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着。”
  咬了牙替他上了药,包扎好,顾惜朝像虚脱了似地倒在他怀里。
  戚少商安抚地吻着他的嘴唇,道:“好了,没事了。那一切……都是过去了。忘了吧。”
  顾惜朝无力地笑了笑,道:“忘不忘,都已无所谓了。人死了,还能剩什么?”
  戚少商淡然一笑:“人还有许多比命更来得重要的东西。”
  斩愁


第56章
  杭州,永竺寺。
  戚少商叹了口气,心想这变成游山玩水了,但看到顾惜朝那淡淡的笑和迷蒙的眼神,又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是不明白,偏到这处寺庙来做啥,难不成顾惜朝想出家?
  顾惜朝伸手抚着那块已被人摸得光滑如镜的大石,脸上神色若有所思。
  一个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二位施主,也是来看这三生石的吧?”
  两人回头望去,是一个老僧,低眉垂目,看不清面貌。老僧又道:“二位可听过三生石的传说?”
  戚少商道:“还请告之。”
  老僧的声音,低回曲折,讲述着那一个似真又似幻的传说。
  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无心游山,便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方才告诉他,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往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说不定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
  老僧叹道:“三生石,也不知,是真是假?古来痴心人多啊……”转过身,竟头也不回地去了。
  戚少商喃喃道:“三生石上旧精魂?”把手放到那块光滑如镜的大石上。
  顾惜朝的声音,空寂如风:“你相信吗?你相信今生之缘,来生可续?”
  戚少商沉默着。“我不知道。我想,我不相信。”
  顾惜朝涩然一笑:“前生,飘渺而不可捉摸。来世,不知在何处。今生,偏又把握不住。我该怎么办?
  朝戚少商伸出手,道:“把湛卢给我。”
  戚少商微一迟疑,顾惜朝道:“我内力被你封住,你怕什么?”
  戚少商拔出剑,递给他。顾惜朝接过剑,皱了皱眉,道:“不成,你解开我穴道,我没法运劲。放心了,我不会逃的,我赢不了你。”
  戚少商笑道:“我还敢信你?”
  顾惜朝低声道:“信我一次罢。只要一会?”
  戚少商听他软语相求,心中一软,解了他穴道。
  顾惜朝拔出湛卢,运劲于剑身,剑尖咝咝,如行云流水般在石身上划过。刻完后,顾惜朝剑在左腕上一划,鲜血洒出,他手腕一甩,顿时染红了石面,染红了他刻上去那首诗。
  顾惜朝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包住伤口,把剑递给戚少商。“好了,走吧。”
  戚少商拔出逆水寒,剑光一闪,血滴到被染成一片绯色的诗句上。收回剑,转头望着顾惜朝,眼中尽是悲伤不忍。
  三生石上,未干鲜血上,潇洒秀拔,深深镌刻一诗: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两个人四目相对,恐怕也只能无语问苍天。
  我们还该在乎什么,我们既然相爱,既然可以相约来生,为什么却逃不了今生今世的束缚。是什么,缠住了我们,让我们无法放手去爱。
  人生为何那么多无可奈何。
  今生无缘,愿来生再续。
  三生石前,请证前缘。
  这是希望,还是绝望。
  前生虚幻,来生渺茫。
  本来一梦,奈何痴心。
  只是,我们都悟不了。
  戚少商自从顾惜朝那夜毁了身上刺青之后,便不愿再伤他分毫,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