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旋转的履带像轮子一样托着“铁屋”前行。
它们看上去硕大、笨重、迟缓,却又冰冷、强悍、无坚不摧。
这些被沈轻泽亲自命名为“坦克”的庞然大物,像真正的死神一样出现在战场上,蛮横地杀入敌人的阵地。
不惧弓箭、不惧刀枪,甚至不畏火,不怕水,它们仿佛一台台移动的钢铁堡垒,在成千上万敌军的包围下,几乎肆无忌惮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这样冷酷无情的战争收割机,完全超乎所有人的认知上限,人海战术在它们面前,瞬间失去了一切优势和作用,东西帝国军团一下子被打懵了!
面对仿佛没有缺陷的钢铁装甲,帝国军团唯一庆幸的是数量并不算太多,他们能做的仅仅是拿士兵们的性命去填,在牺牲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后,勉强可以砸废一辆北渊坦克。
新的前线战报接连不断往皇宫呈送,北渊在数十万大军的包围下,竟然始终屹立不倒,一点败相都不曾显露!
很快,帝国上层不可思议地察觉,像这样继续拼消耗,竟然最先扛不住的会是自己!
东西两道战线,就需双倍的粮草补给,北地地广人稀,诸城联盟早已无法负担几十万大军吃喝,只能依靠帝国国内运送粮草。
水路是走不通的,有北渊的钢铁舰队在河道上称雄称霸,陆路也总能遇到游击□□兵的偷袭。
在维持战争的同时,北渊还能凭借强大的钢铁舰队,在北渊运河来去自如,始终保持与碧空商盟的商业往来。
更恐怖的是北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东西帝国所装备的火炮、火器,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日以继夜手工打造,即便强行召集全国工匠,每个月出产的火器也少得可怜,补给压根抵不过消耗。
而北渊的军备厂早已是蒸汽动力的流水线工艺,在马力全开之下,每月的极限产能是东西帝国加起来总和的几倍!
砸坏一辆坦克,北渊很快能生产两辆,报废一架野战炮,半个月能造十架,损失十杆枪械,当天就能运送一车抵达前线,子弹、炮弹等消耗品,更是天文数字。
在这样的战争中,人数已经渐渐失去了意义。
随着战线拉长,时间一点点推移,两大帝国的火器、兵刃、士兵越打越少,却绝望的发现,北渊的坦克和枪炮,竟然越打越多!
如此顽强而强悍的北渊王国,头一次用战争在世人面前展露了工业大生产的恐怖!
当初气势汹汹远征北地的帝国皇室上层,这下真正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如果继续投入战争,很可能统统葬送在北渊绞肉场里,最后元气大伤;但若此时收手,虽能止损,前期沉没的成本将毫无回报,依然逃不开惨败的命运。
在胜利的希望日益渺茫的阴影中,两大帝国最终仅剩的三十万兵力,终于一口气全数推至前线,抵达了北渊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成功撕破防线,帝国军团将长驱直入兵临渊流城,反之,北渊王国则将借此一战完成崛起,踩在老牌帝国的头顶上,真正屹立于曙光大陆,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
寒冷的北方,初冬的第一场雨悄然降临。
在受不了严寒的士兵们冻得瑟瑟发抖时,遥远的大峡谷中,更多的风雪掩盖了荒原和森林,连湖面都结了厚厚的冰。
食物一日少过一日,各大兽人部落从混战和饥饿中回过神,再次开始把注意力投向温暖的南方,蠢蠢欲动。
第136章 底牌尽出
一场冬雨过后,晨露在黄绿丛生的野草间凝结成霜, 整个北地都在呼啸的寒风中飘摇。
气温在一点点下降, 再过一个月,即将步入风雪交加的严冬。
到那时, 不适应北地严寒气候的帝国军团将不得不撤兵, 这场声势浩大又虎头蛇尾的远征之战, 将彻底宣告失败,改变整个曙光大陆的势力格局。
在东西战场双双失利后, 两大帝国不得不暂且放下成见, 将三十万大军全数集中推进。
敌军合二为一, 兵力大增的同时, 也意味着防御战线的缩短。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 北渊军的统帅颜醉做出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
他放弃了在国境线布置绵长的防御工事,直接将敌人放进北渊腹地,在国都渊流城郊外五公里的卫星城布下天罗地网, 集中三万兵力, 与对面的三十万大军,做最后的总决战!
攻陷敌国国都的吸引力太过巨大, 北渊国君就在五公里外的王宫之中, 哪怕明知道这里是敌人早早准备好的陷阱,帝国军团也毫不犹豫地一脚踩了进来。
就算对方再多运送几辆“铁屋”也罢,这样悬殊的军力差距, 这样近的距离, 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 只要能攻入渊流城,一切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作为曙光大陆最强大悠久的势力,两大帝国还掌握着真正的“王牌”!
这是一场豪赌,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言。
这次,帝国军团的两位将军,本以为北渊会像临风城那样,再次故技重施。
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纵深交错的战地壕沟,是错落繁复的尖锐铁丝网,是一个个冷漠安静的碉堡,以及遍地陷阱无从下脚的地雷阵。
那是帝国军团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地雷阵的威力,上一次品尝它滋味的人,早已葬身在渊流城
它们看上去硕大、笨重、迟缓,却又冰冷、强悍、无坚不摧。
这些被沈轻泽亲自命名为“坦克”的庞然大物,像真正的死神一样出现在战场上,蛮横地杀入敌人的阵地。
不惧弓箭、不惧刀枪,甚至不畏火,不怕水,它们仿佛一台台移动的钢铁堡垒,在成千上万敌军的包围下,几乎肆无忌惮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这样冷酷无情的战争收割机,完全超乎所有人的认知上限,人海战术在它们面前,瞬间失去了一切优势和作用,东西帝国军团一下子被打懵了!
面对仿佛没有缺陷的钢铁装甲,帝国军团唯一庆幸的是数量并不算太多,他们能做的仅仅是拿士兵们的性命去填,在牺牲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后,勉强可以砸废一辆北渊坦克。
新的前线战报接连不断往皇宫呈送,北渊在数十万大军的包围下,竟然始终屹立不倒,一点败相都不曾显露!
很快,帝国上层不可思议地察觉,像这样继续拼消耗,竟然最先扛不住的会是自己!
东西两道战线,就需双倍的粮草补给,北地地广人稀,诸城联盟早已无法负担几十万大军吃喝,只能依靠帝国国内运送粮草。
水路是走不通的,有北渊的钢铁舰队在河道上称雄称霸,陆路也总能遇到游击□□兵的偷袭。
在维持战争的同时,北渊还能凭借强大的钢铁舰队,在北渊运河来去自如,始终保持与碧空商盟的商业往来。
更恐怖的是北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东西帝国所装备的火炮、火器,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日以继夜手工打造,即便强行召集全国工匠,每个月出产的火器也少得可怜,补给压根抵不过消耗。
而北渊的军备厂早已是蒸汽动力的流水线工艺,在马力全开之下,每月的极限产能是东西帝国加起来总和的几倍!
砸坏一辆坦克,北渊很快能生产两辆,报废一架野战炮,半个月能造十架,损失十杆枪械,当天就能运送一车抵达前线,子弹、炮弹等消耗品,更是天文数字。
在这样的战争中,人数已经渐渐失去了意义。
随着战线拉长,时间一点点推移,两大帝国的火器、兵刃、士兵越打越少,却绝望的发现,北渊的坦克和枪炮,竟然越打越多!
如此顽强而强悍的北渊王国,头一次用战争在世人面前展露了工业大生产的恐怖!
当初气势汹汹远征北地的帝国皇室上层,这下真正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如果继续投入战争,很可能统统葬送在北渊绞肉场里,最后元气大伤;但若此时收手,虽能止损,前期沉没的成本将毫无回报,依然逃不开惨败的命运。
在胜利的希望日益渺茫的阴影中,两大帝国最终仅剩的三十万兵力,终于一口气全数推至前线,抵达了北渊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成功撕破防线,帝国军团将长驱直入兵临渊流城,反之,北渊王国则将借此一战完成崛起,踩在老牌帝国的头顶上,真正屹立于曙光大陆,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
寒冷的北方,初冬的第一场雨悄然降临。
在受不了严寒的士兵们冻得瑟瑟发抖时,遥远的大峡谷中,更多的风雪掩盖了荒原和森林,连湖面都结了厚厚的冰。
食物一日少过一日,各大兽人部落从混战和饥饿中回过神,再次开始把注意力投向温暖的南方,蠢蠢欲动。
第136章 底牌尽出
一场冬雨过后,晨露在黄绿丛生的野草间凝结成霜, 整个北地都在呼啸的寒风中飘摇。
气温在一点点下降, 再过一个月,即将步入风雪交加的严冬。
到那时, 不适应北地严寒气候的帝国军团将不得不撤兵, 这场声势浩大又虎头蛇尾的远征之战, 将彻底宣告失败,改变整个曙光大陆的势力格局。
在东西战场双双失利后, 两大帝国不得不暂且放下成见, 将三十万大军全数集中推进。
敌军合二为一, 兵力大增的同时, 也意味着防御战线的缩短。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 北渊军的统帅颜醉做出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
他放弃了在国境线布置绵长的防御工事,直接将敌人放进北渊腹地,在国都渊流城郊外五公里的卫星城布下天罗地网, 集中三万兵力, 与对面的三十万大军,做最后的总决战!
攻陷敌国国都的吸引力太过巨大, 北渊国君就在五公里外的王宫之中, 哪怕明知道这里是敌人早早准备好的陷阱,帝国军团也毫不犹豫地一脚踩了进来。
就算对方再多运送几辆“铁屋”也罢,这样悬殊的军力差距, 这样近的距离, 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 只要能攻入渊流城,一切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作为曙光大陆最强大悠久的势力,两大帝国还掌握着真正的“王牌”!
这是一场豪赌,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言。
这次,帝国军团的两位将军,本以为北渊会像临风城那样,再次故技重施。
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纵深交错的战地壕沟,是错落繁复的尖锐铁丝网,是一个个冷漠安静的碉堡,以及遍地陷阱无从下脚的地雷阵。
那是帝国军团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地雷阵的威力,上一次品尝它滋味的人,早已葬身在渊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