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
他压抑着愤怒与失望交织的情绪,质问韩昭:“你早知道是不是?”早知道他是刘赐的儿子。
韩昭神情沉寂:“是。”
此刻一些赵寄从小到大就有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难怪韩昭从不教他“忠”,任由他的野心肆意生长,因为王不需要对任何人效忠。
若凉州的少主不是刘玄,若刘玄不曾那么真诚地待他换到他的真心,他怕早就篡权夺位做了凉州的主君。
赵寄又问:“从救我的时候就料到了今天?”
韩昭又应了一声:“是。”
韩昭救他并非一无所图赵寄早就知晓,但他没想到居然有这么深远的布局。
“你想我做——”赵寄顿了一下才问出那个他想都没想过的词,“皇帝?”
“是。”
赵寄从不知道韩昭对他有这么大期望,或者说他从不知道韩昭有这么大的野心。
但此时此地他却诡异地觉得这样也不错,只要韩昭对他还有期待,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好消息,如此一来他就有筹码和韩昭谈条件了。
多么卑微……
赵寄:“你跟着我,我就去争天下。”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韩昭连好与不好都没有回答,只沉声训斥:“赵寄,你不是小孩子了,不要提这种幼稚的条件。”
幼稚?对,就是幼稚。
韩昭觉得他幼稚,所有从头到尾都把他当做一个需要他替他做决定的后辈,而不是独立的男人,所以从没有察觉到他几乎溢出来的爱慕。
悲愤之下赵寄爆发了,他质问韩昭:“那你告诉我如何才不幼稚?像你一样铁石心肠?”
因为太过激动,赵寄起身的时候不慎推翻了桌子,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动,碗筷散了一地,烛台也倒落在地,倏地熄灭,屋内陷入一片黑暗。
黑暗中赵寄终于敢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放肆地用充满情思与悲伤的眼睛看着韩昭。
他恨韩昭,他有多爱韩昭便有多恨他,恨他对他如此无情,恨他在自己放下尊严的恳求中依旧无动于衷。
每一次都是这样。
韩昭就不肯怜爱他吗?哪怕只是一点。难道此生他都无法捂热韩昭比寒冰还要冷的心吗?
韩昭没有回答赵寄的问题,端坐在哪里像一尊石像。
他并不知道赵寄对他的爱慕,所以赵寄的纠缠在他眼中非常没有道理。
他固然可以装出怜爱赵寄的模样——前提得是他心里对赵寄没有半分期待与关爱。
韩昭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为赵寄铺好了对赵寄最好也对他最好的路,他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不考虑赵寄的感受,因为他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感受。
他知道自己有问题,他正在为了自己的目的将赵寄推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他没问过赵寄到底想不想做皇帝,他唯一给过赵寄的选择权利就是在易城让赵寄自己决定要不要将手放到他掌心里。
在赵寄欠他的同时他也在欠赵寄的。
但感情账素来是韩昭最不擅长的,他算不清是赵寄欠他的多还是他欠赵寄得多。他只能说如果赵寄坐上天下至尊之位的时候还觉得他韩昭欠他的,那便尽管来讨要吧!
寂寂的黑暗中赵寄看着韩昭,韩昭看着桌子翻倒后留出来的空地,两师徒谁也没有说话,他们离得这么近,却不知道如何让对方知晓自己对他的爱……
第67章 冒犯
所有哀求的话都已经说尽,尊严已经低到比尘土更低,赵寄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无力感沿着血管一点一点地遍布他全身,黑暗中他在韩昭面前蹲下,试图伸手去触摸韩昭,他想看韩昭是不是如看他看起来的那样像石头一样坚硬冰冷。
韩昭没有避开,赵寄的手摸到了他的手臂,然后一股酸涩的感觉涌上眼眶鼻头。
他不明白,身上如此温暖的人,心为什么这么冷?
景先生没了,玄哥儿没了,凉州也把他当外人,连师父也不要他了……
赵寄,还剩下什么?他还能去哪里?他还算什么?
良久的无言与沉默,黑暗中韩昭感受到低垂着头的赵寄在颤抖,几次他没控制住,抬起手,但幸运的是在落到赵寄的头上前停住了。
韩昭硬起心肠,说:若你不走,那么只有我走。
这句话让赵寄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抬起头看向韩昭。
他已经把韩昭逼到这个地步了吗?让韩昭宁愿离开也不愿要他这个徒弟?
他还能怎么做?
韩昭不要他,但他要韩昭,做弟子的怎么能让自己的师父被逼出走?
但是心里的不甘与怨恨是不会消弭的,黑暗中赵寄紧咬牙齿,悲愤地控诉韩昭:“如果当初知道得到的都会失去,那么我不愿跟您走。”
赵寄说的是真心话,他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年把手交到韩昭手里。
如果他不曾认识韩昭,便也不会在长久的关爱疼惜中沉沦,如今也不会这么痛苦。
黯淡的月光照进屋内,为韩昭的眉眼镀上冰凉的银蓝色调,他就那样看着赵寄,眼中呈现一片阴翳。
韩昭不知道此刻的他就像高高供奉在神龛上的神像,美丽却又高高在上。
虽然高高在上,但真的好美——赵寄在心底悲叹,悲叹自己的不争气,悲叹自己对韩昭毫无反抗能力。
他仿佛在韩昭幽深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卑微渺小的模样。
他压抑着愤怒与失望交织的情绪,质问韩昭:“你早知道是不是?”早知道他是刘赐的儿子。
韩昭神情沉寂:“是。”
此刻一些赵寄从小到大就有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难怪韩昭从不教他“忠”,任由他的野心肆意生长,因为王不需要对任何人效忠。
若凉州的少主不是刘玄,若刘玄不曾那么真诚地待他换到他的真心,他怕早就篡权夺位做了凉州的主君。
赵寄又问:“从救我的时候就料到了今天?”
韩昭又应了一声:“是。”
韩昭救他并非一无所图赵寄早就知晓,但他没想到居然有这么深远的布局。
“你想我做——”赵寄顿了一下才问出那个他想都没想过的词,“皇帝?”
“是。”
赵寄从不知道韩昭对他有这么大期望,或者说他从不知道韩昭有这么大的野心。
但此时此地他却诡异地觉得这样也不错,只要韩昭对他还有期待,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好消息,如此一来他就有筹码和韩昭谈条件了。
多么卑微……
赵寄:“你跟着我,我就去争天下。”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韩昭连好与不好都没有回答,只沉声训斥:“赵寄,你不是小孩子了,不要提这种幼稚的条件。”
幼稚?对,就是幼稚。
韩昭觉得他幼稚,所有从头到尾都把他当做一个需要他替他做决定的后辈,而不是独立的男人,所以从没有察觉到他几乎溢出来的爱慕。
悲愤之下赵寄爆发了,他质问韩昭:“那你告诉我如何才不幼稚?像你一样铁石心肠?”
因为太过激动,赵寄起身的时候不慎推翻了桌子,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动,碗筷散了一地,烛台也倒落在地,倏地熄灭,屋内陷入一片黑暗。
黑暗中赵寄终于敢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放肆地用充满情思与悲伤的眼睛看着韩昭。
他恨韩昭,他有多爱韩昭便有多恨他,恨他对他如此无情,恨他在自己放下尊严的恳求中依旧无动于衷。
每一次都是这样。
韩昭就不肯怜爱他吗?哪怕只是一点。难道此生他都无法捂热韩昭比寒冰还要冷的心吗?
韩昭没有回答赵寄的问题,端坐在哪里像一尊石像。
他并不知道赵寄对他的爱慕,所以赵寄的纠缠在他眼中非常没有道理。
他固然可以装出怜爱赵寄的模样——前提得是他心里对赵寄没有半分期待与关爱。
韩昭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为赵寄铺好了对赵寄最好也对他最好的路,他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不考虑赵寄的感受,因为他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感受。
他知道自己有问题,他正在为了自己的目的将赵寄推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他没问过赵寄到底想不想做皇帝,他唯一给过赵寄的选择权利就是在易城让赵寄自己决定要不要将手放到他掌心里。
在赵寄欠他的同时他也在欠赵寄的。
但感情账素来是韩昭最不擅长的,他算不清是赵寄欠他的多还是他欠赵寄得多。他只能说如果赵寄坐上天下至尊之位的时候还觉得他韩昭欠他的,那便尽管来讨要吧!
寂寂的黑暗中赵寄看着韩昭,韩昭看着桌子翻倒后留出来的空地,两师徒谁也没有说话,他们离得这么近,却不知道如何让对方知晓自己对他的爱……
第67章 冒犯
所有哀求的话都已经说尽,尊严已经低到比尘土更低,赵寄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无力感沿着血管一点一点地遍布他全身,黑暗中他在韩昭面前蹲下,试图伸手去触摸韩昭,他想看韩昭是不是如看他看起来的那样像石头一样坚硬冰冷。
韩昭没有避开,赵寄的手摸到了他的手臂,然后一股酸涩的感觉涌上眼眶鼻头。
他不明白,身上如此温暖的人,心为什么这么冷?
景先生没了,玄哥儿没了,凉州也把他当外人,连师父也不要他了……
赵寄,还剩下什么?他还能去哪里?他还算什么?
良久的无言与沉默,黑暗中韩昭感受到低垂着头的赵寄在颤抖,几次他没控制住,抬起手,但幸运的是在落到赵寄的头上前停住了。
韩昭硬起心肠,说:若你不走,那么只有我走。
这句话让赵寄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抬起头看向韩昭。
他已经把韩昭逼到这个地步了吗?让韩昭宁愿离开也不愿要他这个徒弟?
他还能怎么做?
韩昭不要他,但他要韩昭,做弟子的怎么能让自己的师父被逼出走?
但是心里的不甘与怨恨是不会消弭的,黑暗中赵寄紧咬牙齿,悲愤地控诉韩昭:“如果当初知道得到的都会失去,那么我不愿跟您走。”
赵寄说的是真心话,他真的后悔了,后悔当年把手交到韩昭手里。
如果他不曾认识韩昭,便也不会在长久的关爱疼惜中沉沦,如今也不会这么痛苦。
黯淡的月光照进屋内,为韩昭的眉眼镀上冰凉的银蓝色调,他就那样看着赵寄,眼中呈现一片阴翳。
韩昭不知道此刻的他就像高高供奉在神龛上的神像,美丽却又高高在上。
虽然高高在上,但真的好美——赵寄在心底悲叹,悲叹自己的不争气,悲叹自己对韩昭毫无反抗能力。
他仿佛在韩昭幽深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卑微渺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