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现,只是上次是两个活人,今次却是一生一死,阴阳永隔。
公输沁再次醒来,已是春回大地,可是对她来说,却没有半点暖意。当日,她便收拾行囊,决意上路。
贺管事见劝慰不通,掐指算来,山中几月,外头风波也该稍稍平息,便也打包细软,计划出山。卫洗夫妇二人暂无打算离开,便亲自送他们过了山中木矩盘,最后留下一句话,若他们有幸往冀北幽州,逢上他师父宁永思,便道一声“弟子不孝,望其宽恕”。
回广固公输旧宅的路上,贺管事还在苦口婆心劝慰,既已得《天枢谱》,便该早日南下建康,去谢府一叙。公输沁丝毫不理会,那公输致偶尔也是个搅混水的,非但不劝,反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任她去。
说到底,贺管事始终是家仆,做不得主人的主,只能憋屈应声。
迟二牛插不上话,又被这沉闷的气氛左右,浑身不自在,只能缓步在后,冲姬洛感叹:“这贺娘子真可怜,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贺少爷也是,她既对贺娘子真心,又为何处处与她吵骂!”
“足见贺少爷是个口是心非的,你说是吵骂,只是谁又知,这不是成全的一种?”联想到茶花地中公输沁的种种反应,还有她时时失望落寞的神情,姬洛跳出局外,不迭冷眼旁观,轻声道,“都说‘海旁蜃气象楼台(注2)’,可我却觉得,海市蜃楼,从来生于人心。”
————
公输家的旧宅封锁落败,或有兵祸坍塌,或有焚烧残迹,幸而依傍一片后山,所以占地幅广,很剩下一些旧屋。几人没打从正门进,而是先与年师傅等人接头,然后走后山羊肠道从隐蔽偏门入。
熄灯熄火,一切从简,不叫外人看出有人暂居流连。
十几年大树参天,当夜,他们在旧宅中最隐蔽的小楼落脚,姬洛独居一屋,夜半有人敲门,披衣一看,竟是神色肃穆的公输沁。
“我来,是有一事相求。”公输沁将灯笼放在脚边,福身行礼,言语恳切。打姬洛使了一出揽月手,她便不再将其视为匠人学徒。
姬洛忙援手:“家主这是何意?”
“时局紧急,思前想后,许只有你能帮上忙,”公输沁进屋落坐,先叹三声,再度开口,“当日在‘悲客来’,也是你先破解杀人案,我来此,便是想托请你,帮我查一查公输府一桩陈年旧事。”
见姬洛蹙眉不语,公输沁又道:“早间你也听贺管事说了,我身负重任,不敢久待,此行本为取《天枢谱》,得手后按约便该下江南与谢玄将军汇合,可是阿远的死……我心中实难释怀,所以……”
“家主想让我查什么,但说无妨。”姬洛微微一笑 ,化去她的局促不安。
公输沁深吸一口气,道:“我想让你帮我查家父家母的死因!”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么一看,贺远还是挺可怜的……
注1:引用自扁鹊·《难经》
注2:引用自《史记·天官书》
第237章
“我听年师傅说,令尊令堂当年死于刺杀, 你可是怀疑这与贺远之死, 有所关联?”姬洛出声询问。
公输沁紧咬下唇, 直至发白,她的双眸之中,除了疑虑与困惑,还有一丝古怪的恐惧,似乎惧怕姬洛所言一语成谶。隔了好一会, 她才慢吞吞吐露:“也许是同一个人。”
姬洛抱臂,稍稍前倾身子,饶有兴味盯着她。
大片阴影笼罩在公输沁身上,她往后缩了一缩, 手上带风, 摇曳烛台灯火, 待真喘息不匀时,她才从团垫上跳开, 抚胸别过脸去:“但是这个人, 已经死了,所以我才想请你……此事你知我知,切勿告知旁人, 尤其是……贺管事。”
公输沁说出这话,姬洛丝毫不意外,毕竟贺管事已冠贺家姓,那便是贺家的人, 纵使他少年行走时曾与公输家有故,但难保不会因为贺远的死,闹出大乱子,尤其是在知晓蛛丝马迹的情况下。
但是,姬洛也有未猜到的地方,那便是这事涉及隐秘,越熟识的人越不好瞒,所以若是启用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对公输沁百利而无一害,她只需让姬洛查出那个“死而复生”的人,旁的捏个理由便搪塞过去。
“自然,”姬洛颔首应下,又道,“不过各种细节,还请家主一一道来。”
公输沁沉吟片刻,提上灯笼,对姬洛招手:“你跟我来。”于是,二人趁夜,离开了紧邻后山的花园,摸索到了前院中那片焚毁的废墟。
“事情还得从十三年前说起……”
公输沁左右检查无人,这才立于中宵,兀自开口,“那一年我及笄,母亲于我说亲,订的是台州贺家。贺家虽不比中原望族,但南渡之后,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望。公输府承袭祖制,不论男女,历来立长,爹娘苦心孤诣有此联姻,便是希望能将家业顺势南迁,有所依傍,不至于到我这一代式微,愧对祖宗。”
姬洛接口道:“但你不愿远嫁。”
“是,你也看出,我对阿远并非有情,”公输沁苦笑,续道,“所以,我极力反对,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为此,在母亲跟前大闹,惹她不快,被她一气之下锁在宗祠之中,叫我反思,待三书六礼成,才可解禁。”
“家主该不是个坐以待毙之人。”
公输沁笑了起来:“兹事体大,寻常人就算助我
公输沁再次醒来,已是春回大地,可是对她来说,却没有半点暖意。当日,她便收拾行囊,决意上路。
贺管事见劝慰不通,掐指算来,山中几月,外头风波也该稍稍平息,便也打包细软,计划出山。卫洗夫妇二人暂无打算离开,便亲自送他们过了山中木矩盘,最后留下一句话,若他们有幸往冀北幽州,逢上他师父宁永思,便道一声“弟子不孝,望其宽恕”。
回广固公输旧宅的路上,贺管事还在苦口婆心劝慰,既已得《天枢谱》,便该早日南下建康,去谢府一叙。公输沁丝毫不理会,那公输致偶尔也是个搅混水的,非但不劝,反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任她去。
说到底,贺管事始终是家仆,做不得主人的主,只能憋屈应声。
迟二牛插不上话,又被这沉闷的气氛左右,浑身不自在,只能缓步在后,冲姬洛感叹:“这贺娘子真可怜,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贺少爷也是,她既对贺娘子真心,又为何处处与她吵骂!”
“足见贺少爷是个口是心非的,你说是吵骂,只是谁又知,这不是成全的一种?”联想到茶花地中公输沁的种种反应,还有她时时失望落寞的神情,姬洛跳出局外,不迭冷眼旁观,轻声道,“都说‘海旁蜃气象楼台(注2)’,可我却觉得,海市蜃楼,从来生于人心。”
————
公输家的旧宅封锁落败,或有兵祸坍塌,或有焚烧残迹,幸而依傍一片后山,所以占地幅广,很剩下一些旧屋。几人没打从正门进,而是先与年师傅等人接头,然后走后山羊肠道从隐蔽偏门入。
熄灯熄火,一切从简,不叫外人看出有人暂居流连。
十几年大树参天,当夜,他们在旧宅中最隐蔽的小楼落脚,姬洛独居一屋,夜半有人敲门,披衣一看,竟是神色肃穆的公输沁。
“我来,是有一事相求。”公输沁将灯笼放在脚边,福身行礼,言语恳切。打姬洛使了一出揽月手,她便不再将其视为匠人学徒。
姬洛忙援手:“家主这是何意?”
“时局紧急,思前想后,许只有你能帮上忙,”公输沁进屋落坐,先叹三声,再度开口,“当日在‘悲客来’,也是你先破解杀人案,我来此,便是想托请你,帮我查一查公输府一桩陈年旧事。”
见姬洛蹙眉不语,公输沁又道:“早间你也听贺管事说了,我身负重任,不敢久待,此行本为取《天枢谱》,得手后按约便该下江南与谢玄将军汇合,可是阿远的死……我心中实难释怀,所以……”
“家主想让我查什么,但说无妨。”姬洛微微一笑 ,化去她的局促不安。
公输沁深吸一口气,道:“我想让你帮我查家父家母的死因!”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么一看,贺远还是挺可怜的……
注1:引用自扁鹊·《难经》
注2:引用自《史记·天官书》
第237章
“我听年师傅说,令尊令堂当年死于刺杀, 你可是怀疑这与贺远之死, 有所关联?”姬洛出声询问。
公输沁紧咬下唇, 直至发白,她的双眸之中,除了疑虑与困惑,还有一丝古怪的恐惧,似乎惧怕姬洛所言一语成谶。隔了好一会, 她才慢吞吞吐露:“也许是同一个人。”
姬洛抱臂,稍稍前倾身子,饶有兴味盯着她。
大片阴影笼罩在公输沁身上,她往后缩了一缩, 手上带风, 摇曳烛台灯火, 待真喘息不匀时,她才从团垫上跳开, 抚胸别过脸去:“但是这个人, 已经死了,所以我才想请你……此事你知我知,切勿告知旁人, 尤其是……贺管事。”
公输沁说出这话,姬洛丝毫不意外,毕竟贺管事已冠贺家姓,那便是贺家的人, 纵使他少年行走时曾与公输家有故,但难保不会因为贺远的死,闹出大乱子,尤其是在知晓蛛丝马迹的情况下。
但是,姬洛也有未猜到的地方,那便是这事涉及隐秘,越熟识的人越不好瞒,所以若是启用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对公输沁百利而无一害,她只需让姬洛查出那个“死而复生”的人,旁的捏个理由便搪塞过去。
“自然,”姬洛颔首应下,又道,“不过各种细节,还请家主一一道来。”
公输沁沉吟片刻,提上灯笼,对姬洛招手:“你跟我来。”于是,二人趁夜,离开了紧邻后山的花园,摸索到了前院中那片焚毁的废墟。
“事情还得从十三年前说起……”
公输沁左右检查无人,这才立于中宵,兀自开口,“那一年我及笄,母亲于我说亲,订的是台州贺家。贺家虽不比中原望族,但南渡之后,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望。公输府承袭祖制,不论男女,历来立长,爹娘苦心孤诣有此联姻,便是希望能将家业顺势南迁,有所依傍,不至于到我这一代式微,愧对祖宗。”
姬洛接口道:“但你不愿远嫁。”
“是,你也看出,我对阿远并非有情,”公输沁苦笑,续道,“所以,我极力反对,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为此,在母亲跟前大闹,惹她不快,被她一气之下锁在宗祠之中,叫我反思,待三书六礼成,才可解禁。”
“家主该不是个坐以待毙之人。”
公输沁笑了起来:“兹事体大,寻常人就算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