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望向打闹成一团的警员们,嚷嚷着“我老婆容易么,都不敢杀鸡的只能让市场的人帮忙,就为了给我煲汤喝,你们还抢”,忽然陷入思索。
  应深看他这样,敏锐觉得不寻常,问:“怎么了?”
  沈文钦挑唇,“没什么,只是你刚才去装水,我思维发散,突然有点奇怪的联想……割喉开水烫拔毛,你想到什么?”
  应深眼睛微微睁大,一下想到了什么的样子。
  “对,杀鸡鸭鹅。和我们现在侦查的凶手犯案手法像不像?割喉,去掉毛发,用水清理,尸检报告上也有说,尸体腐烂速度过快,皮肤有被热水烫过的痕迹。”沈文钦喝着水,这样说道。
  “你觉得凶手是这方面的工作者?”应深皱眉沉思,迅速梳理了案件细节,分析已知的犯罪行为,发现并不与这个猜想相悖。
  他不禁眯了眯眼,眼神闪过厉光,看向专案组的警员,“镇内从事家禽业的女性有多少?”
  警员愣了一下,“这个,应该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不过大家去的市场就那几个,差不多也知道,你问这个干嘛?”
  简单解释之后,警员顿时表情复杂,尤其是喝着爱心鸡汤的警员,都不知该怎么下嘴。像杀鸡鸭一样对待人,也太没人性了吧?想想就头皮发麻。
  沈文钦微微点头。凶手若真是根据平时杀鸡的手法,用到平日相处的人身上,毫无犹豫不忍,那她不是暴虐就是有精神障碍。
  根据对七年前割喉凶杀案的犯罪行为侧写,警方锁定犯罪人是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女性,犯罪当时30-40岁,且从事家禽业,平时表现正常,但有时候自言自语,做事没有逻辑性,举止怪异。
  几个当地的警察大概想起了几个人,略有耳闻。但具体消息还是要再去打听,向医院调资料。本市并不是没有精神病院,只是这种医院,病人家属通常去一两次就会选择放弃,看着各种奇怪的患者,会不由觉得让血亲住在这里更加不好。所以,即便医院内部做记录,资料大概也不会有多完善,需要有人去医院询问具体情况。
  午饭过后,沈文钦和专案组的一名警员去了医院,应深留在警局进行地理侧写,通过分析,进一步缩小凶手的作案舒适范围,并试着找出模仿者与原凶手到底有何联系。
  精神病院里,环境和普通的医院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先能看出来的,便是病人散步的院子。这里更注重放松的地方要宽阔,绿色植物多,且周围有好几个医护人员盯着,以防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院子里的病人神态举止各异,有些能简单辨认出精神状况不佳,有些则看起来颇为正常。
  沈文钦和警员走进副院长办公室,一番询问后,得到了三个符合条件的女性病人信息。
  一个在医院里呆了十年,今年45岁,期间回了家中九次,但病情反复,只能再次送回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照顾,当年凶杀案发生时,她正好在接受治疗,有不在场证明。第二个,有严重的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经常自残,两年前自杀死了。第三个,癔症患者,只来医院看过一次,经过诊断,病人有明显的行为紊乱,思维障碍和人格解体,建议住院接受治疗,但其家属不同意,最终便不了了之。
  沈文钦打电话,让技术员重点调查第三个患者,找出她的资料信息。反馈回来的结果也很快。
  “陈淑芬,出生于1973年,有入院记录,诊断疑似有被害妄想症。她因为听到附近邻居的炮竹声,直接从窗口跳了下来,三楼,摔断了腰椎下肢瘫痪。”
  “什么时候的事?”
  “2009年1月30号号入院。”
  王
  恰好,七年前割喉案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前停止的。
  沈文钦脸一肃,迅速道:“地址。”
  技术员却说:“有是有,不过她已经死了,就在半个月前。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可能挺重要的。陈淑芬在瘫痪前,有频繁的入院记录,理由都是意外,不过想想都知道,哪来那么多意外,很可能是遭到了家暴,说不定还是她得癔症的病因。对了,她还有一个儿子,瘫痪之后好像一直都是她儿子在照顾她。我把她和她家属的资料都发给你们。”
  沈文钦接收了文件,往下划着快速看,看到一半时,他的手指突然僵住,双瞳骤缩,也顾不上看剩下的资料,立刻按快捷键,拨给应深。
  但是,响了很久,都没有人接听。
  终于接通时,却是警局同僚焦急的声音。
  “应博士失踪了!”


第41章 失踪
  应深睁眼醒过来时, 脑袋还有些晕晕沉沉,仿佛有水在不断摇晃,四肢感官也变得异常迟钝。
  第一反应, 他下意识想起身, 却发现手腕上传来一股阻力,是金属碰撞的声音。他循声望过去, 竟然发现自己的手被铁链绑在了床柱上。
  这时候, 慌乱没有任何作用。应深闭了闭眼,再睁开时, 眼神清澈不少, 开始回忆事情的经过。
  起初, 他在市地图上圈画着,有警员来告诉他, 有人找他,说是知道案件的线索。对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流浪汉,
  即便专案组警员厉声审问,怀疑他,他也完全无动于衷,只说自己是热心市民, 有线索, 但不喜欢这里的警察,
  因为以前被针对过,看不顺眼,所以只愿意和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