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啊,要么是要死了,要么是要飞升了吧。”
“……听起来这俩好像是一回事似的。”
“是啊。”迦云答,“以前燃灯古佛还在大梵天时还好,他入世之后,不知为何,三天戒律忽然森严无比,特别是色欲业,和尸陀林也没什么两样。”
谢逢殊闻言,心内一动:“燃灯古佛,这是谁?”
风沙之中,迦云神色忽地严肃起来,甚是有些恭敬的意味。
“燃灯古佛乃万佛之祖,于上古之时创立三天,曾与天地同源。后来入世修行之后再也没回去过,整整一千多年。听说是下凡诛邪,不过不知真假。”
一千多年,那不是。
谢逢殊心下一松,道了句“多谢”,终于扯回了正事上。
“敢问尊者,最近尸陀林可有异常?”
“异常?”
迦云皱眉想了想,有些迟疑地答:“如果说异常大概是最近殒身的修者好像太多了,连秃鹫都跟着多了起来,其他的我便不知了。
“不过尸陀林冬日苦寒,熬不过去也正常。”
谢逢殊暗暗记在了心里,起身对着对方行礼道谢,想了想又道:“或许等我有机会去江南,可以帮你寻一寻,至少寻一寻她的后人。”
迦云却摇了摇头,洒脱一笑:“不必。
“若是有机会,烦请仙君哪日路过佛寺,代我替她点一盏长明灯。”
不管轮回于何处何年何岁,佑她平安喜乐,所愿皆成。
谢逢殊直视着迦云,郑重其事点点头。
“一定。”
他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折回于迦云面前,解下腰间的封渊。
“还有一事叨扰尊者。我的这把刀上面写了一串梵文,我既不知它从何而来,也不解其中之意,能否劳烦尊者帮我看看。”
迦云答:“当然可以。”
见对方准允,谢逢殊慢慢抽刀而出。毕竟是在佛门弟子面前摆弄刀刃,谢逢殊先道了一句“得罪”,再把刀递给了对方。
迦云倒是好像没什么忌讳,先赞了一声“好刀”,才低头去看刀身。
封渊刀身之上,那串梵文细密,笔锋俊朗。迦云看了一会儿,有些诧异地开口。
“这是别人送你的刀?”
“我不知道。”谢逢殊目光落在刀上,问,“可有不妥?”
“倒也没有,不过这原本应该是一句佛门偈语,但好像被化成了赠言。”
“是什么意思?”
迦云把刀还给谢逢殊,抬眼看着对方。
“顺境不忘形,苦海不失心,万难不畏险,至死不退道。”*
作者有话说:佛偈化用,有改动。
第21章 尸陀林5
顺境不忘形,苦海不失心,万难不畏险,至死不退道。
回程路上,谢逢殊在心里念了一遍,用手指漫不经心地弹了一下刀身,发出轻微的嗡鸣。
刚才迦云说这是一句佛偈赠言,谢逢殊却全无印象。
不只如此,谢逢殊自飞升而来,便只记得自己从前好像是天地间的一股精魂,四处飘荡,连实体都没有,误打误撞一朝飞升,被分配到了荒无人烟的无明山。
可若自己自始以来就是精魂,这把刀又是哪来的呢?
这种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妙,像是自己身上哪里空了一块,总是不得圆满。谢逢殊不露痕迹地皱了皱眉,还是决定先作罢,先与绛尘和嘲溪汇合。
他们说好在昨晚休息的地方见面,谢逢殊到那时只见塔下孤零零一个嘲溪,绛尘不见踪影。
嘲溪见他过来,只懒懒抬了下眼皮,谢逢殊四处看了看,问:“绛尘还没回来?”
“没有。”
谢逢殊看着嘲溪,忽然往对方那凑了几步。
嘲溪没有动,只是警惕地看向对方:“干什么?”
“长恣君久居明镜台七百年,绛尘也在须弥山修行了七百年,想必两人认识许久了?”
“那又如何?”
谢逢殊又走近了一步,面上还是一副仙风道骨,只因为声音压得太低,显出一副和面上不甚相符的偷偷摸摸。
“那你也认识绛尘法师心悦之人了?”
嘲溪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后仿佛是压抑着什么怒气似的,硬邦邦答了句:“关你什么事!昨晚没完没了地问,今天还问!”
这人脾气反复无常,谢逢殊已经习惯了,也不恼,道:“一时好奇嘛。”他一时也不知自己还想问什么,最后想着刚才迦云的话,谨慎地开口:“她莫非也给绛尘送过一碗水?”
…………
看到嘲溪一副“你在说什么鬼话”的眼神,谢逢殊颇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看来不是。”
看来让和尚动凡心的原因多得很,还不一定一样,果真玄妙莫测。
嘲溪定定看了他一会儿,最后冷声道:“有空关心别人的前尘往事,不如关心关心你自己吧,赶紧回仙山当你的仙君!”
他语气不善,谢逢殊叹了口气,暂时从绛尘有没有喝过一碗水这件事上抽离出来,推心置腹道:“长恣君,这一路咱们相处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就算不是朋友,勉强也是同行人。你能否告诉我,到底为何看我不顺眼?”
此时已经是日暮,落日悬于苍穹,为茫茫戈壁镀上一层金辉。风尘日昏之下,嘲溪盯着谢逢殊看了半晌,终于开口。
“因为你与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一模一样。”
谢逢殊
“……听起来这俩好像是一回事似的。”
“是啊。”迦云答,“以前燃灯古佛还在大梵天时还好,他入世之后,不知为何,三天戒律忽然森严无比,特别是色欲业,和尸陀林也没什么两样。”
谢逢殊闻言,心内一动:“燃灯古佛,这是谁?”
风沙之中,迦云神色忽地严肃起来,甚是有些恭敬的意味。
“燃灯古佛乃万佛之祖,于上古之时创立三天,曾与天地同源。后来入世修行之后再也没回去过,整整一千多年。听说是下凡诛邪,不过不知真假。”
一千多年,那不是。
谢逢殊心下一松,道了句“多谢”,终于扯回了正事上。
“敢问尊者,最近尸陀林可有异常?”
“异常?”
迦云皱眉想了想,有些迟疑地答:“如果说异常大概是最近殒身的修者好像太多了,连秃鹫都跟着多了起来,其他的我便不知了。
“不过尸陀林冬日苦寒,熬不过去也正常。”
谢逢殊暗暗记在了心里,起身对着对方行礼道谢,想了想又道:“或许等我有机会去江南,可以帮你寻一寻,至少寻一寻她的后人。”
迦云却摇了摇头,洒脱一笑:“不必。
“若是有机会,烦请仙君哪日路过佛寺,代我替她点一盏长明灯。”
不管轮回于何处何年何岁,佑她平安喜乐,所愿皆成。
谢逢殊直视着迦云,郑重其事点点头。
“一定。”
他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折回于迦云面前,解下腰间的封渊。
“还有一事叨扰尊者。我的这把刀上面写了一串梵文,我既不知它从何而来,也不解其中之意,能否劳烦尊者帮我看看。”
迦云答:“当然可以。”
见对方准允,谢逢殊慢慢抽刀而出。毕竟是在佛门弟子面前摆弄刀刃,谢逢殊先道了一句“得罪”,再把刀递给了对方。
迦云倒是好像没什么忌讳,先赞了一声“好刀”,才低头去看刀身。
封渊刀身之上,那串梵文细密,笔锋俊朗。迦云看了一会儿,有些诧异地开口。
“这是别人送你的刀?”
“我不知道。”谢逢殊目光落在刀上,问,“可有不妥?”
“倒也没有,不过这原本应该是一句佛门偈语,但好像被化成了赠言。”
“是什么意思?”
迦云把刀还给谢逢殊,抬眼看着对方。
“顺境不忘形,苦海不失心,万难不畏险,至死不退道。”*
作者有话说:佛偈化用,有改动。
第21章 尸陀林5
顺境不忘形,苦海不失心,万难不畏险,至死不退道。
回程路上,谢逢殊在心里念了一遍,用手指漫不经心地弹了一下刀身,发出轻微的嗡鸣。
刚才迦云说这是一句佛偈赠言,谢逢殊却全无印象。
不只如此,谢逢殊自飞升而来,便只记得自己从前好像是天地间的一股精魂,四处飘荡,连实体都没有,误打误撞一朝飞升,被分配到了荒无人烟的无明山。
可若自己自始以来就是精魂,这把刀又是哪来的呢?
这种对自己一无所知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妙,像是自己身上哪里空了一块,总是不得圆满。谢逢殊不露痕迹地皱了皱眉,还是决定先作罢,先与绛尘和嘲溪汇合。
他们说好在昨晚休息的地方见面,谢逢殊到那时只见塔下孤零零一个嘲溪,绛尘不见踪影。
嘲溪见他过来,只懒懒抬了下眼皮,谢逢殊四处看了看,问:“绛尘还没回来?”
“没有。”
谢逢殊看着嘲溪,忽然往对方那凑了几步。
嘲溪没有动,只是警惕地看向对方:“干什么?”
“长恣君久居明镜台七百年,绛尘也在须弥山修行了七百年,想必两人认识许久了?”
“那又如何?”
谢逢殊又走近了一步,面上还是一副仙风道骨,只因为声音压得太低,显出一副和面上不甚相符的偷偷摸摸。
“那你也认识绛尘法师心悦之人了?”
嘲溪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后仿佛是压抑着什么怒气似的,硬邦邦答了句:“关你什么事!昨晚没完没了地问,今天还问!”
这人脾气反复无常,谢逢殊已经习惯了,也不恼,道:“一时好奇嘛。”他一时也不知自己还想问什么,最后想着刚才迦云的话,谨慎地开口:“她莫非也给绛尘送过一碗水?”
…………
看到嘲溪一副“你在说什么鬼话”的眼神,谢逢殊颇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看来不是。”
看来让和尚动凡心的原因多得很,还不一定一样,果真玄妙莫测。
嘲溪定定看了他一会儿,最后冷声道:“有空关心别人的前尘往事,不如关心关心你自己吧,赶紧回仙山当你的仙君!”
他语气不善,谢逢殊叹了口气,暂时从绛尘有没有喝过一碗水这件事上抽离出来,推心置腹道:“长恣君,这一路咱们相处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就算不是朋友,勉强也是同行人。你能否告诉我,到底为何看我不顺眼?”
此时已经是日暮,落日悬于苍穹,为茫茫戈壁镀上一层金辉。风尘日昏之下,嘲溪盯着谢逢殊看了半晌,终于开口。
“因为你与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一模一样。”
谢逢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