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住温行一截垂着的袖子,绝望道“为什么不好,老师,救命啊!弟子文学水平匮乏,我是真的写不来这个。”
  温行后退一步,还是摇头。
  叶酌愤愤然,他本来还没那么想抄,但温行一直摇头,他心头好像有根狗尾巴草挠啊挠,非要刨根问底“可是你写的那个应该是可以供人浏览的,还当着下泉弟子的面朗读过,为什么只有我不能看啊。”
  温行呼吸一窒。
  叶酌眨眨眼,斜着看他,坏笑“老师,你是不是写了崇宁仙君的坏话?”
  温行扯出被他强抱着的袖子,无奈道“我真的没有。”
  他带着叶酌落在竹海,收了长岁,东敲敲西敲敲,假装在帮徒弟找竹子,只道“都是我小时候写的,写的不好,你不要看了。”
  叶酌转念一想,也是,温行拜山才几岁,估计文笔不那么好,要溜须拍马也拍不流畅,肯定不想叫人看,毕竟要叶酌把小时候写的狗屁倒灶的歪诗拿出来给别人看,叶酌也是不乐意的。
  以己推人,他也就不逼温行了。
  但是不看归不看,叶酌还是好奇,他故作随意,半转过身,踢着脚下的石头,用余光去看温行,问他
  “老师,崇宁仙君的故事传的那么邪乎,在您看来,他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温行一时没有说话。
  叶酌也不追问,他甚至把整个身子背过去,假装研究起一棵竹子的纹路来,研究的满心忘我啧啧称奇,好似他一点也不关心问题的答案一样。
  温行也一点一点背过去,拿后脑勺对着叶酌的后脑勺,开始观察青竹上一个小虫眼儿,过了许久,久到林中的风都安静了,两个人再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连鸟叫蝉鸣都清晰可闻的时候,才轻声道
  “仙君……是个很温柔有趣的人。”
  这是一个完全出乎叶酌意料的答案。
  ——叶崇宁乃万古凌霄一剑君,无论什么角度,都是一个坚若磐石硬如寒铁的人,什么时候温柔有趣这种略显和煦弱气的词,可以套到他的身上了?
  他故作淡定的绕着竹子走了半圈,视线没离开竹子上那片的纹路,好像能盯出花儿来,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听旁人评价仙君,都是坚不可摧一往无前,刚硬坚定,待人冷硬什么的。”
  温行还背对着他,,甚至往前走了两步,鼻尖都要挨上了竹节,两人越走越远,他的声音也越来越轻,再叶酌看来,甚至带了两分飘忽不定的悠长意味来。
  “不是这样,我初入下泉的时候,也觉着仙君高高在上,那种地位,他合该是个很不好相与的人,那个时候被选为他的侍剑,我……实话实说,我很害怕。”
  叶酌听他讲,并不说话,只道“嗯。”
  “后来闲暇看了仙君的《游仙录》,我有些迷惑,一个仙君,为什么会耗费笔墨描写诸如仪山的雨后蘑菇,江川的皮薄的馄饨,大兴的雪色的珍珠贡米,还有章江里同夕阳竟渡的鱼群,那些在东西修士看来,本应该是毫无意义的,那时候开始,我觉着或许他……同我想的不那么一样。”
  他像是理顺了思路,话开了头,接着往下说就十分的容易了。
  “后来仙君初得白玉潭,我在扉页里看见他胡乱涂抹的散句,说是‘人间不识我,持酒劝青山’,我于是万分奇怪,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人比崇宁仙君更显赫了,他有无数史料记载,无数的话本流传,他是这片河山里最耀眼的存在,是万代剑修的大道之源,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他会说‘人间不识’?”
  温行顿了顿,看着远处的竹林开始放空“但是见过之后,我觉着他确实是‘人间不识’的。”
  “你知道吗?我找到那本游仙录的时候,它被放在堆满灰尘的角落里,下泉的修士并不承认这本同修炼无关的书籍是仙君的手笔,因为下泉宫的仙君是不会有闲情逸致吃蘑菇馄饨的,我当时也觉着,这书可能是旁人冒写的。”
  “但确确实实,他……是个和记载中全然不同的人,既不出尘,也不冷硬,真的说起来,是很和煦的”
  说到最后几字,声音几乎轻不可闻。
  这可能是叶酌认识温行以来,他说的最长的一句话。
  说来奇怪,叶酌一生得到了无数褒贬不一的评价,他证道以前,骂他离经叛道人的多,他证道以后,说他敢为天下先的人也不少,点点滴滴不一而足。
  仙君没有写过自传,人们对他的了解只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而后来下泉宫逐渐鼎盛,几欲问鼎仙门百家,故而几代之后,崇宁仙君此人被他的后人完全的神话,他不像是个活生生的人,更像是一块靶子一块碑,直挺挺的杵在那里便好,至于他到底为人如何,人品怎样,都不过是浩浩青史之中最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毕竟从来没有谁,会指着一块石碑说他和煦温柔的。
  叶酌眨眨眼,忽然就有一些极深的悸动从心脏之中漫出来,流入四肢百骸,暖洋洋的舒服透了,他想
  “温行可能不喜欢叶崇宁,他可能只是喜欢我。”
  这种时候,仙君的第一反应就是懵,他呐呐两声,有些欣慰,又有些微妙的不甘,他几乎脱口而出,想问他
  “你只见过崇宁仙君两面,就觉着他很好,那叶酌呢,你们相处了那么久,你觉着叶酌很好吗?”
  但是最后,素来奔放的仙君却难得含蓄起来,他咽下了滚到舌尖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