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苏幕遮
  元昭十二年的春天,林云涣捡了一个小孩儿回家
  翠色和烟老
  发表于2个月前 修改于23小时前
  原创小说 - BL - 中篇 - 完结
  多重视角 - HE - 古代
  致仕途归乡后的傅菘常常会梦见林云涣和温恭。梦里的他们依旧是年轻时的模样,也不与他说什么,就只是站在平城的春光里对他笑。一个笑的无比张扬,一个只是微微弯一弯嘴角。
  他愣愣地着他们年轻的眉眼,几乎要落下泪来。此时是升平十年,他与他们已经有二十年未见。
  作者文笔一般,时代与各种习俗都是为剧情服务,考据党勿入。


第1章
  建宁二十年,谢氏建朝的第八十年,皇帝谢穆清驾崩,传位于嫡长子谢齐思。新皇帝谢齐思一点儿也没继承到他爹的英明,反而极其昏庸暴虐,各方面都要和他爹反着来。谢穆清节俭爱民,他偏偏要骄奢淫逸,大肆征收赋税,用来修建玩乐的行宫。谢穆清任用能臣,虚心纳谏,他却专制至极,一个不高兴就要砍了朝臣的脑袋。
  总之,这位新皇帝干的种种事情要是谢穆清知道的话怕是会被气的从皇陵里蹦出来,再狠狠地抽谢齐思两个大嘴巴子:自己兢兢业业的在皇帝这个高危职业上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光荣退休准备以“一代明君”的头衔留名青史了。结果跳出来谢齐思这个小兔崽子,干的这些破事儿,不但把自己本该在史书上高大伟岸的形象溅了一串儿泥点子,还把自己多年来废寝忘食换来的卓越工作成果毁于一旦,你说气不气?
  谢穆清的在天之灵绝对很生气。可他再生气也没有办法。他早已经两腿一蹬安安稳稳的躺在皇陵里了,不可能真的蹦起来给谢齐思两个大嘴巴子。谢齐思也清楚他爹是不可能来教训自己了,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的折腾这个国家。
  短短几年,谢氏王朝就和脚底抹了油一般疯狂走下坡路。这个建朝仅八十几年的年轻王朝,开始逐渐显露出了垂暮老人才会有的死气。谢穆清呕心沥血建造的一个盛世王朝,如水中之月,被轻轻一搅,便碎的彻彻底底。
  谢齐思继位的第四年,北方大荒,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而谢齐思为了修建一处新的行宫,赋税不减反增。一时之间,饿殍遍地。行乞者、逃荒者、抛儿弃女者甚至同类相食者数不胜数。人间惨剧在这个王朝的北方土地上不断上演,百姓们哀嚎着呻吟着,但他们离京都太远太远了,他们的声音传不到温软繁华的南方都城,那里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
  谢齐思的种种行为最终失了民心,各地暴乱不断发生。眼看着国家就要完蛋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终于忍无可忍地跳出来准备教训谢齐思了,这个人就是谢齐思的哥哥,谢文熙。
  谢文熙其实也不准备造自己弟弟的反,但是他不造反的话,按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谢氏王朝就不姓谢了,说不定就要改名叫啥李氏张氏王朝了。权衡之下,谢文熙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让他爹多年来努力工作的成果付诸东流。于是他一拍桌子,说干就干!就这么造了他弟的反。
  谢齐思不爱民也不爱臣的行为让他成功的失去百姓和大部分朝臣的心,他们巴不得赶紧来个人弄死这位无法无天的皇帝。所以,谢文熙的造反过程可谓十分顺利。而谢齐思自觉大势已去,估摸着自己的结局怕是不会太好,干脆自己给了自己一个痛快。
  在谢文熙攻入皇宫的那天,谢齐思独自一人端坐于龙椅之上,环顾了一眼昔日群臣进谏纷争不断如今却无比冷清的大殿。他沉默了许久,最终低声地道了一句:“我本无意于此,奈何天意难测、夙愿难成,方至此境地。”语毕,他抽出匕首,往脖间一横,便自刎于龙椅之上。
  谢文熙就这么登了基,改年号为元昭。他和他爹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登基以后励精图治省刑减赋税。这个元气大伤的王朝被谢文熙猛灌了几十碗的汤药以后总算是渐渐恢复了点生气。
  人们生活在这太平之景下,常常会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谢穆清在位时的那个盛世。但是盛世难再回,那个时代确确实实是逝去了。而如今这个看似太平的时代,实际上也是忧患众多,危机重重。


第2章
  平城地处谢氏王朝的西南方。虽是个小城,但却是商贾云集,商业极为发达。而此地商业发达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一百年多年前谢氏王朝建国的时候。
  谢氏王朝的建国皇帝谢昭早年间也是一介草民,虽然是一穷二白但为人忠厚仗义,结交了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一众好友。在他后来打天下的过程中,这些好友们也都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其中他的那些商贾朋友可谓是对他帮助最大,自己的钱好像都是大风刮来的一般,毫不心疼地大把大把往谢昭的军队里砸,供着他招兵买马,不断壮大军队,这才有了后来的谢氏王朝。
  谢昭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一理念的忠实信奉者,是以谢氏王朝建国以后一改前朝抑商的做法,反而大肆鼓励商业发展,不断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到了元昭年间的时候,商人地位已与读书人无异。而他这一做法,也使得谢氏王朝的繁华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的所有王朝。
  而平城自古便是商贾辈出,此地人们的经商手段也十分高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