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з」∠)_
  埋线铺局爽,收线火葬场——横批:在写了在写了


第92章 殉国
  窦骁千里奔袭,赶回东都的时候看到的却是飘摇在城头的刘字旗,一瞬间,窦骁的天塌了。
  手下抓住了一个逃出东都的新朝臣子带到了窦骁面前。
  窦骁攥住他的衣襟,悲愤质问:“新朝战力犹存,为何要投降?你们为何不拦住陛下!”两万南北军,就算交给猪也能守到他回来啊!
  官员战栗着回道:“陛下以为将军遇难,再无心抵抗,就……就投降了。”
  窦骁懵了:“你说——什么?”
  臣欲死战,王却先降。一股庞大的悲凉无力将他淹没。
  窦骁红着眼:“我遇难?谁说的!”他明明有定期发战报回来,为何会传出他遇难这么荒谬的谣言!
  官员回道:“是……是程丞相!”
  程琚?窦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程琚的确有能力做到,但他唯独不愿相信这个青年是背叛者。
  他在程琚还是一个小文书时便认识了他,这个年轻人一点也不畏惧他大将军的身份,喝酒着侃侃而谈,从民生说到朝堂,针砭时弊,字字珠玑。
  窦骁被他的才干与风骨吸引,觉得这个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能够改变新朝。但不久后青年却扭头投入了严焕的阵营。
  那时窦骁对程琚失望透了,断绝了与他的往来。但一年后,程琚找到了他,不顾他的拒绝强硬求见。
  在那次会面中,程琚向窦骁说了自己的计划,请求窦骁借给他力量,来拔除严焕一党这个毒瘤。
  窦骁意识到自己误会了程琚,原来这一年半他是在韬光养晦,他答应了帮助程琚,程琚也帮助窦骁修复了与少帝的关系,并在后来,除掉了严焕。
  窦骁与程琚成了忘年交,他以为新朝终于有了未来——由程琚这样的良才掌政,再由他掌握兵权,天下很快就能恢复太平,焕然一新。
  然而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程琚,竟然是细作。
  他还能做什么?
  投降?不!窦骁绝不降刘家。
  在刘稷派来使臣劝降的时候,窦骁毫不犹豫地赶走了他,并放下狠话:“本将军绝不投降,还会把东都夺回来!”
  使臣没多说什么,对窦骁鞠了一躬,扭头回去复命了。
  早在窦骁进入东都境内时刘稷便派出军队截断了他的后路,窦骁是不可能有机会与大部队汇合的,如果拒绝投降,那等着他的便只有战亡这一条路。
  ……
  接下来三天里窦骁多次带人突围,却被刘稷的人轻易打退,伪朝兵马在围杀中折损殆尽,最后只剩下几百人。
  刘稷带兵包围了窦骁与剩余的人,他站在阵前朝窦骁高喊:“窦将军,大势已去,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窦骁死死盯着刘稷与他身后飘摇的刘氏军旗,满心怨恨。
  三十年前,他父亲被人诬陷,灵帝昏庸无能,未曾查证过真相,便灭了窦家满门。侥幸活下来的他带着年幼妹妹投靠了山东的窦氏宗亲,并在后来跟随新帝俞翼,推翻翌朝,试图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一开始,他们也有过君臣相得的日子,但俞翼渐渐变了,他不再想造福天下,他开始屠杀翌朝宗室,用强权奴役百姓……一切只为维护他的统治。
  窦骁发现了这种改变,他试图劝俞翼,却因此与新帝离心。他只能尽一己之力维护新朝的稳定,祈求它能在下一任君主手里,重新焕发光彩。
  然而,在俞翼之后继位的不是各方面都更为优秀的四皇子,而是不知事的六皇子俞霄。
  他只能开始期盼有一天任性的俞霄会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但他只看到国家越来越混乱,民怨四起,天下群起伐之。
  这些年他东征西战,为保持新朝的持续,精疲力尽。如今行到末路,窦骁终于敢问自己这样一句话了:他用尽毕生维护的,真的是天下的未来吗?
  为什么灵帝如此无道,却能有这么多优秀的子孙?而这些子孙又能有那么多优秀的人追随。上天何其不公!
  面对第二次的劝降,窦骁嘶哑回道:“窦骁一辈子不做翌朝臣!”说罢继续提剑冲锋。
  漫天的箭雨从刘稷身后的弓兵阵里飞出,伪朝的士兵如同秋收时的麦子一般倒下,而窦骁也身中数十支箭,在短暂的抵抗后脱力。
  在倒地前,窦骁反手将自己的剑杵在地上,支撑住身体——他绝不,绝不在刘家人面前跪下……
  刘稷看着挣扎着站直的窦骁,内心五味杂陈,对于这个害死宇文循的人他是恨的,但要让他评判窦骁的一生,他说不出一句不是。
  “将窦大将军好好收埋。”等到窦骁彻底失去气息,刘稷丢下这样一句话,调转马头离去。
  窦骁死得笔直的身影同样落到了东都城楼上的程琚的瞳仁里,刺痛了他的眼。
  从做决定间者起,他就放下了所有气节风骨。欺骗严焕、徐仲严、小皇帝这些人时,他都没有半点愧疚,唯独对窦骁,他感到遗憾,不过也只是遗憾了。
  程琚最后看了一眼战场,转身走下城楼。
  ……
  回到衙门的程琚被一阵喧哗声惊扰,他一抬头就看到俞霄冲了进来,嘴里还愤怒地大喊着:“你骗了朕!你骗了朕!”
  俞霄本来是提剑想杀程琚,但是带来的剑被守卫的荆州军夺走,他只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