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多幸存者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当年活下来的乘客有100多人,如今能联系到的,只剩下63人,且有一半不愿意回忆空难当时的情景,或者因为事故创伤后遗症,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空难时发生的一切。
  事不宜迟,三方合作,调查员们开始对愿意提供证词、回忆空难情景的35位幸存者,进行视频询问。
  当天晚上,调查总部,会议室中。
  伏城站在白板前,他看着所有人,最后目光与自己的同伴对上。点了点头后,他说道:“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事情发生的所有经过。首先,很遗憾的是,阿航411的空难的黑匣子在坠机后的爆炸中彻底损毁了,同时,因为机头着地,驾驶舱里的三位飞行员全部罹难。所以没有人知道这起空难发生时,飞机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么在此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对幸存者的访谈,确认大致的飞机飞行状态。”
  这件事二十三年前,NTSB的调查员们就做过。
  没有黑匣子,没有视频记录,也没有飞行员。那如何知道一架几乎炸成碎片的飞机,坠毁前都经历了什么?
  只能询问幸存者,从他们零星的碎片记忆中,拼凑真相。
  伏城接着说道:“1998年7月11日早晨10点31分,阿航411班机经过塔台允许,从迪拜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悉尼。飞机起飞时一切顺利,当时迪拜是晴天,但是有一股热带气流在机场东部上空盘旋。”
  “飞机飞行平稳,和塔台交流也很稳定。等飞到热带气旋附近时,经历了必有的颠簸。事后NTSB对同一空域的其他飞行员进行采访,确认这个热带气旋最多只会造成飞机颠簸,但不会影响到飞行的正常飞行。”
  “在颠簸过程中,根据目击者亚米拉·贝蒂的证词,她看见飞机右侧机翼的襟翼上,飞出了一块碎片。”
  老约瑟夫皱着眉,问道:“热带气旋导致飞机表面材料脱落,并导致发动机损毁的可能性有多大?”
  伏城顿了顿,看向他,声音平稳:“你觉得呢。”
  老约瑟夫耸耸肩,无奈道:“我开个玩笑。”
  这大概比阿航今天就破产,可能性还低。
  伏城接着说:“在亚米拉·贝蒂看见碎片飞出襟翼后,据她回忆,不出三秒,就听见轰的一声。其他乘客也赞同了她的证词,他们全部没看见那块飞出襟翼的碎片,但他们都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事后证明,那就是发动机的爆炸声。”
  “爆炸发生后,飞机开始不规则的剧烈运动,大约五分钟后,就坠毁在波斯湾旁的沙漠里了。”
  “以上,就是所有幸存者的回忆。”
  说完,伏城看向那个坐在最前方的男人。
  卓桓一只手转着钢笔,低眸看着地面,无声地沉思着。
  默了默,伏城开口道:“卓老师,您觉得呢。”
  卓桓抬起眼,看向他。四目相对后,卓桓站起身,走到白板旁。伏城十分自然地走了下去,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卓桓站在白板旁,他目光一扫,直接抬起笔头指向洛文斯:“外来飞行物的可能性直接PASS。”
  洛文斯愣住,惊道:“为什么?这也是一种可能,虽然听上去荒诞了点。但是据我所知,当天迪拜国际机场十分繁忙,五分钟内起飞、降落的飞机多达70多架。”
  卓桓嘴角泛起一丝讽刺的笑意:“你是在质疑你上司的能力么。如果真有外来飞行物,搅进发动机里,那么无论它因爆炸被震裂成什么样,你的那位上司都能从无穷无尽的沙子里将它找出来,摁死在证据链上。列维·安德鲁连破碎成那样的风扇叶片都能找到,并进行实验,能找不到一个不属于这架飞机的外来材料?”
  洛文斯哑口无言。
  卓桓继续道:“阿航的维修问题暂且不提,只做最后参考。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撕裂这架波音777的风扇叶片的东西,一定来源于它本身。”
  伏城想了想,举手问道:“只来源于发动机么。”
  卓桓看他:“不一定。”
  伏城沉默片刻,开口:“去年我们对日航917空难进行事故调查时,出现了一个无形的罪魁祸首。是电磁波。如果说NTSB的王牌调查员安德鲁先生,和我们今天在场的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找不到一个能同时割裂风扇叶片和襟翼的凶手……会不会,它已经消失了,或者一开始就是隐形的?”
  伏城话音落下,卓桓倏地怔住。
  与此同时,老约瑟夫和洛文斯等人也露出诧异的神情。
  会议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卓桓看着伏城,目光凌厉:“理由。”
  理由,为什么突然提出这个看法的理由。
  伏城认真地回望他,给出答案:“我只是觉得,如果是我调查一架最顶尖的、堪称完美的飞机的空难,它位于尾椎前方的低压风扇叶片突然断裂了一片,而事后这么多人一起寻找,都找不到罪魁祸首。那么……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声音顿住,伏城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他闭上了嘴,没再开口。
  卓桓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几秒,接着他看向坐在桌旁的所有人,道:“隐形的凶手,不是没可能。接下来的调查方面,从这个方面着手。”
  ***
  UAAG的办公室里,众人开始讨论可能的事故原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