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扳倒一个韩昭或者赵寄,只他们更可能想的是借他动摇凉州。
不过韩昭也松了一口气,只要暗箭现出来了,哪怕它已经伤到了人也没关系,因为接下来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应对和还手,而不用怕什么时候突然从暗处窜出来一支箭。
景修的信不长,只是告诉韩昭发生了什么,剩下的交代很简单,他相信韩昭的清白,请他在府中安坐,一切都会打点妥当。
韩昭不信景修想说的只有这些,他问来送信的人:“景先生没有说其他的。”
送信的人沉沉看了韩昭半晌,应了一个字:“有。”
清白?带着一个皇族遗子逃窜西南并且现在还在被人追杀的刺客怎么可能清白?
景修并不相信韩昭的清白,写下的文字试探之意更多,他真正要说的全在送信之人的口述中。
听完景修的交待韩昭果断地下了决定,他烧了景修的信,口述回复与景修派来的人,并告知其文鸢的身份,让他将人带给景修。
原本韩昭还想从这个女人身上挖点组织的东西出来,却不料骤然出了如此变数。
只是,组织已经准备了这手棋给韩昭,那么派文鸢来的意图又是什么?韩昭生出这样一个疑惑,却没时间细究。
韩昭知晓景修会从文鸢身上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但现在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
他还苦中作乐地想,若换景修来,或许便能找出这个女人的意图了。
与景修交接完,韩昭换了一身衣服,拿上自己的枪,随后叫来了赵寄。
然后他让满心茫然的赵寄也去换好衣服,带上武器,准备好后去北城门外找他,说完先行一步。
在韩昭与赵寄一前一后出城后不久,丞相封锁城门的命令传来。
刚开门就要关门,入城出城的人除了有意见之余,更多地是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他们自身会不会有影响。
“封锁城门?发生什么了?”关门的同时,守门的大头兵好奇地凑上前问前来传令的廷尉衙役。
衙役有些不耐烦地回道:“还能干吗?抓人啊。”
“抓谁啊?”
衙役对大头兵翻了个白眼:“韩昭。”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这里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戏搞到脑子打结,好不容易理清却发现似乎并没有多复杂,死掉。
崇光大将军要吃一点点苦了(狗头)
第48章 反目
凉州城以北,走过二十里后,韩昭带着赵寄披着清晨的雾气折向东方,同时,韩昭开口嘱咐赵寄:“接下来的话,你记住。”
赵寄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韩昭有什么教诲传给他,凝神聆听。
但他没想到韩昭一出口便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指控我是伪朝细作,意在拉你下马。”
赵寄脸一黑,追问:“是谁?”谁敢说韩昭的不是?
韩昭看了赵寄一眼:“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办法辩驳。”
“记住。当初我流浪到易城,答应照顾你的老妪送你去扬州找亲人,但我收了钱之后却并未履行承诺;你与我关系并不好,之所以与我同住是因为我想控制你;这些年我什么都没有教过你,兵法是你自学的;你的父母死在伪帝夺权时的叛军手中,你与伪朝,势不两立。”
韩昭的声音很平静,但说出的话每一个字都让赵寄无法接受。
但他还没停:“今天早上,你发现我偷了你的军情资料,于是追来抓捕我。”
说完,韩昭看着赵寄,眼中有很多意味:“你很聪明,应该知道我想让你讲怎样一个故事。”
他不知道组织还有怎样的后手,所以干脆破釜沉舟,如果他不立即撇清干系,赵寄这次领兵的机会会被夺走不说,很有可能真实身份还会被牵扯出来。
赵寄坚定地看着韩昭,摇头否认:“这不是真实的故事。”
韩昭在刺客手下舍命护住了他,带他来西北,带他看世界是什么模样,教他武功、兵法、权场游戏的规则,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将他捧到如今的高度……这才是真实的故事。
韩昭停了下来,掉转马头面向赵寄:“真实的故事帮不了你。何况这里面也不是完全假的,至少,我真的曾经是伪朝的刺客。”
他叛变之时,二爷与绝大部分暗卫都奉主子的吩咐在为伪帝效力,所以这样说也没错。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韩昭觉得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他如今唯一憾恨的是没有尽早解决自己身份这个隐患,唯一欣慰的则是,组织能指出他的身份,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揭露赵寄的身份。
对于韩昭的真实身份赵寄没有半分惊讶:“你是什么人我知道。”
他知道韩昭左锁骨处有块伤疤,和那天死的刺客的纹身在一样的位置,当年韩昭出现的时候他就知道韩昭身份不干净,但他不在意。
韩昭诧异地看了赵寄一眼,随即感叹轻笑了一声。
也对,赵寄这小子比他聪明,被他发现马脚也不奇怪。
这抹笑很短,带着几分苍凉的味道。随即韩昭挽枪:“事情你都知道了。现在动手吧,抓我回去,证明你的清白。”
赵寄固执地摇头:“我不,我不会抓你,更不会按你说的做。兵权我可以不要!其他人想害你,不可能!”
说这话时他也握紧了手中的枪,不是为了和韩昭动手,而是为了抵御来追捕韩昭的人。
不过韩昭也松了一口气,只要暗箭现出来了,哪怕它已经伤到了人也没关系,因为接下来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应对和还手,而不用怕什么时候突然从暗处窜出来一支箭。
景修的信不长,只是告诉韩昭发生了什么,剩下的交代很简单,他相信韩昭的清白,请他在府中安坐,一切都会打点妥当。
韩昭不信景修想说的只有这些,他问来送信的人:“景先生没有说其他的。”
送信的人沉沉看了韩昭半晌,应了一个字:“有。”
清白?带着一个皇族遗子逃窜西南并且现在还在被人追杀的刺客怎么可能清白?
景修并不相信韩昭的清白,写下的文字试探之意更多,他真正要说的全在送信之人的口述中。
听完景修的交待韩昭果断地下了决定,他烧了景修的信,口述回复与景修派来的人,并告知其文鸢的身份,让他将人带给景修。
原本韩昭还想从这个女人身上挖点组织的东西出来,却不料骤然出了如此变数。
只是,组织已经准备了这手棋给韩昭,那么派文鸢来的意图又是什么?韩昭生出这样一个疑惑,却没时间细究。
韩昭知晓景修会从文鸢身上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但现在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
他还苦中作乐地想,若换景修来,或许便能找出这个女人的意图了。
与景修交接完,韩昭换了一身衣服,拿上自己的枪,随后叫来了赵寄。
然后他让满心茫然的赵寄也去换好衣服,带上武器,准备好后去北城门外找他,说完先行一步。
在韩昭与赵寄一前一后出城后不久,丞相封锁城门的命令传来。
刚开门就要关门,入城出城的人除了有意见之余,更多地是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他们自身会不会有影响。
“封锁城门?发生什么了?”关门的同时,守门的大头兵好奇地凑上前问前来传令的廷尉衙役。
衙役有些不耐烦地回道:“还能干吗?抓人啊。”
“抓谁啊?”
衙役对大头兵翻了个白眼:“韩昭。”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这里以及接下来的一段戏搞到脑子打结,好不容易理清却发现似乎并没有多复杂,死掉。
崇光大将军要吃一点点苦了(狗头)
第48章 反目
凉州城以北,走过二十里后,韩昭带着赵寄披着清晨的雾气折向东方,同时,韩昭开口嘱咐赵寄:“接下来的话,你记住。”
赵寄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韩昭有什么教诲传给他,凝神聆听。
但他没想到韩昭一出口便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指控我是伪朝细作,意在拉你下马。”
赵寄脸一黑,追问:“是谁?”谁敢说韩昭的不是?
韩昭看了赵寄一眼:“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办法辩驳。”
“记住。当初我流浪到易城,答应照顾你的老妪送你去扬州找亲人,但我收了钱之后却并未履行承诺;你与我关系并不好,之所以与我同住是因为我想控制你;这些年我什么都没有教过你,兵法是你自学的;你的父母死在伪帝夺权时的叛军手中,你与伪朝,势不两立。”
韩昭的声音很平静,但说出的话每一个字都让赵寄无法接受。
但他还没停:“今天早上,你发现我偷了你的军情资料,于是追来抓捕我。”
说完,韩昭看着赵寄,眼中有很多意味:“你很聪明,应该知道我想让你讲怎样一个故事。”
他不知道组织还有怎样的后手,所以干脆破釜沉舟,如果他不立即撇清干系,赵寄这次领兵的机会会被夺走不说,很有可能真实身份还会被牵扯出来。
赵寄坚定地看着韩昭,摇头否认:“这不是真实的故事。”
韩昭在刺客手下舍命护住了他,带他来西北,带他看世界是什么模样,教他武功、兵法、权场游戏的规则,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将他捧到如今的高度……这才是真实的故事。
韩昭停了下来,掉转马头面向赵寄:“真实的故事帮不了你。何况这里面也不是完全假的,至少,我真的曾经是伪朝的刺客。”
他叛变之时,二爷与绝大部分暗卫都奉主子的吩咐在为伪帝效力,所以这样说也没错。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韩昭觉得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他如今唯一憾恨的是没有尽早解决自己身份这个隐患,唯一欣慰的则是,组织能指出他的身份,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揭露赵寄的身份。
对于韩昭的真实身份赵寄没有半分惊讶:“你是什么人我知道。”
他知道韩昭左锁骨处有块伤疤,和那天死的刺客的纹身在一样的位置,当年韩昭出现的时候他就知道韩昭身份不干净,但他不在意。
韩昭诧异地看了赵寄一眼,随即感叹轻笑了一声。
也对,赵寄这小子比他聪明,被他发现马脚也不奇怪。
这抹笑很短,带着几分苍凉的味道。随即韩昭挽枪:“事情你都知道了。现在动手吧,抓我回去,证明你的清白。”
赵寄固执地摇头:“我不,我不会抓你,更不会按你说的做。兵权我可以不要!其他人想害你,不可能!”
说这话时他也握紧了手中的枪,不是为了和韩昭动手,而是为了抵御来追捕韩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