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闲话:“修有个学弟,自小一起修学,感情甚笃。修入世之前,他沽了一壶酒在给修送行,说等修辅佐主君入主东都时他定提一壶千秋岁来庆贺。”
“千秋岁是什么酒?修没听过,问他他也不答,只笑说到时候修就知道了。”
说到此处,景修苦涩一笑:“这么多年过去,修还是没能解开谜底,如今也等不到那时候了。”
景修递了一杯给计良,计良没有动,景修也不介意。
景修没有急着喝自己那杯,而是继续与计良说他那个学弟:“其实学弟才是真正的天纵之才,一同进学时,无论是文章还是奕辩,修总是赢不了他。”
“修也不是什么圣人,在输了那么多次后也会心生怨怼,无奈每次他都能将修哄高兴。”景修说着长长一叹,“我们能结下多年情谊,没有反目成仇,着实多谢学弟的体谅与包容。”
计良感叹:“景先生太过妄自菲薄了。”
真正的嫉妒与怨恨哄不好,光凭景修对他的态度,便能证明景修的胸襟远比他自己说的广博。
景修摇了摇头,继续讲了下去:“其实按照惯例,修本该在三年前与学弟一同入世。但修怕了,怕与他一个时代会没有丝毫作为,于是提早五年入世……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
“每次做决定时修都会想,如果是学弟在这里又会怎样谋划,若是他又会想出怎样精妙绝伦的计策?”
“如果是他,便不会有如今的局面了。”最后景修发出了这样无奈又悲伤的感叹。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只感觉像是天意要为难他,这种明明尽了全力,却仍旧无法扭转乾坤的无力感,粉碎了他不多的自信。
他一生以国士为目标,可惜最后也只证明了自己是个庸才。
唯一无法释怀的,就是愧对了师父的教导,辜负了师门的期望……
计良没想到会在这个二爷都忌惮的谋士脸上看到这样低落的神情。
凉州偏远、荒凉,商道一闭便更加贫瘠,是他献出的治良八策让凉州焕然一新;而刘玄本是个一无所有的傀儡,是他将刘玄推上了实权之位,也是他将二爷逼到不得不用刺杀这种手段……
若景修这样的人都一无是处,计良不知道天下还有几个人能被称为“谋士”。
或许景修最大的不幸是遇到了他口中的那个学弟,于是在最为恣意放纵的年少时光便被磨灭了所有骄傲与自信。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迟早会有一个人来完成修的未竟之业,修希望是他。”
说罢景修仰头饮尽杯中酒,墙外正好传来三更梆子声——无事发生,生路尽绝。
景修放下酒杯,款款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端坐着对计良浅笑:“动手吧,先生。”
无法求生,那只能体面地死去。
计良握上剑柄,却久久没有动作,他高估了自己的心肠——果然刺客不该听暗杀对象的故事。
“景先生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的?”给那个学弟也好,给刘玄也好,计良想为景修做点什么。
景修摇了摇头:“想说却说不了的话又岂是一两句能概括的?还是尽在不言中吧。”
闻此言计良长叹一口气,闭上了眼。
……
天边星辰静静明灭,御史府的下人从厨房端了羹汤出来,走上了通往书房的回廊。
计良走出屋子,甩掉剑上的血,将其归入剑鞘。
先前被赶到外面把风的十五看到计良走出来,迈步进了书房,不一会儿他检查完毕,走了出来,站在计良身边,一言不发。
计良觉得有一口气憋在胸口,张开口却什么也吐不出来,他看着天边黯淡的月影,低哑地说了两字:“回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二爷的条件就是让计良重新做回组织的兵器,而他要计良杀的第一个人就是景修
二爷这个人真的狠!(不是作者的锅,要打打他,顶锅盖跑)
求收藏评论啊(打滚)
第59章 悲恸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朗朗的晨读声从书院传入暖阁,阁内寒梅默放,檀香静燃。
一个身着鸦青色儒服的身影躺在躺椅上打盹,一本《大学》盖住了他的脸。
似乎有什么惊扰了沉睡之人的梦,盖在他脸上的书被轻蹙的眉头带动,失去了微妙的平衡,从脸上滑落,砸在地上,发出不小的声响。
这声响动彻底惊碎了青年的梦境,他缓缓睁开清隽的眼,看到了暖阁的横梁。
书塾内再度朗诵起《小雅·鸳鸯》。
程琚侧身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书,躺回躺椅,开始盯着横梁发呆。
梦到了什么他已经忘了,只依稀记得颇为不详,不过现在听着悠远空渺的读书声,他被惊扰的心境已经再度平静下来。
果然只是梦啊,书院内如此祥和,能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呢?
程琚缓缓闭上眼,静静聆听和谐的朗诵声。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祝愿品格高洁的君子,万年康寿、福祚绵长。
……
景修遇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玄耳中,一开始他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等到确认之后他的脸色“唰”得惨白。
这次他死死抓住了侍从的手没有晕厥过去,但在御史府看到在棺材内闭着眼的景修时,他还是眼前一黑,喷出一口
“千秋岁是什么酒?修没听过,问他他也不答,只笑说到时候修就知道了。”
说到此处,景修苦涩一笑:“这么多年过去,修还是没能解开谜底,如今也等不到那时候了。”
景修递了一杯给计良,计良没有动,景修也不介意。
景修没有急着喝自己那杯,而是继续与计良说他那个学弟:“其实学弟才是真正的天纵之才,一同进学时,无论是文章还是奕辩,修总是赢不了他。”
“修也不是什么圣人,在输了那么多次后也会心生怨怼,无奈每次他都能将修哄高兴。”景修说着长长一叹,“我们能结下多年情谊,没有反目成仇,着实多谢学弟的体谅与包容。”
计良感叹:“景先生太过妄自菲薄了。”
真正的嫉妒与怨恨哄不好,光凭景修对他的态度,便能证明景修的胸襟远比他自己说的广博。
景修摇了摇头,继续讲了下去:“其实按照惯例,修本该在三年前与学弟一同入世。但修怕了,怕与他一个时代会没有丝毫作为,于是提早五年入世……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
“每次做决定时修都会想,如果是学弟在这里又会怎样谋划,若是他又会想出怎样精妙绝伦的计策?”
“如果是他,便不会有如今的局面了。”最后景修发出了这样无奈又悲伤的感叹。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只感觉像是天意要为难他,这种明明尽了全力,却仍旧无法扭转乾坤的无力感,粉碎了他不多的自信。
他一生以国士为目标,可惜最后也只证明了自己是个庸才。
唯一无法释怀的,就是愧对了师父的教导,辜负了师门的期望……
计良没想到会在这个二爷都忌惮的谋士脸上看到这样低落的神情。
凉州偏远、荒凉,商道一闭便更加贫瘠,是他献出的治良八策让凉州焕然一新;而刘玄本是个一无所有的傀儡,是他将刘玄推上了实权之位,也是他将二爷逼到不得不用刺杀这种手段……
若景修这样的人都一无是处,计良不知道天下还有几个人能被称为“谋士”。
或许景修最大的不幸是遇到了他口中的那个学弟,于是在最为恣意放纵的年少时光便被磨灭了所有骄傲与自信。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迟早会有一个人来完成修的未竟之业,修希望是他。”
说罢景修仰头饮尽杯中酒,墙外正好传来三更梆子声——无事发生,生路尽绝。
景修放下酒杯,款款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端坐着对计良浅笑:“动手吧,先生。”
无法求生,那只能体面地死去。
计良握上剑柄,却久久没有动作,他高估了自己的心肠——果然刺客不该听暗杀对象的故事。
“景先生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的?”给那个学弟也好,给刘玄也好,计良想为景修做点什么。
景修摇了摇头:“想说却说不了的话又岂是一两句能概括的?还是尽在不言中吧。”
闻此言计良长叹一口气,闭上了眼。
……
天边星辰静静明灭,御史府的下人从厨房端了羹汤出来,走上了通往书房的回廊。
计良走出屋子,甩掉剑上的血,将其归入剑鞘。
先前被赶到外面把风的十五看到计良走出来,迈步进了书房,不一会儿他检查完毕,走了出来,站在计良身边,一言不发。
计良觉得有一口气憋在胸口,张开口却什么也吐不出来,他看着天边黯淡的月影,低哑地说了两字:“回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二爷的条件就是让计良重新做回组织的兵器,而他要计良杀的第一个人就是景修
二爷这个人真的狠!(不是作者的锅,要打打他,顶锅盖跑)
求收藏评论啊(打滚)
第59章 悲恸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朗朗的晨读声从书院传入暖阁,阁内寒梅默放,檀香静燃。
一个身着鸦青色儒服的身影躺在躺椅上打盹,一本《大学》盖住了他的脸。
似乎有什么惊扰了沉睡之人的梦,盖在他脸上的书被轻蹙的眉头带动,失去了微妙的平衡,从脸上滑落,砸在地上,发出不小的声响。
这声响动彻底惊碎了青年的梦境,他缓缓睁开清隽的眼,看到了暖阁的横梁。
书塾内再度朗诵起《小雅·鸳鸯》。
程琚侧身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书,躺回躺椅,开始盯着横梁发呆。
梦到了什么他已经忘了,只依稀记得颇为不详,不过现在听着悠远空渺的读书声,他被惊扰的心境已经再度平静下来。
果然只是梦啊,书院内如此祥和,能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呢?
程琚缓缓闭上眼,静静聆听和谐的朗诵声。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祝愿品格高洁的君子,万年康寿、福祚绵长。
……
景修遇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玄耳中,一开始他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等到确认之后他的脸色“唰”得惨白。
这次他死死抓住了侍从的手没有晕厥过去,但在御史府看到在棺材内闭着眼的景修时,他还是眼前一黑,喷出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