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不可能!绝不可能!这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你以为这样说,我就会心软吗?”
  林云涣闭上眼,不再与他争执:“信不信由你,我言尽于此。”
  周昭复离开了,离开之前,给林云涣留下了一句话:“温恭会死在去南疆的路上,你救不了他。”
  不久后,温恭就被押送着离开了京都,去往南疆。他离京后没几天,便有消息传来,温恭等人在去往南疆的途中,路遇了一伙山贼。一行数人,尽被山贼屠戮,无一生还。
  和当年一样,周昭复没有骗林云涣。不管是当年的李继远还是如今的温恭,他们最终都走向死亡,而林云涣只能看着,救不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
  林云涣并没有随温恭而去,甚至他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平静。
  他上奏了新帝,不再主持即将要完成的变革。他实在太累了,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他于是也无法再独自坚持下去了。
  有一次午夜梦回,他梦见了自己在平城的日子。那一天,平城的春光正好,还是个少年的他,与平城其他的少年郎一起,策马扬鞭,大笑着行过柳堤、踏过乱花。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少年人肆意且张狂的笑……少年不识愁滋味。
  他不再主持变革,但也没有离开朝堂。他以谢氏王朝自建朝以来史书杂乱为由,向皇帝谋了一个史官的职位,上任后不久便开始整理并编撰一本谢氏王朝系统的史书。
  这件事本不该由他来做,皇帝最初是不同意的。最后帮了他的还是周昭复,他此时已经权势滔天,皇帝又过度依赖他,自然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林云涣为何要编史,他与周昭复都很清楚。这也是周昭复为他说话的原因。
  他们的所爱之人,都在朝堂的纷争中被冠以污名。他们不愿让所爱之人,带着莫须有的污名被后世之人谩骂。他们原是最干净的人,也该干干净净地被记载于史册之中。
  我将你记载于史书之中。千载之后,如今的一切或许都已被一抔黄土掩埋,我也变成了一具白骨,长眠地下。
  而你,会以这种方式永远的活着。后世之人都会记得,谢氏王朝,元昭年间,曾有一位名动天下的大将军。你会是后人的敬仰,是让他们在史书中一读再读的人。
  我救不了你,但我会让你在青史中,不朽的活着。
  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第39章
  谢谪登基的第五年,谢氏王朝再一次闹了饥荒。在宰相周昭复的进言下,谢谪不但对此事置之不理,还整日沉迷于声色之中,其昏庸程度比起当年的谢齐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昭复辅佐出了一个昏庸无比的皇帝。谢谪将他看作老师,看作最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却将谢谪看作一把武器,一把用来毁掉这个王朝的武器。
  他成功了。迟迟等不来朝廷救济的百姓愤怒了,这个忧患重重的国家再次爆发了一场起义。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谢文熙来戡平内乱了。
  在周昭复的推动之下,这场起义很快席卷了全国。不久后,起义军已至京都城外。破城,不过是几天内的事。
  谢谪终于慌了,他不敢相信,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怎么一切都变了。他急切地想要再见一见他的老师,可他的老师却并不愿见他。
  周昭复命人控制了谢谪,杜绝了他弃城逃跑的可能。谢谪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惊觉,原来他的老师已经掌握了如此之大的权力,以及他的老师竟然对他如此绝情。
  城中之人出不去,只能绝望地等着城外的起义军破城而来。一道城门,挡不住全国百姓的怒火,京都的城最终还是破了。
  破城的前一天,周昭复去见了林云涣。林云涣仍安稳地在案牍编撰着史书,他仿佛并不知道城已经快破了,他们这些人也许都会死于起义军的怒火之下。
  周昭复如同老友般与他闲聊:“你的书,如何了?”
  林云涣一边写一边淡淡道:“明日便可成书。”
  周昭复笑了,自李继远死后他再也没露出过那么纯粹而愉悦的笑:“如此甚好。”
  说完这句话后,他又道:“你还记得当年我与你说过的话吗?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伤害过他的人。”
  林云涣的笔没有停,毫不客气地嗤笑道:“周昭复,骗自己这么多年有意思吗?到底是谁害死的少萧,你现在还不清楚吗?你说你不放过任何人,那你怎么就放过了你自己?”
  周昭复没有生气,他语气平静:“你说的没错,归根结底是我害死了少萧。我在这世上苟活了这么多年,实在也是累了。现在谢氏王朝要亡了,我的仇也报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去找少萧了。”
  林云涣停下笔,皱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昭复道:“还不明白吗?我要死了。”
  他看着林云涣的神情,觉得有点好笑:“我要死了,你不应该开心吗?”
  林云涣道:“你今天来究竟是干什么的?”
  周昭复道:“来见你最后一面罢了。见完了,我也该走了。”说完他就真的向屋外走去。
  林云涣看着他的背影,终是没有出声。
  那天夜里,周昭复终于去见了谢谪一面。他不再是刚登基的那个小孩子了,但他在周昭复面前还是和个小孩儿无异。
  他亲近周昭复甚至远超于他的父亲。因此即使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