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但不管信与不信,现在坐镇京城执掌大权的乃是陈太后。不是所有人都在意真相,在权力的斗争中,比起追求那飘忽不定的正义,如何明哲保身甚至还能从中捞上一点好处才是大多数人在意的事。
字迹同往常刺史府发出来的请帖字迹相同,送请帖的人也都是熟面孔,众人的关注点都放在这次宴会要讨论的内容上,哪里想得到这次宴会本身竟然是一个陷阱。
日头逐渐西斜,城中不知何时停了风,热浪从被晒得滚烫的大地蒸腾向上,周遭的空气好似被煮成了一锅粘稠到化不开的浓浆,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一名穿着官袍的中年人伸手遮在眉前抬眼望向天空,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只依稀能见到些薄光。
“这天儿怕是要下暴雨啊……”他放下手扯着自己的前襟抖了抖,勉强让自己凉快一点。
“就这不上不下的才最难受,真要下下来倒也还叫人轻快些。”另一人拍了拍他的肩,“时辰差不多了,走吧,去听听咱们许大老爷有什么想法儿。”
申时四刻,受邀参与宴会的人陆陆续续聚到刺史府,管家周富满脸堆笑将众人引致堂上安坐。
若是有人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府中的奴仆比平时少了许多。然而众人的注意力都还放在讨论朝廷局势上,即便有一两个有所察觉,也只以为是今日府上大宴,后厨需要的人手多,所以从前头调了些人帮忙去了,并未往心里去。
酉时,宾客到齐,坐在左上席的华英忽然击掌三声,堂外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堂上众官员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门窗均已被人从外面关上了。
“华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怎么回事?许刺史在哪儿?你把许刺史怎么了?”
众人变了脸色,再仔细回想近日种种,终于有人从中察出了阴谋的味道,七嘴八舌地质问华英。
“诸位稍安勿躁。”华英习武多年,虽然年纪大了,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声音轻而易举地盖过了堂上其余诸人,“老夫不过是想给诸位同僚介绍个朋友。”
众人经过最初的惊诧之后渐渐安静下来。堂外消失了半日的风忽又重新刮起,仿佛要将这半日缺席的份儿在这一刻全部补上,直吹得树叶沙沙沙响个不停。少倾,轰隆隆的雷鸣由远至近,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作响。
此刻时辰尚早,但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还未入夜天便已经黑了。昏黄的烛火灯光毕竟比不上亮堂的日光,屋内昏暗不明,众人的心情亦随之阴沉下来,紧张与不安爬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一名盛装女子从主位屏风后走出,她柳眉细长,眼如月弯,明明是一张清丽温和人畜无害的脸,却在场众人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见过乐平公主和南康郡主,但对这二人的相貌也略有耳闻,此时此刻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除了南康郡主还能有谁?!
“末将参见郡主。”华英率先一拜,立场再鲜明不过,众人被这场变故惊得瞠目结舌,竟一时连议论都忘了。
“华将军免礼。”乔琬右手虚抬,视线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朗声道:“诸位今日想必都已知晓,京中局势大变,陈太后意图逼宫,皇后娘娘与瞿皓将军拼死保得陛下出城,现如今已在来寅州的路上。我知在场诸位里有不少人往日与陈家私交甚密,为避免被歹人迷惑犯下大错,委屈大家在此屈就几日,待局势明朗后自会送诸位回府。”
一番话说完,她没有丝毫停顿,转向周富问道:“周富,府上的房间都收拾好了没有?”
周富这才知道眼前这姑娘竟是位郡主,不过郡主不郡主的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只要按这姑娘说的话办,保住自己的命就行。
“都收拾好了。”周富恭顺地回答。
乔琬点点头:“送各位客人去休息,今夜天凉,记得给客人们多准备床被子,可别让客人们觉得咱们怠慢人家。”
“哎!”周富满口应道。
乔琬吩咐完,看也不看其他人一眼,径自转身从屏风侧面的通道离开。华英一声令下,数百名身着甲衣的士兵从堂外涌入,将堂上诸官押送至各房间看守。
这些人来时设想了种种议事说辞,不想事情居然是这么个展开,满腹准备都没用上。他们见到乔琬出现在此,原以为今夜必是一场腥风血雨,结果人家话一说完就走了,完全没给他们表明态度的时间。
众人稀里糊涂地被人从堂上请出去,又稀里糊涂地被软禁起来,再想要有什么动作都为时已晚。
表忠心也好,表烈性也罢,总得是表现给人看不是?乔琬把他们这一分开,让他们仿佛装进了一团棉花里,有劲儿使不出。
再说这闹事也讲究个气氛正当头,乔琬在众人情绪最为激动之时强行将这股火苗掐断,想要闹事的人在最佳表演时机没表演出个威武不能屈,等被单独关押后再想要搞什么上吊撞墙的戏码怎么都好像少了点那味儿,隔着门骂上一阵也就消停了。
与许孝文被刺那晚一样,乔琬与华英的行动相当果决,他们软禁了松仁城中的大小官员,将随各自主人一道来刺史府的家仆们打发回去,说是雨急路滑,刺史体恤下属,留大家在府上过夜,顺便继续商讨公务。
家仆们不疑有他,各自回家复命。
字迹同往常刺史府发出来的请帖字迹相同,送请帖的人也都是熟面孔,众人的关注点都放在这次宴会要讨论的内容上,哪里想得到这次宴会本身竟然是一个陷阱。
日头逐渐西斜,城中不知何时停了风,热浪从被晒得滚烫的大地蒸腾向上,周遭的空气好似被煮成了一锅粘稠到化不开的浓浆,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一名穿着官袍的中年人伸手遮在眉前抬眼望向天空,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只依稀能见到些薄光。
“这天儿怕是要下暴雨啊……”他放下手扯着自己的前襟抖了抖,勉强让自己凉快一点。
“就这不上不下的才最难受,真要下下来倒也还叫人轻快些。”另一人拍了拍他的肩,“时辰差不多了,走吧,去听听咱们许大老爷有什么想法儿。”
申时四刻,受邀参与宴会的人陆陆续续聚到刺史府,管家周富满脸堆笑将众人引致堂上安坐。
若是有人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府中的奴仆比平时少了许多。然而众人的注意力都还放在讨论朝廷局势上,即便有一两个有所察觉,也只以为是今日府上大宴,后厨需要的人手多,所以从前头调了些人帮忙去了,并未往心里去。
酉时,宾客到齐,坐在左上席的华英忽然击掌三声,堂外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堂上众官员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门窗均已被人从外面关上了。
“华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怎么回事?许刺史在哪儿?你把许刺史怎么了?”
众人变了脸色,再仔细回想近日种种,终于有人从中察出了阴谋的味道,七嘴八舌地质问华英。
“诸位稍安勿躁。”华英习武多年,虽然年纪大了,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声音轻而易举地盖过了堂上其余诸人,“老夫不过是想给诸位同僚介绍个朋友。”
众人经过最初的惊诧之后渐渐安静下来。堂外消失了半日的风忽又重新刮起,仿佛要将这半日缺席的份儿在这一刻全部补上,直吹得树叶沙沙沙响个不停。少倾,轰隆隆的雷鸣由远至近,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作响。
此刻时辰尚早,但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还未入夜天便已经黑了。昏黄的烛火灯光毕竟比不上亮堂的日光,屋内昏暗不明,众人的心情亦随之阴沉下来,紧张与不安爬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一名盛装女子从主位屏风后走出,她柳眉细长,眼如月弯,明明是一张清丽温和人畜无害的脸,却在场众人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见过乐平公主和南康郡主,但对这二人的相貌也略有耳闻,此时此刻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除了南康郡主还能有谁?!
“末将参见郡主。”华英率先一拜,立场再鲜明不过,众人被这场变故惊得瞠目结舌,竟一时连议论都忘了。
“华将军免礼。”乔琬右手虚抬,视线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朗声道:“诸位今日想必都已知晓,京中局势大变,陈太后意图逼宫,皇后娘娘与瞿皓将军拼死保得陛下出城,现如今已在来寅州的路上。我知在场诸位里有不少人往日与陈家私交甚密,为避免被歹人迷惑犯下大错,委屈大家在此屈就几日,待局势明朗后自会送诸位回府。”
一番话说完,她没有丝毫停顿,转向周富问道:“周富,府上的房间都收拾好了没有?”
周富这才知道眼前这姑娘竟是位郡主,不过郡主不郡主的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只要按这姑娘说的话办,保住自己的命就行。
“都收拾好了。”周富恭顺地回答。
乔琬点点头:“送各位客人去休息,今夜天凉,记得给客人们多准备床被子,可别让客人们觉得咱们怠慢人家。”
“哎!”周富满口应道。
乔琬吩咐完,看也不看其他人一眼,径自转身从屏风侧面的通道离开。华英一声令下,数百名身着甲衣的士兵从堂外涌入,将堂上诸官押送至各房间看守。
这些人来时设想了种种议事说辞,不想事情居然是这么个展开,满腹准备都没用上。他们见到乔琬出现在此,原以为今夜必是一场腥风血雨,结果人家话一说完就走了,完全没给他们表明态度的时间。
众人稀里糊涂地被人从堂上请出去,又稀里糊涂地被软禁起来,再想要有什么动作都为时已晚。
表忠心也好,表烈性也罢,总得是表现给人看不是?乔琬把他们这一分开,让他们仿佛装进了一团棉花里,有劲儿使不出。
再说这闹事也讲究个气氛正当头,乔琬在众人情绪最为激动之时强行将这股火苗掐断,想要闹事的人在最佳表演时机没表演出个威武不能屈,等被单独关押后再想要搞什么上吊撞墙的戏码怎么都好像少了点那味儿,隔着门骂上一阵也就消停了。
与许孝文被刺那晚一样,乔琬与华英的行动相当果决,他们软禁了松仁城中的大小官员,将随各自主人一道来刺史府的家仆们打发回去,说是雨急路滑,刺史体恤下属,留大家在府上过夜,顺便继续商讨公务。
家仆们不疑有他,各自回家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