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啊”。
他很想知道。
换句话说,他很想知道程烺的故事。
这已经不仅仅是好奇那么简单了,作为一个活在颓败的冬天的人,蒋鸫想知道光芒是否一直刺眼。
他曾经怀疑过的——一直如此,便是正常的么?
好在程烺看起来真的很随意,收回目光就娓娓道来:“你现在翻翻百度就能找出来,山体滑坡,两辆车遭难,一辆被压在山道上,一辆顺着山坡滚到了山下。一共六个人,除了当时最小那个孩子还完好无损地躺在两排座位间的脚垫上,四个大人全死了,其中一个女人肚子里居然还有个三个月大的孩子。”
蒋鸫听着程烺将一把把刀子戳下来,眼睛逐渐瞪大,微微张着嘴,难以置信地看过来。
程烺没看他,目光轻飘飘地落在天边的余晖上,放在大腿上的手无意识地抓了抓,又松开放平。
“我父母把前排的椅子放下来遮住我,把一个铁桶扣在我脑袋上,他们自己...山壁上的护网用太久了,风吹雨打,暴晒严寒,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大块大块的落石砰砰砰砸下来。”程烺忽然抬手指了指远处连绵的群山,蒋鸫不知道为什么总觉他指向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可在他的位置看来其实各处都一样——又丑又秃,说不定夏天的时候有多么苍翠,“那里之前是进山的唯一一条路,如果要到村子里,那是必经之路,不过现在早就封了,原因是全球变暖升温、草木植被覆盖率降低,山体松散,容易出事儿...啧。我们开着车,特意从镶樟市开到桉市,顺着带你来时的路上高速、下高速、七拐八拐开进山——那个夏天很美,山树草木都很漂亮,适合写生。”
他们带我来写生。
蒋鸫不想再听了,他已经猜到后来发生了什么。
同时,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浓烈的焦灼感,这种诡异的焦灼感像是浓硫酸遇见水,还未曾融合就被泼在身上,滚烫热烈,把他的皮肤烫得裂开,翻卷着翘起来,露出底下通红的血肉,一股股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白烟阵阵升空,是腐烂的味道。
如果他预料的没错,程烺他们一家在那辆被埋在山道上的车里,而滚落山崖的那辆车...
“爷爷奶奶收养了你?”
程烺的神色早就恢复平静,俨然如他所说的是在讲故事,作为故事讲述者,他的语气平稳,表情淡漠,宛如一个旁观者、观影人。
他轻轻点点头,肯定了蒋鸫的结论。
“他们老俩是毛巾厂的退休工人,供出一个考上大学的儿子,儿子在市区工作,也在那边住,跟儿媳新婚不到半年,那天他们之所以出现在那条山道上,是因为儿媳怀孕了,他们很高兴,知道二老盼望孙辈已久,便挑着周末赶回来亲口告知他们。”
语调平平无奇,蒋鸫的心脏却狠狠抽了一下。
他回想着程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痛不痒,可它们汇成一段话从程烺的口中吐出时却变得挠心挠肺。光是一想那个惨烈的场景——两个从未出过农村步履蹒跚的老人相携来到大城市,他们顶着苍苍白发,无措地向陌生人打听医院的地址,心急火燎地赶到那里,看到的是四个了无生气的成年人和一个还未来得及出世的孙儿。
如果最令蒋鸫痛苦的是自己不堪的家庭、丑恶的人心,那么有关程烺的故事已经超出他心中所想,成为最难释怀的遗憾。
他不知所措地侧过身,目光恍惚,落在神色平静的程烺身上。
这人明明那么完美。
——可谁能想到他其实最不完美。
鬼使神差地,蒋鸫张开双臂,慢慢凑了上去。
手指碰到程烺的肩膀,滑向后背蝴蝶骨两侧,就将这个与他横亘许多的“成年人”抱紧了。
他亲缘冷淡,实在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到他。
他不愿意被人碰,不愿意麻烦,讨厌感情——它太飘忽不定了,不可取。
但现在他抱着程烺,蓦然发觉他其实比自己想的要瘦很多,整个人都好像只靠着骨架撑着这具身体。骨架之下是难忘的回忆和难以消解的痛苦。
想到仅有的几次和程烺一同吃饭的经历,蒋鸫每次都会为他吃猫食似的食量而感到惋惜。
殊不知在没有压抑的前半段童年里,这个人也曾是个活泼的零食满怀的孩子。
他有幸福的家庭、数不清的玩具、完美的生活。
蒋鸫歪着头尽量远离程烺的侧脸,琢磨许久措辞,嘴唇开阖四五回,像在挣扎,最终十分颓丧地垂下了眼。
“你别...别难过,”啧,说了等于没说,“就、别再想这个事儿,有那时间,吃点东西看看书比什么不强...是吧?”
紧张。
蒋鸫搭在他背后的手攥了攥,耳边好像听见自己砰砰砰的心跳。
“要不我也告诉你我的事儿?我...家的,你想听听吗?我也讲故事。”
说出“家”这个字的时候蒋鸫的声音有点变调,像是在念一个生僻字。
时间像静止了,又好像没有,因为风依旧垂着衣裳,浅红的云依旧惬意地移动。
不知过了多久,蒋鸫听见一声难以言喻的“啧”声。
“你压着我头发了。”
“......”蒋鸫一愣。
不是,我真他妈尴尬啊。
程烺双手轻轻使力把他推开,在蒋鸫怔愣的目光中偏着头笑了,
他很想知道。
换句话说,他很想知道程烺的故事。
这已经不仅仅是好奇那么简单了,作为一个活在颓败的冬天的人,蒋鸫想知道光芒是否一直刺眼。
他曾经怀疑过的——一直如此,便是正常的么?
好在程烺看起来真的很随意,收回目光就娓娓道来:“你现在翻翻百度就能找出来,山体滑坡,两辆车遭难,一辆被压在山道上,一辆顺着山坡滚到了山下。一共六个人,除了当时最小那个孩子还完好无损地躺在两排座位间的脚垫上,四个大人全死了,其中一个女人肚子里居然还有个三个月大的孩子。”
蒋鸫听着程烺将一把把刀子戳下来,眼睛逐渐瞪大,微微张着嘴,难以置信地看过来。
程烺没看他,目光轻飘飘地落在天边的余晖上,放在大腿上的手无意识地抓了抓,又松开放平。
“我父母把前排的椅子放下来遮住我,把一个铁桶扣在我脑袋上,他们自己...山壁上的护网用太久了,风吹雨打,暴晒严寒,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大块大块的落石砰砰砰砸下来。”程烺忽然抬手指了指远处连绵的群山,蒋鸫不知道为什么总觉他指向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可在他的位置看来其实各处都一样——又丑又秃,说不定夏天的时候有多么苍翠,“那里之前是进山的唯一一条路,如果要到村子里,那是必经之路,不过现在早就封了,原因是全球变暖升温、草木植被覆盖率降低,山体松散,容易出事儿...啧。我们开着车,特意从镶樟市开到桉市,顺着带你来时的路上高速、下高速、七拐八拐开进山——那个夏天很美,山树草木都很漂亮,适合写生。”
他们带我来写生。
蒋鸫不想再听了,他已经猜到后来发生了什么。
同时,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浓烈的焦灼感,这种诡异的焦灼感像是浓硫酸遇见水,还未曾融合就被泼在身上,滚烫热烈,把他的皮肤烫得裂开,翻卷着翘起来,露出底下通红的血肉,一股股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白烟阵阵升空,是腐烂的味道。
如果他预料的没错,程烺他们一家在那辆被埋在山道上的车里,而滚落山崖的那辆车...
“爷爷奶奶收养了你?”
程烺的神色早就恢复平静,俨然如他所说的是在讲故事,作为故事讲述者,他的语气平稳,表情淡漠,宛如一个旁观者、观影人。
他轻轻点点头,肯定了蒋鸫的结论。
“他们老俩是毛巾厂的退休工人,供出一个考上大学的儿子,儿子在市区工作,也在那边住,跟儿媳新婚不到半年,那天他们之所以出现在那条山道上,是因为儿媳怀孕了,他们很高兴,知道二老盼望孙辈已久,便挑着周末赶回来亲口告知他们。”
语调平平无奇,蒋鸫的心脏却狠狠抽了一下。
他回想着程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痛不痒,可它们汇成一段话从程烺的口中吐出时却变得挠心挠肺。光是一想那个惨烈的场景——两个从未出过农村步履蹒跚的老人相携来到大城市,他们顶着苍苍白发,无措地向陌生人打听医院的地址,心急火燎地赶到那里,看到的是四个了无生气的成年人和一个还未来得及出世的孙儿。
如果最令蒋鸫痛苦的是自己不堪的家庭、丑恶的人心,那么有关程烺的故事已经超出他心中所想,成为最难释怀的遗憾。
他不知所措地侧过身,目光恍惚,落在神色平静的程烺身上。
这人明明那么完美。
——可谁能想到他其实最不完美。
鬼使神差地,蒋鸫张开双臂,慢慢凑了上去。
手指碰到程烺的肩膀,滑向后背蝴蝶骨两侧,就将这个与他横亘许多的“成年人”抱紧了。
他亲缘冷淡,实在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到他。
他不愿意被人碰,不愿意麻烦,讨厌感情——它太飘忽不定了,不可取。
但现在他抱着程烺,蓦然发觉他其实比自己想的要瘦很多,整个人都好像只靠着骨架撑着这具身体。骨架之下是难忘的回忆和难以消解的痛苦。
想到仅有的几次和程烺一同吃饭的经历,蒋鸫每次都会为他吃猫食似的食量而感到惋惜。
殊不知在没有压抑的前半段童年里,这个人也曾是个活泼的零食满怀的孩子。
他有幸福的家庭、数不清的玩具、完美的生活。
蒋鸫歪着头尽量远离程烺的侧脸,琢磨许久措辞,嘴唇开阖四五回,像在挣扎,最终十分颓丧地垂下了眼。
“你别...别难过,”啧,说了等于没说,“就、别再想这个事儿,有那时间,吃点东西看看书比什么不强...是吧?”
紧张。
蒋鸫搭在他背后的手攥了攥,耳边好像听见自己砰砰砰的心跳。
“要不我也告诉你我的事儿?我...家的,你想听听吗?我也讲故事。”
说出“家”这个字的时候蒋鸫的声音有点变调,像是在念一个生僻字。
时间像静止了,又好像没有,因为风依旧垂着衣裳,浅红的云依旧惬意地移动。
不知过了多久,蒋鸫听见一声难以言喻的“啧”声。
“你压着我头发了。”
“......”蒋鸫一愣。
不是,我真他妈尴尬啊。
程烺双手轻轻使力把他推开,在蒋鸫怔愣的目光中偏着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