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卖力气,做小工。攒够银两便大醉一场,一睡数月,梦里皆是溪午与木头。
天君也不叫醒他,扶疏睡着,他便自己去找事做。扶疏醒时,他便依样学样的扶疏做什么他便做什么。反正如何都是吃苦,怎样吃又有何分别。
扶疏领着天君一路西行,渐渐风土人情大不相同,两人都是找磋磨,再苦再累也无妨。倒是吃了些千奇百怪的苦头。
一晃又是数十年过去了,天君屡屡被催,耐不住烦扰,要回去了。
扶疏冲天君抱抱拳道:“此一别,后会无期,天君好走!”
天君看着扶疏数十年来愈发沧桑冷峻的脸道:“上神心中的苦数十年间竟丝毫未减,让人看着实在不忍。看样子上神这般一味磋磨自己并无甚用处。不如换个法子赎罪?”
“赎罪?我何曾告诉过你我有罪?”
天君笑笑,“心中无罪缘何要这般生不如死的活着呢?我不知上神究竟做了什么错事,又愧对了谁,若是无法挽救弥补,又不能以死谢罪,倒不如想想你愧疚的人最想要你怎样?你按着他的想法去做,或许能稍稍减轻心中罪过。”
扶疏闻言静默,天君等了他一会儿,不见他说话,也不知他听进去没有。行礼道:“如此,告辞了上神!”
“嗯。你……保重!”
“上神也是!”天君笑笑,腾云去了。
扶疏望着天君去的方向,心中沉思天君的话:我愧疚的人最想要我怎样做?……哥哥定是想要我好好活着的。可我害死了他,还能如何好好活?!扶疏仰天长叹口气,哥哥啊!这漫漫长生,我该如何做啊!
天下起雨来,扶疏却站着不动,任由倾盆大雨浸湿他全身。正懊恼不知该何去何从时,身子被谁拉动了下,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年轻人,傻站着做甚,快些躲雨呀!”
扶疏睁眼瞧见是一老一少两人正拽着他往远处破庙跑,他也不反抗,随那对爷孙进了破庙避雨。
此处荒僻,庙中只有他们三人。老者先为那小儿脱下破笠,拧拧衣袍上的水,又自己胡乱拧了拧。在庙中找了些杂草碎木,掏出火石要生火。也不知是因为他太过年老手抖,还是那火石不管用,那火怎么都生不起来。扶疏看不下去,偷偷弹了颗火星到那火石上,杂草便着了,老者很是高兴,“着了着了!今日冷不到了,哈哈……”
老者小心翼翼的将碎木一小块一小块的往上加,火势越来越大,庙里终于暖和起来了。
老者生火时,扶疏仔细打量了老小一番,发现他们在这凄寒深秋里竟只着了两件单衣,还都是破破烂烂的,看样子是一对苦命爷孙。
小儿三四岁模样,也不知是不是冻习惯了,不搓手也不发抖,任由老者将他衣裳扒光了拧干烘烤,他自己乖乖的凑近火堆烤着身子。
老者瞧见扶疏还在远处站着,唤他:“年轻人,你还站在那处做什么,快来将衣裳烘干了,小心得风寒!”
扶疏依言走过去,坐在爷孙对面,也不脱衣裳,就这般不经意的烤着。
老者不知是躲着了雨高兴,还是得了火高兴,满面笑容的问扶疏:“年轻人,你一人来这荒山野岭的做什么?”
扶疏不想显得太过无礼,答道:“走着走着就到这了。”
老者审审扶疏面色:“年级轻轻的,可千万不要想不开呀。你看我,又老又病又饥又寒,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挣不来银钱,还拖了个小孙子,可谓占尽了世间的苦,你可见我愁眉苦脸了?”
“那老伯为何不觉得苦?”
“哪里是不苦!只是有希望罢了!我家十几代单传,到我儿子这辈却迟迟不见子孙音讯,我们都以为要断后了,不曾想他媳妇四十几岁了竟得了个儿子!可把我们一家子高兴得哦!日子瞬时便有了指望!”
“老伯的儿子儿媳如今在何处?”
“被打死了……屋子土地都被抢走了……哎!我这孙儿是我一家一家沿路乞讨拉扯大的,好在世上还是好人多,妇人们见我孙子乖巧,时不时的舍他一口奶,东喝一口西喝一口,竟这般无灾无难的长大了,你说是不是我好福气?!”
福气吗?这老伯实在是惨,哪里来的福气!扶疏答不出口。
老伯继续道:“只要我孙儿在,我再苦也乐呵!人不就活这一口气嘛!年轻人,你没得这口气让你活得有生气些?”
“……没的。”
“那只是你没找到罢了,年纪轻轻的,哪有什么天大的坎过不去!我若还是你那年纪,这世间便无事于我不可能!”
老伯说的豪气冲天,扶疏却只觉他傻。
老伯见说不动扶疏,叹口气道:“总之,为自己活不下去,就为别人活着,你这般年轻,莫非心中真没的个你愿为他好好活着的人?做自己没意思,把自己当成他也行啊。”
扶疏低着头没答话,老者也没继续说,翻翻烘干的衣裳,给赤条条的孙子穿上,哄他睡了。
扶疏无眠,为那爷孙守了一夜的火。次日天都大亮了,那孙子已醒来继续烤火了,老者还沉睡着。扶疏想他可能太过劳累,篝火烘在身上又舒适得紧,所以多睡了些。可他等到了午时老者都还未醒,扶疏觉着不太对劲了,走过去探探老者的鼻息,又碰碰老者手臂,眉头皱起望向小儿,说:“你爷爷过世多时了!”
小儿点头:“我知道。”
“你知道?”
天君也不叫醒他,扶疏睡着,他便自己去找事做。扶疏醒时,他便依样学样的扶疏做什么他便做什么。反正如何都是吃苦,怎样吃又有何分别。
扶疏领着天君一路西行,渐渐风土人情大不相同,两人都是找磋磨,再苦再累也无妨。倒是吃了些千奇百怪的苦头。
一晃又是数十年过去了,天君屡屡被催,耐不住烦扰,要回去了。
扶疏冲天君抱抱拳道:“此一别,后会无期,天君好走!”
天君看着扶疏数十年来愈发沧桑冷峻的脸道:“上神心中的苦数十年间竟丝毫未减,让人看着实在不忍。看样子上神这般一味磋磨自己并无甚用处。不如换个法子赎罪?”
“赎罪?我何曾告诉过你我有罪?”
天君笑笑,“心中无罪缘何要这般生不如死的活着呢?我不知上神究竟做了什么错事,又愧对了谁,若是无法挽救弥补,又不能以死谢罪,倒不如想想你愧疚的人最想要你怎样?你按着他的想法去做,或许能稍稍减轻心中罪过。”
扶疏闻言静默,天君等了他一会儿,不见他说话,也不知他听进去没有。行礼道:“如此,告辞了上神!”
“嗯。你……保重!”
“上神也是!”天君笑笑,腾云去了。
扶疏望着天君去的方向,心中沉思天君的话:我愧疚的人最想要我怎样做?……哥哥定是想要我好好活着的。可我害死了他,还能如何好好活?!扶疏仰天长叹口气,哥哥啊!这漫漫长生,我该如何做啊!
天下起雨来,扶疏却站着不动,任由倾盆大雨浸湿他全身。正懊恼不知该何去何从时,身子被谁拉动了下,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年轻人,傻站着做甚,快些躲雨呀!”
扶疏睁眼瞧见是一老一少两人正拽着他往远处破庙跑,他也不反抗,随那对爷孙进了破庙避雨。
此处荒僻,庙中只有他们三人。老者先为那小儿脱下破笠,拧拧衣袍上的水,又自己胡乱拧了拧。在庙中找了些杂草碎木,掏出火石要生火。也不知是因为他太过年老手抖,还是那火石不管用,那火怎么都生不起来。扶疏看不下去,偷偷弹了颗火星到那火石上,杂草便着了,老者很是高兴,“着了着了!今日冷不到了,哈哈……”
老者小心翼翼的将碎木一小块一小块的往上加,火势越来越大,庙里终于暖和起来了。
老者生火时,扶疏仔细打量了老小一番,发现他们在这凄寒深秋里竟只着了两件单衣,还都是破破烂烂的,看样子是一对苦命爷孙。
小儿三四岁模样,也不知是不是冻习惯了,不搓手也不发抖,任由老者将他衣裳扒光了拧干烘烤,他自己乖乖的凑近火堆烤着身子。
老者瞧见扶疏还在远处站着,唤他:“年轻人,你还站在那处做什么,快来将衣裳烘干了,小心得风寒!”
扶疏依言走过去,坐在爷孙对面,也不脱衣裳,就这般不经意的烤着。
老者不知是躲着了雨高兴,还是得了火高兴,满面笑容的问扶疏:“年轻人,你一人来这荒山野岭的做什么?”
扶疏不想显得太过无礼,答道:“走着走着就到这了。”
老者审审扶疏面色:“年级轻轻的,可千万不要想不开呀。你看我,又老又病又饥又寒,居无定所,老无所依,挣不来银钱,还拖了个小孙子,可谓占尽了世间的苦,你可见我愁眉苦脸了?”
“那老伯为何不觉得苦?”
“哪里是不苦!只是有希望罢了!我家十几代单传,到我儿子这辈却迟迟不见子孙音讯,我们都以为要断后了,不曾想他媳妇四十几岁了竟得了个儿子!可把我们一家子高兴得哦!日子瞬时便有了指望!”
“老伯的儿子儿媳如今在何处?”
“被打死了……屋子土地都被抢走了……哎!我这孙儿是我一家一家沿路乞讨拉扯大的,好在世上还是好人多,妇人们见我孙子乖巧,时不时的舍他一口奶,东喝一口西喝一口,竟这般无灾无难的长大了,你说是不是我好福气?!”
福气吗?这老伯实在是惨,哪里来的福气!扶疏答不出口。
老伯继续道:“只要我孙儿在,我再苦也乐呵!人不就活这一口气嘛!年轻人,你没得这口气让你活得有生气些?”
“……没的。”
“那只是你没找到罢了,年纪轻轻的,哪有什么天大的坎过不去!我若还是你那年纪,这世间便无事于我不可能!”
老伯说的豪气冲天,扶疏却只觉他傻。
老伯见说不动扶疏,叹口气道:“总之,为自己活不下去,就为别人活着,你这般年轻,莫非心中真没的个你愿为他好好活着的人?做自己没意思,把自己当成他也行啊。”
扶疏低着头没答话,老者也没继续说,翻翻烘干的衣裳,给赤条条的孙子穿上,哄他睡了。
扶疏无眠,为那爷孙守了一夜的火。次日天都大亮了,那孙子已醒来继续烤火了,老者还沉睡着。扶疏想他可能太过劳累,篝火烘在身上又舒适得紧,所以多睡了些。可他等到了午时老者都还未醒,扶疏觉着不太对劲了,走过去探探老者的鼻息,又碰碰老者手臂,眉头皱起望向小儿,说:“你爷爷过世多时了!”
小儿点头:“我知道。”
“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