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清了个一干二净。
  “我想知道,魏贵妃让你给新帝下药,是从哪年开始的。”
  这一句如一道惊雷,正劈在了藏老嬷的天灵盖上,她内心再强大,也没有办法掩盖此刻的苍白与惊慌。为、为什么会有人知道这件事!
  不用看藏老嬷的表情,池宁就知道他猜对了,因为他已经从原君嘴里得到了证实。
  这便是太后留藏老嬷到今天的真正原因了——她想留个人证,证明不是她对皇嗣动的手。
  这个说法,乍然一听好像没什么道理,毕竟,从太后当时的处境来看,她完全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任何事情,她儿子已经是皇帝了,她是高枕无忧的太后,她怕什么呢?
  但是……
  如果魏贵妃残害的不仅是还在后妃肚子里的龙子凤女呢?
  池宁真的都不知道魏贵妃对肃帝到底是爱还是恨了,从她的所作所为来看,应该是恨更多一点吧?她不仅要他没有儿子,还不想他有孙子。
  这个推论其实也挺好得出的,想想静王、天和帝、新帝这一辈的皇子,基本都子嗣不丰的现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魏贵妃活着的时候,她不只是嫉妒其他后妃能生孩子,她也嫉妒其他皇子妃能有孩子。
  池宁还特意去回忆了一下,在魏贵妃活着的时候,确实莫名其妙死了不少皇孙,只有闻怀古勉强给立住了。
  但魏贵妃要如何保证,在她死后,仍没有多少皇孙降世呢?
  那可能是她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新帝这一辈的皇子,大多都已经失去了成为一个父亲的能力。
  这才是太后准备的王炸。她留下藏老嬷,就是为了在东窗事发时,让天和帝相信,她真的与这件事无关。
  太后知道这事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很早,否则她再冷眼旁观,也不可能任由魏贵妃这么瞎搞。可惜,太后知道得太晚了,晚到她只能留下藏老嬷来撇清自己。池宁合理推测,应该是魏贵妃那个神经病在被迫给肃帝陪葬时,才对太后说出了她做了什么。
  太后当年和魏贵妃的斗法实在是太过著名,她想证明自己与这件事无关,都不会有人相信,因为只有静王和天和帝的儿子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太后为此不得不留下藏老嬷,来取信于人。至少是让他的儿子相信,她真的没有心狠到这种程度。有琴氏唯一一点慈母之心,都给了她的儿子天和帝。
  但世事难料,天和帝早早地就没了。
  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太后帮着孙子闻宸当上太子的机会,也是因此而来。
  也就是说,太后制造血婴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新帝自己来查到当年的真相。无所谓公布不公布,她只是想让新帝扪心自问一个问题。
  如果说,皇子们大多没了当爹的能力。
  那么,皇孙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富商因为抠门辞退保镖被绑架的案子……
  灵感来自上个世纪真实存在的社会新闻,香港那边的富商(具体是谁我忘了,只记得个大概)。
  当然,仅仅是灵感,故事始末、人物关系、到底谁是绑匪,都是文中的艺术创作,与现实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请勿对号入座,请勿对好入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37章 努力当爹第三十七天:
  【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问题吗?】池宁算了一下,哪怕肃帝时期的皇子不多,他们的下一代(皇孙辈)延续到今天,也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了。“子嗣不丰”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每家都有下一代,所有的人数加起来……魏贵妃这是在大启皇室的头顶上开了个牧场啊。
  原君给了池宁准确回复:【只是子嗣艰难。】
  藏老嬷再厉害,也不可能不通过物理阉割,就彻底让一个男人彻底失去某种能力。她要是真有这个本事,那宫里的宦官们能少遭多少罪啊。
  【哇哦。】池宁懂了。
  魏贵妃就是死了也要膈应闻家人一把,看来是真的恨的很深沉了。
  说真的,虽然池宁很清楚,太后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没有中招,只是因为太后防范严密,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才没有给魏贵妃留下可乘之机。但只从既得利者是太后的这个结果来看,池宁总觉得魏贵妃的真爱应该是太后才对啊。
  而太后她老人家也不愧是在她那一届宫斗大赛里拔得了头筹的狠人,这一手心理战玩得实在是漂亮。
  她只需要让新帝听到“子嗣艰难”四个字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男人的疑心病,会自动替她完成接下来所有的事情。
  这里有个前提是,当皇子们被册封为王,前往藩地时,他们是无法带走神宫监的检测工具和坐忘心斋的弟子的,除非特别受宠。说得再简单点,坐忘心斋效忠的其实只有皇帝一人,而不是整个皇室,因为检测工具和能够检测的人是稀缺资源。
  坐忘心斋检测的也不是血脉,他们只是能在孩子被孕育的那一刻就确定这个孩子的存在,走的是时间上的推理流。
  好比像姬簪那样,从不再是完璧之身到见到坐忘心斋的弟子,她从始至终都和新帝在一起,那么当她被判断出怀有身孕的时候,这孩子百分百就是新帝的,不可能再有其他选项,新帝也不会有任何怀疑。
  但像其他新帝在藩地所拥有的孩子,这就不好说了。从怀孕到被御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