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方才他靠过的柱子,说道:“我最讨厌琢磨不定的东西,你当真不告诉我,那我今晚是睡不着了。”
他便开口欲言,池逾又说:“与当初我见过你之后,就一直想知道你的名字,究竟是哪三个字一样。”
谷蕴真站在那里,池逾走过来,也许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他的手抬起又放下,低低道:“你的名字出自‘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这句诗。”
真是奇了怪了,叫他赶紧去寻觅佳偶的是池逾,现在又巴巴地跑过来求他告诉情史的也是池逾,这人莫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类疾病吧?
谷蕴真被池逾的目光注视半晌,还是招架不住,松口道:“那就简单地说一点点。”
他抬了抬下巴,池逾会意地低头,谷蕴真便贴近他的耳廓,压低声音说:“我骗你的。”
池逾:“……”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谷蕴真,这人笑得无比纯良,轻轻巧巧的四个字就把他一整天的东奔西走,思来想去化成一堆浪费光阴的无用功。
“我没有过心上人。”谷蕴真说起这些与风月挂钩的事,总是容易脸红,好在他隐在不充足的光线里,并不担心池逾看到。于是他也得以继续厚着脸皮说道:“但我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所以池大少爷,下回你说话之前,就请斟酌斟酌。”
池逾终于想起他那个破破烂烂的理由,毫无底气地反驳道:“我那是为了祝福你,好么。”
“好。”谷蕴真接的很快,倒让池逾意外了一把。
他顶着池逾复杂的目光,轻轻颔首,又学着苏见微偶尔会说的一句话,道:“晚安。”
谷蕴真右手臂的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的时候,池逾找时间带他去医院拆了线。回到池府时,便听到苏见微在里头兴奋地大喊,池在手里拿着一只柔黑色的燕子风筝,几个家丁散在周围陪他们玩乐。
见池逾回来,苏见微立即说:“小舅舅!外婆说,明天就要去寺里还愿拜佛,我到时候要带纸鸢去,跟姐姐在山上放。”
池逾略有烦躁地应了一句,又被管家围上来,问东问西,他答得漫不经心,眼神的余光随着谷蕴真慢慢飘向竹林下的书房。
又去读书,这人除了读书唱戏长得好看还会干什么!
谷蕴真倒是冤,因为他这次不是去书房念书的。他原本是因为养伤才借住在池府,如今伤口好了大半,自然要打包好行李,准备搬走的事宜。
刚把平日看的几本书拣好,池逾就从门口进来,手里甩着一把车钥匙,他蹙眉问:“你在干什么?”
“收拾东西。”谷蕴真把书理好,抱在怀里,打算去客房整理其它东西。池逾却堵着门口,不让他走,他稍作思考,问道:“借过?”
池逾直接夺过谷蕴真手上的书本,丢在一旁的书架里,斩钉截铁地拒绝道:“不。”
谷蕴真两手空空,却不气不恼地抬眸问他:“为什么?”
池逾很快想出一个理由:“我们明天全家要去漉山祈福还愿,请问你一个人怎么搬?你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伤患呢。”
才过了两天,他是把前些日子被谷蕴真三言两语搅得七零八散的纠结全部忘了,又伸手来勾谷蕴真的手腕,笑道:“蕴真哥哥,等我们回来再搬走好罢?你在池府住着,好歹还有人照顾你饮食住行,待伤口完全痊愈,再走不迟。”
谷蕴真惊异于池逾的变换多端,红着脸受了他这几句无意的撩拨,服软道:“……也好。”
那就过几天再走。
第19章 漉山新雨后
“先生,7号车厢往这边走。”
谷蕴真偏头一看,绿皮火车车厢上用白漆喷着大型一个阿拉伯数字七。他低头核对着手中的车票,循着逐渐增加的车厢号,挤在人潮里往前走去。
他是十号车厢,座位临窗,谷蕴真眯眼望着外头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从包里拿出一本《东坡诗选》,翻了几页。前方传来两声绵长的汽笛鸣声,车厢缓缓启动,不多时,春末微煦的暖阳便悄悄穿过玻璃窗,柔和安静地亲吻着脸颊。
火车开了半个时辰,检票员从两个车厢连接的小门里挤进来,座位上的客人纷纷从包里口袋中摸索门票,正襟危坐着,伸手递过深粉色的车票。
查到谷蕴真这里时,检票员用随身的印章打了个不明显的红印,还票给他,笑了笑道:“到凤凰寺,您是去漉山吗?”
谷蕴真点头,也笑答道:“不错,拜访朋友。”
谷家班解散之后,谷蕴真曾一度想再组戏班。奈何财力、能力、精力都有限,众人也都志不在此,重组后人心分散,往往是不出几天就各自分道扬镳。
他才知道要做那个顶梁柱,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
只是谷蕴真不愿意放弃,他纵使不是谷家班的冷拒霜,也在闲暇时会替花辛夷在颂梨园唱一两场戏。每当落幕时,众人拍手称快、鼓掌叫好的那一瞬间,他便会想,还是有一缕希望的。
或许……
谷蕴真记得父亲曾说过自己还有一个师叔,虽然他早在战火中不知流离何方,但谷蕴真一直未曾死心,每月都会登报悬赏,寻找那位艺名叫做“玉琼楼”的师叔。
前日他去报社再登报,却忽然得到回音,有人说曾在漉山凤凰寺见过这位玉琼楼。
无论师叔愿不愿意接纳,总归有些渺茫的希望。
比他独自一人终日忧思,又伤
他便开口欲言,池逾又说:“与当初我见过你之后,就一直想知道你的名字,究竟是哪三个字一样。”
谷蕴真站在那里,池逾走过来,也许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他的手抬起又放下,低低道:“你的名字出自‘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这句诗。”
真是奇了怪了,叫他赶紧去寻觅佳偶的是池逾,现在又巴巴地跑过来求他告诉情史的也是池逾,这人莫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类疾病吧?
谷蕴真被池逾的目光注视半晌,还是招架不住,松口道:“那就简单地说一点点。”
他抬了抬下巴,池逾会意地低头,谷蕴真便贴近他的耳廓,压低声音说:“我骗你的。”
池逾:“……”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谷蕴真,这人笑得无比纯良,轻轻巧巧的四个字就把他一整天的东奔西走,思来想去化成一堆浪费光阴的无用功。
“我没有过心上人。”谷蕴真说起这些与风月挂钩的事,总是容易脸红,好在他隐在不充足的光线里,并不担心池逾看到。于是他也得以继续厚着脸皮说道:“但我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所以池大少爷,下回你说话之前,就请斟酌斟酌。”
池逾终于想起他那个破破烂烂的理由,毫无底气地反驳道:“我那是为了祝福你,好么。”
“好。”谷蕴真接的很快,倒让池逾意外了一把。
他顶着池逾复杂的目光,轻轻颔首,又学着苏见微偶尔会说的一句话,道:“晚安。”
谷蕴真右手臂的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的时候,池逾找时间带他去医院拆了线。回到池府时,便听到苏见微在里头兴奋地大喊,池在手里拿着一只柔黑色的燕子风筝,几个家丁散在周围陪他们玩乐。
见池逾回来,苏见微立即说:“小舅舅!外婆说,明天就要去寺里还愿拜佛,我到时候要带纸鸢去,跟姐姐在山上放。”
池逾略有烦躁地应了一句,又被管家围上来,问东问西,他答得漫不经心,眼神的余光随着谷蕴真慢慢飘向竹林下的书房。
又去读书,这人除了读书唱戏长得好看还会干什么!
谷蕴真倒是冤,因为他这次不是去书房念书的。他原本是因为养伤才借住在池府,如今伤口好了大半,自然要打包好行李,准备搬走的事宜。
刚把平日看的几本书拣好,池逾就从门口进来,手里甩着一把车钥匙,他蹙眉问:“你在干什么?”
“收拾东西。”谷蕴真把书理好,抱在怀里,打算去客房整理其它东西。池逾却堵着门口,不让他走,他稍作思考,问道:“借过?”
池逾直接夺过谷蕴真手上的书本,丢在一旁的书架里,斩钉截铁地拒绝道:“不。”
谷蕴真两手空空,却不气不恼地抬眸问他:“为什么?”
池逾很快想出一个理由:“我们明天全家要去漉山祈福还愿,请问你一个人怎么搬?你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伤患呢。”
才过了两天,他是把前些日子被谷蕴真三言两语搅得七零八散的纠结全部忘了,又伸手来勾谷蕴真的手腕,笑道:“蕴真哥哥,等我们回来再搬走好罢?你在池府住着,好歹还有人照顾你饮食住行,待伤口完全痊愈,再走不迟。”
谷蕴真惊异于池逾的变换多端,红着脸受了他这几句无意的撩拨,服软道:“……也好。”
那就过几天再走。
第19章 漉山新雨后
“先生,7号车厢往这边走。”
谷蕴真偏头一看,绿皮火车车厢上用白漆喷着大型一个阿拉伯数字七。他低头核对着手中的车票,循着逐渐增加的车厢号,挤在人潮里往前走去。
他是十号车厢,座位临窗,谷蕴真眯眼望着外头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从包里拿出一本《东坡诗选》,翻了几页。前方传来两声绵长的汽笛鸣声,车厢缓缓启动,不多时,春末微煦的暖阳便悄悄穿过玻璃窗,柔和安静地亲吻着脸颊。
火车开了半个时辰,检票员从两个车厢连接的小门里挤进来,座位上的客人纷纷从包里口袋中摸索门票,正襟危坐着,伸手递过深粉色的车票。
查到谷蕴真这里时,检票员用随身的印章打了个不明显的红印,还票给他,笑了笑道:“到凤凰寺,您是去漉山吗?”
谷蕴真点头,也笑答道:“不错,拜访朋友。”
谷家班解散之后,谷蕴真曾一度想再组戏班。奈何财力、能力、精力都有限,众人也都志不在此,重组后人心分散,往往是不出几天就各自分道扬镳。
他才知道要做那个顶梁柱,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
只是谷蕴真不愿意放弃,他纵使不是谷家班的冷拒霜,也在闲暇时会替花辛夷在颂梨园唱一两场戏。每当落幕时,众人拍手称快、鼓掌叫好的那一瞬间,他便会想,还是有一缕希望的。
或许……
谷蕴真记得父亲曾说过自己还有一个师叔,虽然他早在战火中不知流离何方,但谷蕴真一直未曾死心,每月都会登报悬赏,寻找那位艺名叫做“玉琼楼”的师叔。
前日他去报社再登报,却忽然得到回音,有人说曾在漉山凤凰寺见过这位玉琼楼。
无论师叔愿不愿意接纳,总归有些渺茫的希望。
比他独自一人终日忧思,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