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刘稷反对:“不,你二十万,我十万。”
  韩昭坚持:“十万够了。”
  刘稷恼火:“你怎么拖?”十万对二十八万,对面还是窦骁领兵,他想不到可行的办法。
  韩昭平静回道:“我是你师父。”
  刘稷怒了:“你不是神仙!”他明白韩昭是想尽可能地多给他兵,让他能有最大的赢面,但他不能因此将韩昭至于险地。
  最后刘稷拍板:“你十五万,我十五万,给我一个月,不,二十天!我一定拿下东都。”
  韩昭没有再反对。
  ……
  当韶山再度燃起烽火的时候,一支军队趁窦骁注意力被韩昭吸引,悄悄从韶山西部绕了一个大圈子,避过窦骁的耳目,往东边而去。
  而韩昭的任务除了拖住窦骁,就是如何用十五万人伪装出三十万的效果,尽量麻痹窦骁,给刘稷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东都,一辆马车出了城门,急急往南。然而在刚走上官道的时候,一队骑兵追上来拦住了车马。
  帘子被枪杆挑起,露出端坐车中的温雅文士。
  领头的将领客气道:“徐先生,您不必去前线了,陛下召您回去。”
  徐仲严意味深长地询问:“陛下召我,还是程丞相召我?”
  将领咧嘴笑了:“您这问题可难住我了,我只是传话的,听到的便是如此。”
  徐仲严抬眼扫了一下外面的骑兵,光是看到的就不下六十人,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互相戳了戳,道:“那走吧。阿四,调转车头,回东都。”
  作者有话要说:  伪朝寿命进入倒计时。死神,来收人了!(滑稽)
  二爷就是想跑路!
  程琚:你跑的掉个锤子!


第91章 破城
  回到东都的徐仲严并未见到少帝,而是被软禁起来。
  他猜到是程琚对少帝说了什么,让少帝改变主意,将他强留在东都——这个程琚,真是一直小瞧了他。
  徐仲严知道程琚出身听涛书院,但听涛书院本就是对外开放的中立组织,在那里修过学的学士多了去了,朝堂上就有十来个。而程琚入朝又是在韩昭进入听涛书院前,所以他并未对这个低调的新人投以过多关注,但程琚却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先是借着严焕赏识扶摇直上,然后又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获得了窦骁的信任,并帮助窦骁修复了与少帝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少帝的信任,最后用雷霆般的手段推翻了严焕,并借着少帝倚重与窦骁的帮助掌控朝堂。
  徐仲严太喜欢在幕后做黑手,给自己安排的角色只是个小小的文官,以至于在严焕倒台后没有足够的势力去抗衡程琚。
  不过伪朝已成主子的弃子,他本就没必要继续投入心力。
  但徐仲严唯独没有想到程琚会觉察到他想逃离伪朝的意图。
  为什么程琚会知晓?
  莫非——他知道主子的存在,知道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效忠伪朝?
  徐仲严意识到自己遗漏了非常关键的讯息,一个能揭穿程琚真正身份以及他来伪朝真正原因的讯息。
  ……
  窦骁已经在韶山与荆州军对峙十天了,他也得知那天在主战场压他一头的指挥叫“顾崇明”,至于为何他与刘稷的作战风格如此相似,就不得而知了。
  窦骁注意到,这十天荆州军队一直在避免与他大规模交战。窦骁隐隐觉察到了不对劲:“来人!派出斥候,在东西二向两百里内打探消息。”
  亲兵询问:“打探什么消息?”
  窦骁:“打探这几天有没有军队路过。”
  在伪朝军队拔营的第一时间,韩昭便得知了消息。想来窦骁已经得知了刘稷绕后的消息,想要追上去包抄刘稷。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十五万人拖住窦骁大军的步伐。
  伪朝的行军非常急切,但背后追击的荆州军却一直想拖住他们的步伐。窦骁想不通为什么刘稷与顾崇明会采用如此冒险的方法,但他们都不是无能的将领,能做出如此决断便一定有倚仗。
  而这背后隐藏的信息让窦骁觉得不安。
  在三天的缓慢行军后,窦骁干脆将大部队交给亲信带领,自己带领两万轻骑兵与五万精锐步兵全力赶往东都。
  ……
  东都,丞相府邸。
  听到徐仲严已经被严加看管起来,程琚点了点头。
  除开朝堂上那些偏向徐仲严的大臣,和他手下的信息网,徐仲严的杀手锏应该是他手上的暗卫了。
  根据韩昭提供的情报,如今跟在徐仲严身边的暗卫有老四、老七、十四、十五、十八……而据探子回报老七与十八在前段时间离开东都,探子的功夫不行,跟丢了他们,但这两个人并没有回来,那如今只剩下老四、十四、十五。
  这点人徐仲严翻不起风浪了……
  最新的战报送到了,程琚接过拆开,垂眸阅览。
  看完后,程琚抬手一扬,将信纸丢进火盆,然后拿起笔,在纸上书写起一份新的“战报”。
  火盆里,纸灰被火舌发出的热浪撩起,飘摇着上升,忽然,它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折。一道银光从房梁上射出,飞快地朝程琚刺去。在程琚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另一道银光从一旁飞出,击落了箭矢。
  老五自藏身的地方冲出,从腰后拔出另一把飞刀,朝房梁扔去。
  躲在那里的人被逼了下来,是个英气端正的中年男人。老五瞳孔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