间的东西,只能无聊的刷手机。
他点开微博,这个账号是编辑帮他申请的,微博名就用的笔名,叫“南雁”,其实挺土的,取的是谐音,南城的南,郁言的言。
编辑让他没事就发发日常,减少作家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郁言不是喜欢分享自己私生活的那类人,他本身就自带一股疏离气质。所以他很少发微博,发也只是发小说的出版信息和购买渠道。
不过上一本书出版后,市面反映有点超出预期,一是因为郁言的文风很是特别,简单来说就俩字“冷淡”,二是他宠粉,傻乎乎的,只要有时间就在微博回复读者留言。所以即便他很少透露日常生活,也从不在大众面前出现,那粉丝数还是直往上涨。
不过今天心血来潮,郁言拍一张扎着针的手背,难得发了条微博,内容是:“骨折加发烧,要休息一段时间啦。”
发出后很快就有粉丝回复,大多数是关心他身体状况,让他好好养病,写文可以放一放。还有一部分是各种惊叹,说南雁老师终于会发日常了。
剩下一些关注点特别奇葩的:“嘤嘤嘤,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南雁老师的手好美嘛!”
郁言边刷边挑着回复,几瓶水的时间很快打发过去。
结束后,赵菲载郁言去吃养生餐,吃完饭郁言有点撑,提议出去走走。
赵菲开着程深的车来的,准备晚上把郁言送到目的地后自己做地铁走人。此时是下午三点半,日头依旧毒辣,她带上能挡大半张脸的墨镜,询问道:“言哥,你想去哪晃晃?”
郁言没有目标,想了想说:“程深晚上订的几点的餐厅?”
“晚上七点,西环Devil Rose。”
“那就往西环开吧,”郁言记得西环新开一家书城:“省的跑了。”
四十分钟后,轿车抵达西环中心城。
郁言挂着石膏手在前头走,身边跟着赵菲护驾。两人慢悠悠的晃,中心城商场和Mars差不离,主打高端品牌,冷气开的很足。
新开的书店在四层,叫“零碎回音”,看见这名字郁言就爱上了。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去,店内主调是深咖色,并不像寻常书店一样打着明亮的灯,走进来,处处黯淡,四方小桌只纳得下两个人,桌上放一盏灯,小而亮,不至于伤眼。
进店询问后才知道这家店是会员制,首冲一千元,郁言毫不犹豫的办了两张卡。店员告诉他,店里的书并不都是名家大作,也有很多店主自己收集的随笔文章,大多数都不被主流社会认可。这些文章明明写的很好,却碍于大环境无法发表,店主觉得可惜,想让更多人看到,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家店。
在这里,读者并不单单是读者,他们也是聆听者、感受者、甚至可以作为执笔者。
店员递给郁言一个纯黑色硬壳笔记本和一只同色的笔,说,现在动手写字的人不多了。
郁言接过,视线扫到封面底端,那里有一行娟秀的字:“在零碎的生活中听过去的回音。”
店里看书的人不多,更多人是像赵菲这样,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处理工作。
郁言要了一杯美式咖啡,并没有细看架上的书目,随便抽出一本便坐了下来。
赵菲很自觉地坐到离他八丈远的地方,怕自己敲键盘的声音扰人。
郁言看书速度不快,起码比一般人要慢很多,抠字眼似的,每一个字都要细细品味,每句话都要嚼烂了才咽下去。
灯影在他身上投下一炷锥形的光,让那张文雅俊秀的侧脸似裹上一层玉脂。郁言就像是被隔绝氧气,呵护在封蜡里的标本,这世上纯粹的人不多了,他却依旧天真。
不知过了多久,赵菲轻手轻脚的走过来,把手机举到郁言脸上:“言哥,六点四十了,程总让你回他信息。”
“好,”郁言合上书:“你收拾一下,我们马上走。”
郁言拿出手机,锁屏上一长溜的未读。他看书的习惯,把手机设置成免打扰,有时看入迷就忘了时间,没人提醒,他能在这坐到天黑。
程深的信息从一个小时前开始,应该也在忙,断断续续的发:
—菲菲照顾的可还行?我刚又开了一个会。
—你干嘛呢?
—是菲菲做饭好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