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
  短短五字若洪钟响在韩昭脑内,反应过来后他放开路人策马往少主府而去。
  少主府也挂上了白绫,忖着白雪刺得人眼睛发疼。
  韩昭丢下马就朝内冲去,守卫的士兵想拦住这个这个行径异常的人,但被认出韩昭的人拦住。那人目送韩昭急匆匆的背影进入府邸,确定是少主生前日夜期盼的韩先生真的回来了。
  庭院里插满了引魂幡,正屋内,宇文循带着公子辉守在灵柩前,见到韩昭的时候他神情微变,但没有出声。
  韩昭缓步走进灵堂,也缓缓看到了灵柩中人的面容,他停步在灵柩前凝视着刘玄,什么话也没说,什么表情也没有。
  接受这个事实花了韩昭很长时间,过了许久他才开口用干哑的声音问宇文循:“为什么会这样?”
  宇文循没有回答而是点了一炷香递给韩昭,韩昭与宇文循对视了一眼接过香先行祭拜了刘玄。
  公子辉熟练地答礼,他红着眼但没有哭,这个年仅六岁的孩子在这种时候表现出了一种让人心疼的成熟。整个灵堂静得吓人,只有女眷与孩童的低泣声。
  上过香后韩昭与宇文循来到灵堂外,寒冷的朔风吹过,吹得满院的细雪飘飞,魂幡轻拂,但却吹不散人心头的压抑。
  宇文循的表情很冷静,看不出来太多悲伤的痕迹。
  卫遥曾说过宇文循这样的男人心里面装满了家国天下、忠孝道义,他们不爱给自己的内心留太多时间,惯于隐忍克制,将自己逼得像感情上的苦行僧。
  如今再加上一个比之更甚的韩昭,两人谁也没有表达内心的悲痛,也没有互相给予宽慰,宇文循开口第一句是:“你回来迟了。”
  紧接着第二句便是:“赵寄呢?”
  韩昭沉默了片刻,沉重地回了一句:“他不回来了。”
  宇文循不明白,问:“什么意思?”
  方才韩昭进来的时候他没看到赵寄就觉得不妙,如今听到这样的回答更加深了这种感觉。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韩昭独身一人回来?
  “等两天你便能得到消息了。”韩昭不欲再赵寄的话题上多谈,又回归到了刘玄之死,“少主怎么会突然辞世?”
  宇文循回道:“少主因景修遇害悲极伤心,又操劳过度,不得静养,月前便卧床不起,前天夜里去的……”这短短的一句话似乎用尽了这个有着西域血脉的名将的全身力气,到最后一句他的声音甚至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
  景修的突然辞世留下了非常多的烂摊子,就算有徐迟帮忙也不是三两下能收拾好的,而刘玄要忍着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痛苦强撑着尽少主的责任。
  这几个月宇文循守在刘玄的身边,看着他一点一点虚弱却无能为力。
  虽然悲恸,但韩昭却顾不上也不习惯宣泄,他只哑着声音问:“继位的是哪位公子?”
  如无意外当是公子辉,但这种事情没得到确切的答案前擅自猜测是不妥的。
  宇文循回道:“少主传位于公子辉,立徐迟为丞相,命他与我共同辅佐公子。还说赵寄回来后,让他担任公子辉的太保……”
  再度提到赵寄韩昭的神情更黯然了,但他依旧避而不谈,问:“如今的情况,麻烦吗?”
  他问的既是凉州现在的情况,也是赵寄不回来对凉州的影响。
  宇文循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看向满院的飞雪,感叹:“再麻烦,只要不倒下,过去了就好了。”
  毫无疑问,如今的境地是很艰难的,辉公子年幼心性不坚、易受人挑拨,他们不能期待他像其父刘玄那样兼听明辨,只能在行事前尽自己的努力做万全准备。
  凉州局势本就复杂,极难理清,如今接连三根柱石倒了,情况雪上加霜,此后要走出一条明路,难,非常难。
  但就像宇文循说的那样:只要不倒下,过去就好了,就像这个冬天,再冷只要熬到春天就好了。
  若是倒下了呢?
  那也只能倒下了。
  从刘玄殡天的那一刻起,宇文循心中就生出了一股“天薄凉州”的悲凉无力感。
  失去誓死效忠的主君对于将领的人生来说就像战场上失去旗帜,无法辨别方向,只能四顾茫然。
  他如今的动力只剩下刘玄让他辅佐公子辉的遗命,但遗命怎么能和生者比呢?
  人能为了生者奋勇向上、开创奇迹,但遗愿却只能让人守着等死。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宇文将军便熄灭了战意,染上暮气。
  ……
  在韩昭回到凉州几日后另一队人马也来到了城外,是日夜追赶韩昭步伐的赵寄及其护卫。
  赵寄在城门前驭马,调转马头,对跟着他的侍卫厉声道:“我说让你们别跟着!”
  领头的侍卫抱拳告罪:“公子,这是公良军师的命令,属下不敢违背。”
  公良尹的命令不敢违背,他的就敢违背了?
  见此情形赵寄也知道自己命令不了这群侍卫,只能愤恨地瞪了他们一眼,调转马头,策马进了城。
  来的路上赵寄已经将凉州这几月关于景修之死的变故尽数知晓,知道公良尹瞒了他这么多,赵寄非常愤怒,连带着对这些公良尹派来的侍卫也没好脸色。
  进城后,赵寄也看到了还未来得及拆下的缟素,他也走了一遍韩昭的走过的路,他也一脸慌张地冲进了少主府,不过他看到是已经空下来的灵堂,得知刘玄下葬位置的他立刻掉头往陵墓奔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