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其实也疑惑,但他不爱表达。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朋友主动与他发了信息。
—我很抱歉,你还在生气吗?
丁柏笑了笑,回他:
—我有什么好生气的。
过了好久,丁柏才收到回复,这次却是中文。
—他很像你,随性、恣意。
丁柏不太理解这些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复制粘贴上网搜索后,顿感恶心,直接将这位朋友拉黑删除。
父母勒令他回国读研的时候,是在他二十一岁生日时,丁父与丁母来到英国陪他共同度过。那是秋季,路边的梧桐被夕阳照射着泛出些许红褐色。
丁柏刻意放慢脚步,伸手点燃一支烟夹在指间,低着头看满地落叶,听落叶被鞋底碾碎的“咔嚓”声。
他正想着明天的课程安排,恍惚间听到有人在不远处可劲囔囔,于是丁柏止步寻声望去,却被面前的烟雾遮挡了视线。他将手微侧,使烟头离脸远一些。
前方不远处囔囔的人正是他的母亲。
丁母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赶紧走过来。丁柏愣怔了几秒,最终还是掐灭了烟,大步向前。
丁母笑嘻嘻地揽住他的肩与他共同前行,路上问他:“儿子,二十一岁了,想要些什么啊。”
丁柏闻言皱了皱眉,微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他当时有些尴尬,因为他无法完全听懂丁母所说的中文是什么意思。对着母亲期待的笑颜,无奈之下,他只能用英语询问丁母方才那句话的意思。
这回轮到丁母开始愣怔,她看着丁柏的脸,好半会才找着自己的声音。她用英语说:“毕业后,回国读研吧?”
这次丁柏听懂了,他冷声拒绝。
第2章
丁母叫宋惠,是南方人,腔调又柔又缓。
她的意思是让丁柏大学毕业后回国继续读研,毕竟祖母年纪大了,且她与丁父的工作也多是在国内进行完成,丁柏迟早是要回国发展的。
平常与他沟通较少,大多都是面对面聊天,为了确保丁柏的祖母能够听懂,说的都是英语。可今天误打误撞猛然用中文沟通时,才发现自己的儿子连简单的中文词汇都难以理解。
但丁柏不愿意,他停住步伐,微侧身与宋惠对视。他说:“你现在知道的,我不会中文。我二十一岁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像小时候那样重新学习一门语言。”
最灰暗的时刻他永远无法忘记,周遭人群皆是金发棕眸,鼻子又高又挺,张开嘴叽里呱啦能说许多。可他词汇量不够,需要非常专注的倾听,才能听懂大概。
话毕,二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冷淡下来。
宋惠没有回话。
“再说吧。”丁柏垂眸。
他想将这件事敷衍过去,可宋惠好像做了二十一年的母亲,终于醒悟了自己对于孩子过于缺少关注一般,缠着他逮着机会便要劝说他回国读研。
于是他又开始陷入焦虑。
那次生日过后,宋惠留在了英国,她临时与各大杂志社解释近段时间人在国外,无法提供稿件。
几通电话打完后,宋惠靠在花园里的围栏旁,朝丁柏笑着。她用中文问他:“中午想吃什么,水煮牛肉可以吗?”
一字一顿,还结合了肢体动作。
丁柏一愣,心口有些酸涩。
宋惠开始频繁的与他用中文进行沟通,并要求丁柏也用中文回应她,她的教育方式感性温柔中带着些许强硬。
丁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回国读书,将来也不会回国发展。
可宋惠并不接受丁柏有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失去耐心。在圣诞夜后,宋惠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国,临走前,她与丁柏说,如果明年毕业不回国,就断绝他所有的经济来源。
这句话是用英文说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丁柏能够听懂。
这次丁柏没有再发表自己的言论,他只是在片刻沉默后,问宋惠:“你让我回国,是为了什么?”
宋惠答不上来。
于是丁柏转身上楼翻阅宋惠所留下来的中文书籍。
次年十一月,丁柏顺利毕业,祖母早早的替他收拾好行李,送他去到机场。她依旧是穿着小碎花的长裙,外头套了一件浅咖色的毛呢外套。
她嘱咐丁柏好好学习。
丁柏遵从了宋惠的要求回国读研,宋惠早已替他看好学校,就等他回来再做决定。
他到达C市时,已是凌晨。C市是典型的南方城市,零下的温度也未下雪,刺骨的北风呼呼刮着,像是细碎的刀刃划过他身上每一片裸露在外的皮肤。
宋惠开着车在机场外的马路边等着他,远远见他出来,便开门下车,接过他手中的行李放到后备箱里。
她侧了侧脸示意丁柏上车。
“毕业证是直接寄到这里来吗?”
丁柏坐进副驾驶,系上安全带才回答她:“嗯,大概这几天就寄过来了。”
他的中文发音并不是那么标准,但也足够让宋惠感到欣喜了。
“那就好。”宋惠顿了顿,又问:“打算休息一段时间还是过两天跟我去学校看看?”
这句话太长,丁柏思考了好久。“我想休息。”
宋惠无异议。
她与丁父近两年在城郊处购置了一套小别墅,两层楼,建筑面积有198㎡。丁柏歪头看着窗外的景色快速略过,直到进入一个小区内,车速才放缓。
大概开了四分钟左右,她才
—我很抱歉,你还在生气吗?
丁柏笑了笑,回他:
—我有什么好生气的。
过了好久,丁柏才收到回复,这次却是中文。
—他很像你,随性、恣意。
丁柏不太理解这些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复制粘贴上网搜索后,顿感恶心,直接将这位朋友拉黑删除。
父母勒令他回国读研的时候,是在他二十一岁生日时,丁父与丁母来到英国陪他共同度过。那是秋季,路边的梧桐被夕阳照射着泛出些许红褐色。
丁柏刻意放慢脚步,伸手点燃一支烟夹在指间,低着头看满地落叶,听落叶被鞋底碾碎的“咔嚓”声。
他正想着明天的课程安排,恍惚间听到有人在不远处可劲囔囔,于是丁柏止步寻声望去,却被面前的烟雾遮挡了视线。他将手微侧,使烟头离脸远一些。
前方不远处囔囔的人正是他的母亲。
丁母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赶紧走过来。丁柏愣怔了几秒,最终还是掐灭了烟,大步向前。
丁母笑嘻嘻地揽住他的肩与他共同前行,路上问他:“儿子,二十一岁了,想要些什么啊。”
丁柏闻言皱了皱眉,微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他当时有些尴尬,因为他无法完全听懂丁母所说的中文是什么意思。对着母亲期待的笑颜,无奈之下,他只能用英语询问丁母方才那句话的意思。
这回轮到丁母开始愣怔,她看着丁柏的脸,好半会才找着自己的声音。她用英语说:“毕业后,回国读研吧?”
这次丁柏听懂了,他冷声拒绝。
第2章
丁母叫宋惠,是南方人,腔调又柔又缓。
她的意思是让丁柏大学毕业后回国继续读研,毕竟祖母年纪大了,且她与丁父的工作也多是在国内进行完成,丁柏迟早是要回国发展的。
平常与他沟通较少,大多都是面对面聊天,为了确保丁柏的祖母能够听懂,说的都是英语。可今天误打误撞猛然用中文沟通时,才发现自己的儿子连简单的中文词汇都难以理解。
但丁柏不愿意,他停住步伐,微侧身与宋惠对视。他说:“你现在知道的,我不会中文。我二十一岁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像小时候那样重新学习一门语言。”
最灰暗的时刻他永远无法忘记,周遭人群皆是金发棕眸,鼻子又高又挺,张开嘴叽里呱啦能说许多。可他词汇量不够,需要非常专注的倾听,才能听懂大概。
话毕,二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冷淡下来。
宋惠没有回话。
“再说吧。”丁柏垂眸。
他想将这件事敷衍过去,可宋惠好像做了二十一年的母亲,终于醒悟了自己对于孩子过于缺少关注一般,缠着他逮着机会便要劝说他回国读研。
于是他又开始陷入焦虑。
那次生日过后,宋惠留在了英国,她临时与各大杂志社解释近段时间人在国外,无法提供稿件。
几通电话打完后,宋惠靠在花园里的围栏旁,朝丁柏笑着。她用中文问他:“中午想吃什么,水煮牛肉可以吗?”
一字一顿,还结合了肢体动作。
丁柏一愣,心口有些酸涩。
宋惠开始频繁的与他用中文进行沟通,并要求丁柏也用中文回应她,她的教育方式感性温柔中带着些许强硬。
丁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回国读书,将来也不会回国发展。
可宋惠并不接受丁柏有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失去耐心。在圣诞夜后,宋惠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国,临走前,她与丁柏说,如果明年毕业不回国,就断绝他所有的经济来源。
这句话是用英文说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丁柏能够听懂。
这次丁柏没有再发表自己的言论,他只是在片刻沉默后,问宋惠:“你让我回国,是为了什么?”
宋惠答不上来。
于是丁柏转身上楼翻阅宋惠所留下来的中文书籍。
次年十一月,丁柏顺利毕业,祖母早早的替他收拾好行李,送他去到机场。她依旧是穿着小碎花的长裙,外头套了一件浅咖色的毛呢外套。
她嘱咐丁柏好好学习。
丁柏遵从了宋惠的要求回国读研,宋惠早已替他看好学校,就等他回来再做决定。
他到达C市时,已是凌晨。C市是典型的南方城市,零下的温度也未下雪,刺骨的北风呼呼刮着,像是细碎的刀刃划过他身上每一片裸露在外的皮肤。
宋惠开着车在机场外的马路边等着他,远远见他出来,便开门下车,接过他手中的行李放到后备箱里。
她侧了侧脸示意丁柏上车。
“毕业证是直接寄到这里来吗?”
丁柏坐进副驾驶,系上安全带才回答她:“嗯,大概这几天就寄过来了。”
他的中文发音并不是那么标准,但也足够让宋惠感到欣喜了。
“那就好。”宋惠顿了顿,又问:“打算休息一段时间还是过两天跟我去学校看看?”
这句话太长,丁柏思考了好久。“我想休息。”
宋惠无异议。
她与丁父近两年在城郊处购置了一套小别墅,两层楼,建筑面积有198㎡。丁柏歪头看着窗外的景色快速略过,直到进入一个小区内,车速才放缓。
大概开了四分钟左右,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