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

一些突厥百姓却惧怕京渊,熬不住景朝百万铁骑兵临城下的压迫,纷纷走上城墙跃下自尽。突厥首都外尸骨成山,突厥王不忍百姓如此自残,便自出城门,当着京渊的面自尽身亡,只求京渊放过他的子民。
  京渊眼睁睁地看着他流血而亡,才面无表情缓缓道:“朕本就没打算杀你们,早日投降不好吗?”
  话尽,便率军回朝。
  原先京渊杀尽十万辽军时,景朝还有言官敢死谏京渊,说他冷心无情,而且京渊登基之后,摇光长公主和萧霁风留下的两位公主也不明惨死,一些曾是大萧臣子的景朝官员,便心有不满,觉得那是京渊所为。
  除此之外,大萧民间也渐渐有些声音,说永珏帝残暴酷戾,凶虐滥杀,他连斩前朝三位皇帝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突厥首都此事过后,景朝百官无人不畏惧京渊,再无人敢进言,民间也无人敢议论皇帝。
  皇宫中但凡是京渊路过的地方,宫人们皆是跪伏于地,无人仰头看一眼皇帝的模样,更别说是与京渊说话,而大臣们除了上朝请奏时颤声讲两句以外,也无胆与京渊多言。
  举国上下,就只剩江云哲一人还能正常地与京渊交流说话。
  他如当年在少将军府潜入房间一般,蹬窗进了京渊的寝殿:“我在京城中扒了二十八户人家的瓦片,才听到一户人家在偷偷说你是地狱恶鬼转世,喜欢剥人皮活饮人血。”
  “好剥人皮?也不算全错吧。”彼时京渊正半倚着明窗,看着一本祭文集,听到江云哲这么说便从鼻间发出嗤音,开口道,“不过正是因为有你常常揭瓦,民间才会有永珏帝会常派暗卫偷听民间话语,一听到有人说他坏话,便会割了那人舌头的流言。”
  他的声音有些低哑,那是长久不说话导致的。
  江云哲无奈,问他道:“你又何必呢?”
  京渊的确剥了一人的皮,那人是个贪官,他私订重税压迫当地百姓,竟致使当地百姓冬日也无衣物可以御寒,生生冻死了数十户人家,这事才闹大报到京城。
  京渊亲自处理的那位贪官——他叫人剥了他的皮,而后扔至雪地里,也叫他尝尝这活活冻死的滋味。
  “国有国法,你按法律惩治不就可以了。你这样做,只会叫自己名声越来越差,就像辽军,你明明——”江云哲话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因为他想起自己过往数年里和京渊说过无数次,可京渊从来不听。
  京渊的确杀了十万辽军,可那是因为十万辽军和突厥联军入侵大萧后奸淫掳掠,残害近三十万大萧子民。之所以伤亡如此惨重,是因为大辽撕毁盟书太过突兀,百姓们见到辽军在突厥军后出现,还以为是邻国的盟军来救他们了,便开了城门迎接。
  辽军以他们这不是投降为借口,将数城的百姓糟蹋致死,连突厥军都没有这般残忍,所以他才怒极,杀了十万辽军为那些百姓报仇,却也没杀一个普通的大辽百姓。
  而突厥军打就打了,没有背信弃义,也没杀太多降军俘虏,所以京渊率军到突厥首都时,是真没打算进攻,就等着突厥王自己投降,他也让士兵喊了“投降不杀”。
  结果突厥王自己怕没了脸面不肯投降,不许将士开门,自己还杀了不少想投降百姓,将他们扔下城墙,还四处散播说就算投降也会京渊杀了的话,才逼得城中突厥百姓绝望,纷纷跳城自尽。
  况且突厥王是被他们皇室自己的人看不下去了杀的,和京渊半点关系也没有,他看着突厥王死后嘲讽的那些话更是无稽之谈,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传到京城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想到这里,江云哲忍不住问京渊:“京渊……你这样做,就没想过你死后的名声会如何吗?你有想过以后的史书会如何记载你吗?”
  “没想过。”京渊老实道,“我也不在乎。”
  江云哲听他所言,也无话可说。
  沉默半晌后和京渊道:“京钺病了,情形不太好。”
  “吊住他的命。”京渊翻了一页手中的祭文集,“别让他死在我前头了。”
  不过随后京渊想了想,还是决心去地牢看一眼京钺——毕竟他也有很久没见过他了。
  而去见京钺那会,京渊还特地穿了龙袍,踏入并不阴暗的地牢。
  京钺被关押的地方环境很好,他也被好吃好喝的养着,只是数十年来,他吃的都是同一桌菜式——他杀了京渊母亲那晚,京渊生辰宴上的菜式。
  京钺一见京渊,就开口问他:“京渊,你后悔吗?”
  京钺问的是京渊后不后悔杀了景祯。
  说是京渊杀的也不尽然,京渊只是安排了几个患有花柳病的女子去景祯常去的青楼,景祯如果能管得住自己,他就不会得病而死。
  可景祯管不住自己。
  景祯死了的消息被京钺知道后,他是恼怒过的,但后来他被京渊关在牢中久了,在某次京渊来看他时,他就问京渊他后不后悔杀了景祯。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你杀错了呢?”
  “你弟弟他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杀了他。”
  “哈哈哈,你和我一样,不愧是我的儿子。”
  正如京渊知道如何真正伤害京钺一般,京钺也知道如何激起京渊的怒意。
  就算京渊嘴上什么都不说,脸上也神色不变,他也知道京渊在生气,怒了,烦了。
  每次京渊来看他,京钺都要问上这么一句话。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