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就开口答记者问了。
“我的这个赛季是非常辛苦又难忘的一个赛季,不过这句话在每个人的每个赛季好像都适用,可是我的辛苦所指的不是训练、技术或者身体上的辛苦,它主要来自于情绪。情绪上的起伏过大,就导致我在赛季初的大奖赛上几乎很难集中于自己的比赛。将个人心理上的不安带到赛场上是我从未犯过的错误,我曾经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在我身上出现,就算是出现了我也会很快调整好,但事实证明我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或者说我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可以掩盖情绪影响的程度。同样的问题我想迪兰也是深有感触的,这个赛季初期我们的境遇非常相近。”
西园寺又去转头看他,迪兰赞同地在旁边点头,还凑近自己面前的麦克风补充说:“我们俩在这赛季共患难。”
然后西园寺就职业生涯第一次在赛后记者会上笑出声来了,虽然他只是很轻地笑了一下,但听见“冰上诗人”的难得一笑,一些嗅觉敏感的记者们眼睛一亮,瞬间正襟危坐起来。这显然是有故事啊!西园寺从青年组开始就几乎是以一个独行侠的形象出现的,他朋友极少,个人ins上也没发过和朋友一起出游的照片,除了上个休赛季和迪兰一起赏樱的那一张。当时大家都觉得应该只是泛泛之交,毕竟迪兰那个自来熟的性格,跟谁都可以处得来。现在记者会他俩这不打自招之前,没人认为他俩是真好友。
在新闻界摸爬滚打过许多年的他们是对的,果不其然,西园寺接下来真的招出了一点点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起来,这赛季我除了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还有为我不辞辛苦的我的教练组之外,最该感谢的就是我旁边的这位。世锦赛之前,他帮我解决了一些我在节目内容上的困惑,他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解节目和感受音乐的角度,所以我才能在世锦赛上滑出这套我这赛季最满意的自由滑。我想迪兰选手在艺术表现上的实力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我很开心有他这样一个朋友。”
有记者忽然抓住了这段话里的爆点,举手提问道:“众所周知,花滑是个个人化倾向较强的运动,尤其是对于单人项来说。赛场下的友谊会不会对你们在竞技比赛中争锋相对的竞争状态有影响?”
西园寺一挑眉,相当不给面子地回应说:“你是指我们会在比赛中不诚实吗?那肯定不会的,将生活状态和比赛状态分开是我们的基本能力。实际上不只是我们,其他选手们在私下的关系都很好,互相给点建议也是常有的事,小成选手也偷偷去问过迪兰冰鞋的选择问题。再有,就拿我和迪兰两个人来说。我们从技术习惯到擅长的节目风格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就算把技术向对方完全透明也没什么影响。有一位了解你特点的朋友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给出不同看法,这是值得珍惜的。”
记者还想再问点什么,还没张嘴,就被接到西园寺眼神的主持人直接打断了。然后他心情颇好地谈论了一下有关于奥运赛季的想法,并且直接点明了直指奥运金的决心。西园寺的个人采访结束,记者的炮火转向了刚才看热闹看得很开心的迪兰·怀特。
处于视线焦点的迪兰立刻举手投降,记者还没开始八卦,他自己就开始抖搂了。
“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交朋友,和西园寺关系好你们不应该这么意外的吧。不过,我们的关系确实是很不错。我欣赏他,他也欣赏我。我愿意在节目内容的分析上给一点个人建议。而且就像他刚说过的那样,我们俩的赛季初走得都非常艰难,这种时候有朋友支持总比孤苦伶仃的强。我关于选手情谊的话题就说这么多吧,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提问环节吧。”
有人不怕死的继续问:“所以两位会在以后有合作的可能吗?节目编舞,或者短期训练。”
问题一出,现场都哗然了一下。花滑运动员改换教练组是很常见的操作,但这么直眉楞眼的被提出来,还是不太对味的。
迪兰听见这个问题,先是扭头看了一眼西园寺,再和屋子后侧的兰瑟和小野确认了下视线。仨人表情极其淡定,大有让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意思。于是迪兰相当机灵地把问题抛给了西园寺:“他们说让我跟你一起训练诶,考虑考虑吗?”
西园寺也很配合地陪他搅混水:“你叫我声前辈,我就让你来。”
迪兰就真的字正腔圆的用日语叫了他一声“西园寺前辈”。
站在记者席后边的兰瑟教练果断给他俩竖起了大拇指,这回避问题的能力简直一绝。
记者们被这一闹也没法抓着不放了,日本记者还夸了迪兰发音不错。这么一夸,正巧被迪兰听到了,这人马上顺坡下驴:“还是老师教得好。”
“对,都是我的功劳。”西园寺难得在一排镜头前如此厚脸皮一次。
被好一通搅和的记者会终于进入了常规节奏,金银铜三位选手都认认真真回答了所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表演滑彩排的时候,怀特先生抓住机会拦住西园寺问他记者会上满嘴跑火车的原因。西园寺轻飘飘撂下一句“为之后做准备啊”,然后他脚下冰刀一蹬,直接滑到冰场另一边去了。
被西园寺这个拐了个弯的直球直击灵魂的怀特先生愣在原地,路过的已出柜的意大利双人滑男伴用一句“Wow~ Congratulatio
“我的这个赛季是非常辛苦又难忘的一个赛季,不过这句话在每个人的每个赛季好像都适用,可是我的辛苦所指的不是训练、技术或者身体上的辛苦,它主要来自于情绪。情绪上的起伏过大,就导致我在赛季初的大奖赛上几乎很难集中于自己的比赛。将个人心理上的不安带到赛场上是我从未犯过的错误,我曾经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在我身上出现,就算是出现了我也会很快调整好,但事实证明我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或者说我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可以掩盖情绪影响的程度。同样的问题我想迪兰也是深有感触的,这个赛季初期我们的境遇非常相近。”
西园寺又去转头看他,迪兰赞同地在旁边点头,还凑近自己面前的麦克风补充说:“我们俩在这赛季共患难。”
然后西园寺就职业生涯第一次在赛后记者会上笑出声来了,虽然他只是很轻地笑了一下,但听见“冰上诗人”的难得一笑,一些嗅觉敏感的记者们眼睛一亮,瞬间正襟危坐起来。这显然是有故事啊!西园寺从青年组开始就几乎是以一个独行侠的形象出现的,他朋友极少,个人ins上也没发过和朋友一起出游的照片,除了上个休赛季和迪兰一起赏樱的那一张。当时大家都觉得应该只是泛泛之交,毕竟迪兰那个自来熟的性格,跟谁都可以处得来。现在记者会他俩这不打自招之前,没人认为他俩是真好友。
在新闻界摸爬滚打过许多年的他们是对的,果不其然,西园寺接下来真的招出了一点点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起来,这赛季我除了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还有为我不辞辛苦的我的教练组之外,最该感谢的就是我旁边的这位。世锦赛之前,他帮我解决了一些我在节目内容上的困惑,他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解节目和感受音乐的角度,所以我才能在世锦赛上滑出这套我这赛季最满意的自由滑。我想迪兰选手在艺术表现上的实力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我很开心有他这样一个朋友。”
有记者忽然抓住了这段话里的爆点,举手提问道:“众所周知,花滑是个个人化倾向较强的运动,尤其是对于单人项来说。赛场下的友谊会不会对你们在竞技比赛中争锋相对的竞争状态有影响?”
西园寺一挑眉,相当不给面子地回应说:“你是指我们会在比赛中不诚实吗?那肯定不会的,将生活状态和比赛状态分开是我们的基本能力。实际上不只是我们,其他选手们在私下的关系都很好,互相给点建议也是常有的事,小成选手也偷偷去问过迪兰冰鞋的选择问题。再有,就拿我和迪兰两个人来说。我们从技术习惯到擅长的节目风格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就算把技术向对方完全透明也没什么影响。有一位了解你特点的朋友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给出不同看法,这是值得珍惜的。”
记者还想再问点什么,还没张嘴,就被接到西园寺眼神的主持人直接打断了。然后他心情颇好地谈论了一下有关于奥运赛季的想法,并且直接点明了直指奥运金的决心。西园寺的个人采访结束,记者的炮火转向了刚才看热闹看得很开心的迪兰·怀特。
处于视线焦点的迪兰立刻举手投降,记者还没开始八卦,他自己就开始抖搂了。
“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交朋友,和西园寺关系好你们不应该这么意外的吧。不过,我们的关系确实是很不错。我欣赏他,他也欣赏我。我愿意在节目内容的分析上给一点个人建议。而且就像他刚说过的那样,我们俩的赛季初走得都非常艰难,这种时候有朋友支持总比孤苦伶仃的强。我关于选手情谊的话题就说这么多吧,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提问环节吧。”
有人不怕死的继续问:“所以两位会在以后有合作的可能吗?节目编舞,或者短期训练。”
问题一出,现场都哗然了一下。花滑运动员改换教练组是很常见的操作,但这么直眉楞眼的被提出来,还是不太对味的。
迪兰听见这个问题,先是扭头看了一眼西园寺,再和屋子后侧的兰瑟和小野确认了下视线。仨人表情极其淡定,大有让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意思。于是迪兰相当机灵地把问题抛给了西园寺:“他们说让我跟你一起训练诶,考虑考虑吗?”
西园寺也很配合地陪他搅混水:“你叫我声前辈,我就让你来。”
迪兰就真的字正腔圆的用日语叫了他一声“西园寺前辈”。
站在记者席后边的兰瑟教练果断给他俩竖起了大拇指,这回避问题的能力简直一绝。
记者们被这一闹也没法抓着不放了,日本记者还夸了迪兰发音不错。这么一夸,正巧被迪兰听到了,这人马上顺坡下驴:“还是老师教得好。”
“对,都是我的功劳。”西园寺难得在一排镜头前如此厚脸皮一次。
被好一通搅和的记者会终于进入了常规节奏,金银铜三位选手都认认真真回答了所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表演滑彩排的时候,怀特先生抓住机会拦住西园寺问他记者会上满嘴跑火车的原因。西园寺轻飘飘撂下一句“为之后做准备啊”,然后他脚下冰刀一蹬,直接滑到冰场另一边去了。
被西园寺这个拐了个弯的直球直击灵魂的怀特先生愣在原地,路过的已出柜的意大利双人滑男伴用一句“Wow~ Congratul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