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

,势要讨个公道。
  仁和帝目光沉沉,端坐在宝座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浑身的低气压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这,这,文武百官与交好的同僚彼此隐晦的对视一眼,纷纷低下脑袋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
  “臣,弹劾。”
  随着几道声音,洪老御史几个儿孙站出来,只是说弹劾,不说弹劾何人?
  空气猛的一滞,任何人都知道今天的事不会默默无声的过去,这是洪家摆出的态度。
  “臣,弹劾。”
  接着御史台众位御史纷纷出列,站在洪家老、中、青,三代御史身后,表示一起弹劾给予支持。
  “臣,弹劾。”
  “臣,弹劾。”
  “臣,弹劾。”
  先是与洪家交好至亲,接着是姻亲好友,再就是文武百官,一个个皆都站出来,表示支持。
  此时大多数人想的是,这件事放在他们身上,绝无洪老御史的勇气与决然,只能昧着良心或是闭门等着发落。
  现在有老御史带头,他们绝不能落后,一定要杜绝这样的事再发生,无论是忠还是奸,有志一同的放下成见站在一起。
  大皇子“噗通”跪下,像是吓傻了一样,一句话也没有,匍匐在地像是请罪,静等发落的姿势。
  哦,还有丞相和太傅两个人,站在一旁没有动,他们一个是大皇子外家,一个是二皇子外家。
  该怎么表态,有什么样的说辞,他们也是无语到极点,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知道是否也上前逼一步。
  “臣,请皇上明查。”
  太傅站出来,对着仁和帝说道:“凡事讲究证据,不能仅凭一面之词。”
  “是呀,皇上。”
  何丞相随后跟着道:“弹劾皇家是大罪,一定彻查清楚,不能寒了臣子的心。”
  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出场,你一句我一句试图扭转乾坤,但是事情居于表面,总不能一句话抹杀。
  太傅道:“皇上,大皇子虽年幼,但仁孝之名满朝皆知,又饱读圣贤书,不会一时冲动做出此等于公于私均是不利的事,还请皇上派人明查还一个青白。”
  仁和帝:“……”
  “呵呵。”他心里明白,这是威胁,自己若是把大皇子推出去,太傅绝不会善罢甘休,这关系他们整个家族命运。
  仁和帝现在只恨,洪家竟敢与皇家当堂对抗,若不是洪老御史这道弹劾,何至于是这种局面。
  “皇上。”何丞相不甘落后道:“此事干系极大,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彻查。”
  仁和帝:又一个妄想搬弄是非,想做渔翁之利的人。
  “皇上。”文武百官自有派系,现在有两个人带领底气更足,一齐要求仁和帝彻查。
  洪老御史巍然不动,心知肚明太傅和何丞相有意拖延,仁和帝正好借机会下台,一切博弈都会居于暗处。
  把这件事公布于众,御史府危机可以暂时解除,只是自己孙儿,没有一人提到,他也不敢冒然提起,恐遭灭口。
  “三司会审。”仁和帝沉默良久,终是不甘心的说道:“大皇子,闭门皇子府等候会审。”
  他说完拂袖而去,心中怒火中烧,洪家真是胆大包天,违逆圣意还敢公然在朝堂上弹劾挑衅。
  仁和帝:真是找死,既如此,成全你们。
  只是现在拿下洪家,不是时候,他只能强压怒气,暂时拖一拖。
  金銮殿上,洪老御史突然晕倒,被儿孙一拥而上抬回府里,其他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就完了?
  何丞相:“各司其职,等候圣旨。”
  呀?大臣们傻眼了。
  圣旨?对呀!说会审,怎么没定人选?
  太傅:“大皇子,委屈了!”
  他走过去扶起跪在地上的大皇子,一脸心疼又无奈的道:“仁孝之心,天下皆知,大皇子无需自责,公道自在人心。”
  “呵呵。”何丞相冷笑,太傅这些话什么意思,他怎么会不明白,淡淡的说了一句,“可惜呀!忠孝两难全。”
  “天下人自有公道。”太傅冷眼望过去,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二皇子,可惜了!不该对无辜百姓动刀。”
  两个人站在大殿中间,互黑互相拆台,彼此互不相让,可惜今天没有人欣赏,更别说有人上前劝架。
  等到他们发现文武百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离开金銮殿,才彼此冷哼一声各自散去。
  “大皇子,安心等在府里。”太傅出了大殿,对尾随其后的大皇子道。
  大皇子点头,神色平静的道:“有劳外祖。”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太傅叹息,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不知道会是这种方式。
  “这是个机会,避免夜长梦多。”太傅眼睛四下扫了一眼,“这个机会很好,有利,要把握住。”
  “是。”大皇子俯首帖耳的姿态,让太傅特别满意。
  “这件事交给我们。”太傅嘱咐道:“现在大皇子身上视线颇多,不宜有大动作,在府里安心等待即可。”
  “是。”大皇子迟疑一下,道:“洪老御史之孙?”
  “呵。”太傅听到洪老御史,眼里狠辣尽显,“仗着几代清名,妄想脱离掌控与皇家抗衡,不知道他是在为谁效忠吗?”
  大皇子看着太傅心里一紧,知道这件事由不得自己做主,遂又低头敛目,暗叹身不由己,竟是一点自主没有。
  “先留着,兴许还有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