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时居心头一凜,暗想幸亏听了归庭的,不然还真叫人搜了个正着,不过他面色不变,邀请人进屋,“后院晒了些草药,你们注意些,其他地方随意查看。”
  “你们都听到小师父的话了,仔细着些。”张捕头吩咐衙役行动,时居泡了杯热茶,“施主这么晚还在办公,幸苦了。”
  “唉,谁说不是呢。”张捕头一口气喝光茶水,自个儿倒了一杯,皱着眉头道:“这几日几个村子跑下来,累的腿都断了,我这腿啊,回头还得麻烦小师父给我扎两针。”
  时居一边分出精神注意衙役那边的搜查情况,一边不动声色道:“施主这腿疾是长年累月行走,且又没妥善护理引起的,平日得注意修养,若哪里不舒服,可直接来找小僧。”
  张捕头叹了口气,“身在公门中,哪里有时间修养,尤其是最近……”说着,他四下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道:“我听上头说,朝廷在找两个通缉要犯,说是这俩要犯乃通敌叛国关东侯之子,偷了什么边防什么图,反正就是很重要的东西,要送去给敌国,当今陛下大怒,说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
  时居端着茶杯的手一顿,“多久之前的事了?”
  “有一个月了吧,朝廷派人严加搜查,可那俩人如同石沉大海,没半点踪迹。”张捕头喝了口茶,摇头道:“关东侯苦守边疆多年,守护我辰国百姓,怎么就突然叛国了?”
  时居听到这番话,心慢慢沉了下去,姚太师给关东侯一族扣上通敌卖国罪证,若消息传到边关,便是李英师回去了,也难逃叛国之罪啊。
  衙役们得了张捕头的话,只在屋子搜查了一番,没查到什么就走了。
  时居把张捕头的话带给归庭,归庭的脸也沉了下来,这姚太师根本就不给他们李氏一族活路,不但想要父亲手中的兵权,还想把他们一族连根拔起。
  归庭之前还想着回京救人,把家人带回边疆再做打算,现在看来,与其背负叛国罪遭辰国百姓唾弃,不如……
  他先按下心头的想法,此事不能一蹴而成,需要先了解几方势力。
  辰国除去京中皇帝,有三方大势力。
  其一是云州的镇南王,据李父说,此人看似蛮横霸道,但深不可测。其二是景王,景王是先帝的兄弟,当初与先帝夺嫡时,因先帝娶了姚太师之女,而姚太师乃天下学子之师,故而落败,遂果断退守西州。
  最后一个便是手握重权的关东侯,先帝那般信任关东侯,除了关东侯性格耿直,还有一大原因便是让关东侯牵制景王。
  姚太师拿关东侯开刀,镇南王和景王肯定乐见其成。
  不过姚太师既然这么做了,定不会让另外两个王捡渔翁之利,肯定会派人去边关掌管关东侯手下的兵马,而这些将领和士兵,除了听将军的话,便是只认虎符。
  归庭突然想到时居之前说少帝手中的虎符,难道姚太师已经拿到且掌控了边关?不然他怎么敢这么做?
  事情就如归庭猜测那般,当李英师长途跋涉赶回边关城门,远远看到城门口严防死守的士兵,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
  边关不比其他州郡,熟人太多,就算他光着脑袋,也能被人认出来。
  他不敢从正门进城,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地形自是十分熟悉,他灵巧的避开人群,又用泥土把脸抹脏,找到小时候带阿弟偷玩时发现的狗洞,钻了进去。


第44章 假和尚
  榆城, 镇守边疆的关卡,前沿阵地, 与外域接壤, 也是两国交战时必要攻破的城池。
  与繁华的京都、富饶江南比之,这里土地干旱, 风沙漫天和无边无际的荒凉, 环境尤为艰苦,所以民风也极为彪悍。李英师钻进狗洞,探出光秃秃的脑袋警惕地防备着四周,但见四下只有一片黄土, 并无一人,身体灵活地从洞中穿过,心想月余前, 他还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有望继承父亲厚望,当一方少年将军,没成想竟是虎落平阳, 只能钻狗洞才能回家……不, 现在这情况怕是有家也不能回,想到这儿, 不由的苦笑了一下。
  苦笑过后,他眉眼闪过坚毅之色,不管前方有多艰险,他都不能放弃。
  当务之急, 便是去找穆叔叔,问明情况,再做打算。
  狗洞的方位处于贫民区,他屏气凝神,小心翼翼的避开住民,看到前方晾晒的衣物,小心打探,随即上前抓了块头巾扭头就跑,躲在暗处裹住脑袋和脸,再越过一座座石头搭建的房子,直至天黑才来到关东侯府的区域。
  榆城昼夜温差较大,前不久他还满身大汗,这会儿风沙一吹,锐得像□□,冷得他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早知如此,他应该再顺两件衣服的,心中这般想着,前方有火光亮起,鞭其马蹄声像是朝他这边来,他心中一紧,左右看了一眼,什么遮蔽物都没有,只有一乞丐裹着杂草躺在墙角里,他顾不得许多,快步走到乞丐身边,拉着些杂草盖在身上,蜷缩着身体,把脑袋深埋在杂草中,透过缝隙,查看来人情况。
  但见一身姿挺拔的将士身着盔甲,威风凛凛地骑着高头大马,身后紧随九个士兵。
  士兵手举火把,把入夜后漆黑的方寸之地照的通亮——
  “禀告将军,这里有俩乞丐。”
  这话吓的李英师心脏猛烈剧跳,他连忙闭上眼,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只靠听觉察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