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公公进来,把东西放到暗格里,沙哑着嗓子叮嘱他,“朕此次出宫,为以防万一,留了一份诏书,就在这暗格里。”
  袁公公震惊的抬起头,“皇上!”
  出征前,最避讳的就是这些了,他还是皇上,怎么能说这种话!
  魏晋扯了扯唇角,调笑了句,“嗯,朕还是头一次见袁公公露出震惊的表情……”
  “无碍,朕只是以防万一,这份诏书只有你知道,朕信任你。”
  “若前线传来消息,你就把诏书拿出来,当着众朝臣的面宣读。”
  袁公公跪到地上,领旨。
  他有一种很不好,又很强烈的感觉,魏晋这几个月的反常,还有这份诏书,袁公公心脏狂跳,只敢祈祷不是他想的那样。
  皇上乃真命天子,福气滔天,大魏国如今渐渐国泰民安,皇上皇后又恩爱和睦,若……
  袁公公不敢想。
  次日一早,魏晋看了眼还在昏睡中的代长清,穿上盔甲走了。
  昨晚做的凶,他腰现在都有点直不起来,但幸好,蒙汗药是让代长清吃了,他一点也不敢在走之前面对代长清。
  因为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了。
  魏晋快步走回去又俯身亲了亲代长清,亲一口不够,还想要更深入,魏晋感觉双唇间有些咸,他睁开眼,发现眼睛一片模糊,都是泪水。
  喜蛋小心提醒他,“宿主,该走了……”
  呜呜呜,他根本不敢说话。
  魏晋停了一会儿,直起身走了,这一回他没有再回身,一路像后面追了猛兽一样,飞快骑上马,率领军队出征了。
  没有心情喊口号,将剑抽出来,向天一指,沉声道:“出发!”
  十万人马,不分昼夜,赶到边疆,魏晋了解了大致情况后就亲自领兵上战场。
  所有士兵都被激励,蛮夷军队不敌他们,连连败退,这场大战持续了三个月,魏晋知道,到时候了。
  来的时候,是盛夏,如今已是深冬,不知道今年会不会下雪,下雪了,皇宫里应该很美。
  魏晋每天都在崩溃和挣扎中,他瘦的太厉害,眼窝深陷,脸上总是冷淡没有表情的,他像被逼到了悬崖边的困兽,绝望,无助,悲伤。
  跟在他身边的将军以为他是打战打厌烦了,也不敢触他霉头,就给他一壶一壶的送酒。
  这次魏晋又点了两队精兵,随他上战场,临行前,他喝了一壶酒,他如今酒量很好,喝一壶酒根本不会醉,就是会哭。
  大将军们都知道皇上喝醉了会哭,见怪不怪,所以他想借着酒,哭出来。
  心里太疼了。
  摔碎了酒壶,魏晋抬手戴好头盔,翻身上马,眼泪已经流了满脸,哑声道:“走了。”
  “元帅,慢些啊,给属下们留点人头杀。”有些人不拘束的大笑着说道。
  魏晋扬起马鞭驾马冲出去了。
  “宿主,等会儿会有一个拉箭的蛮夷人,射中你,你……”
  “我知道。”设想了几万遍了,他都知道。
  知道那一箭会射进他的心脏,他会当场死去,见代长清最后一面都不行。
  魏晋举起长刀杀了一个人,眼神默然,依旧往前冲着。
  身边是打打杀杀声,明明震耳欲聋,他却像什么都听不见了,只知道往前,再往前,然后,他就会在那个地方,那个时间,中箭倒下马。
  战争已经胜利了,就算他死了,蛮夷人也打不进京城,代长清在宫里很安全,他上位后会迎来大魏国的盛世繁荣。
  留垂青史,一代明君。
  原书里本就没有写代长清的结局,只是他自己殉情了,而魏晋就是要他别寻死,自己一个人好好的,这样不算改变剧情。
  魏晋这三个月从不敢想代长清,就怕想了会前功尽弃,会控制不住自己。
  他躲开下面人刺上去的长矛,紧紧咬住嘴唇,直到血珠从唇上溢出来,顺着下巴滴到盔甲上。
  那天下午,他的信上,写的每一个字,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长清亲启:
  我知将你困在这深宫不好,可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万人之上的位置能护你一生一世,也只有将江山社稷压在你身上,你才能老实的活下去……
  记得每日按时用膳,莫累伤了身体,奏折看不完就让内阁首辅帮着看,能压榨的劳动力就要压,还有李承信,也能做很多事。
  至于后宫……看上谁了只管娶回去,但不许封后。”
  这一句话他写的最艰难,其实就想让代长清孤独终老,但还是要意思意思的写上去对不对,魏晋浅浅勾了唇角。
  他零零碎碎,想起来了就写一点,鸡毛蒜皮,顾及这是绝笔书,魏晋没写不正经的,到最后,他把原书中的一段话写了上去。
  “吾爱长清,
  此心终得圆满。
  谢无惊,字长安。”
  魏晋笑着,眼泪又掉了下来,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哭,大概是心里太清楚,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了。
  杀千刀的谢无画,他给他下跪道谢去吧,那天就不该那么轻易让他走,应该跟他说明情况,让他内疚一辈子,为代长清效忠。
  操……
  魏晋不想死,一点儿也不想死,他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人,要留在这里跟他过日子,结果这他妈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他怎么这么倒霉相。
  魏晋看见了那个搭箭瞄准他的士兵,半年来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决堤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