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么在凉州覆灭后没有继续对他出手,但为了避免自己重视的事务再度被他们伤害,韩昭决定先下手为强。
  但他唯一的线索只有徐仲严,但徐仲严滑溜得像泥鳅一样,韩昭听得到他的消息,却摸不到他的人。
  听到徐仲严会来并州后韩昭原本打算趁此机会,最好在并州就将徐仲严绑了,盘问出他知道的事情。
  虽然听着简单粗暴,但如果成功能省他们不少事情。何况如今徐仲严的暗卫折损大半,跟在他身边的只是废了一只手的老四,韩昭不是不可以一试。
  但没想到徐仲严根本不出现。
  这种无处着力的感觉让韩昭很是恼火。
  相较于韩昭,苏辛就平常心许多,或许是因为与徐仲严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原因吧。
  他看出韩昭的急切,问了一个问题:“先生见过农夫们捉鱼吗?”
  韩昭看向苏辛,等着他说下去。
  苏辛翻过一个倒扣的杯子,提起茶壶往里面倒水:“他们会将池塘口用网塞住,将池塘里里的水放干,等鱼只能在泥淖里挣扎的时候就很好捉了”
  “徐仲严是鱼,伪朝江山便是他的水,如果在水里捉不到他,就把水放干。”
  杯子里的水满了,但苏辛没有停,任由水漫出杯子,淌到桌子上,等壶里再倒不出水后苏辛将茶壶摆正,揭开盖子,里面的茶叶黏在壶底,如同一只只搁浅的鱼。
  “这样他不就跑不掉了?”
  苏辛抬起眼看向韩昭,眼中是势在必得的信心。
  韩昭明白苏辛的意思,但他还有其他顾虑:“徐仲严本该随严焕来并州,但如今他不在,会不会是东都发生了变数。”
  苏辛承认韩昭的担心有道理,但却觉得大可不必,他放下茶壶,叹了一口气:“先生,学兄在东都呢。”
  如果东都发生的事以程琚的才能都应付不了,远在并州的他们担心了也没用。
  理虽然是这样,但韩昭还是不能像苏辛一般心大到完全不担忧。不过这件事目前没有线索,谈下去也没用,韩昭把话题转到了联盟上:“对于这次联盟,你有什么见解?”
  这问题半是询问半是考教,苏辛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娓娓道来:“伪朝不得人心,佟荣当年举事是因为不屑侍奉伪朝,因此不必担心他们与伪朝联盟。而严焕此来应该也没打联盟的主意,他们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破坏荆州与并州的联盟。”
  韩昭点了点头,这些与他想的一样。
  苏辛还没有说完:“荆州联盟并州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自己在攻打伪朝的时候东部出乱子,然而并州素来弱于荆州,帮荆州攻打伪朝让荆州变得更强大的行为佟荣不会愿意去做。”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次计划不止能让荆州吞并伪朝,如果操作得当,并州未必不能借此发展起来,赶上甚至超过荆州。”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配责任与利益。”
  “所以荆州要考虑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是能让并州满意,又不至于让它威胁到荆州。”
  苏辛将手揣进袖子,叹道:“明天的谈判估计会在战线的划分上扯上好一阵了,也不知三公子如何应对。”
  苏辛的看法与韩昭相去不远,但韩昭对刘稷更有信心:“他做得到。”
  听到此话,苏辛诧异地看向韩昭,随即他摇头笑叹:“先生真宠爱自己的徒弟。”
  韩昭解释:“我说的是实话。”并不是对偏袒刘稷才这样说的。
  苏辛无奈,他说这话的本意不是这个,而是指韩昭说刘稷做得到时眼底流露出的自豪骄傲。
  不过他没有解释,韩昭脸薄,直接点破怕是会惹恼他,不如就将话题在此打住。
  虽然苏辛分析得很透彻,但谈判起来却并不轻松。
  徐迟与刘稷如今各为其主,虽有旧日的关系在,但也不能为此伤及主君利益。
  好消息是徐迟是支持联盟荆州一方的,所以在说服佟荣的时候省了不少功夫;坏消息是,徐迟非常精明,与刘稷在战线分配上互不相让,都想争取消耗少、获利大的进攻区域。
  讨价还价素来是很费劲的功夫,“顾崇明”与苏辛又并非刘稷的亲信,所以他们参与的时候不多,大多时候只是候在驿馆等消息。
  到达并州第三天,韩昭收到严焕离开并州的消息。
  虽然伪朝离间并州与荆州的计划不顺利,但他突然离开也显得太仓促了。哪怕是素来乐天的苏辛也察觉到不对劲,他皱起眉头:“难道是东都出了变数?”
  虽然担心,但他们与程琚各自经营,几乎没有联系,如今也只能暗自祈祷程琚诸事顺利了。
  在严焕离开的两天后,谈判也终于有了结果。
  除了一堆繁琐的责任、利益划分条款,徐迟还想要潍城——正是韩昭借刘瑾之力打下来的那座城池。
  没想到在手里还没焐热,就要割出去。
  听到这个消息的韩昭很是不悦,他找到刘稷:“潍城不能给并州,请三公子再考虑考虑。”
  刘稷却不想如韩昭的愿:“本公子觉得以潍城换来佟荣的援手非常划算,父王也会同意。”
  刘赐当然会同意。这个价码已经比他最初预估的低很多了。
  但对韩昭来说,潍城很重要,至少对东部战线来说是这样。
  刘稷深得他的真传,不会不明白他夺取潍城是做了怎样的战略规划,但他偏偏就把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