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

了一眼贾代儒,好吧,贾博士又故技重施了。他是不知道到底走了多少路,但离100里绝对要比30里少。
  不过他才不会和同窗们说实话呢,反而起头又开始背诵少年中国说。
  一个多时辰后,天已经黑了下来,学生们已经走了130里路了,贾代儒回头一看发现不少学生竟然是闭着眼睛习惯性地匀速前行。
  酷爱走路的穆渲倒还保持清醒,他也发现不少同窗边睡觉边行军的问题了,求助地看向了贾代儒。
  贾代儒打了继续行军的手势,穆渲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却没有反抗而是继续带队走着。
  渐渐地,穆渲的脑袋开始发木,眼皮子不禁耷拉了下来。
  随行的亲兵们也不太好受,他们身体比学生要强健一些,但也从未如此高强度行军过。毕竟正当壮年,身体的承受能力比学生要强上许多,走到半夜,还能强撑着看顾学生。至于郑助教等人,他们和学生一样都在边睡边行军。
  这时,贾代儒才喊了声停。
  呼啦一声,所有人呆愣愣地看向贾代儒。
  “我们超额完成任务,行军时长9个时辰,共计150里。”
  学生们闻言只高兴了一息功夫便原地躺倒,旋即现场鼾声一片。
  亲兵们和贾代儒还不能休息,他们要给每个学生和跟着一块强行军的先生们盖上被子才行。
  四门馆的学生们一日急行军150里路第二天就在京城传开了,震惊了世人,特别是兵部。
  众多家长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心情极度复杂,他们的儿子有那么优秀吗?他们怀疑自己听错了。
  就是东平郡王闻言后也呆愣半晌,悠悠叹了声气,,“不得不承认,“我儿子比我强。”
  日行150里路,试问有几个人有这个毅力走完,而世间事,最怕的就是毅力。


第119章
  一场创历史记录的急行军不但打破了世人对四门馆纨绔的认知, 更是使他们在最大程度提升了自信。
  他们终于发现其实他们不是纨绔,只要他们愿意就能比任何人都优秀, 同样成为国家的栋梁。
  人一旦打破固有认知,精气神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四门馆的学子们同样如此。被晒成黑炭的学生们眼神坚定,脖间红色领巾飘扬,虽然不似别的读书人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单个拎出去也是一员笔挺威风的少年小将。
  四门馆的先生们惊叹学生们精气神的变化, 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赞叹贾代儒,恐怕天下只有他才能让一群走鸡逗狗的纨绔产生如此大的群体蜕变。
  想到贾代儒进四门馆第一天时还在聚众斗鸡,再看看眼前意气风发的黑炭,他们仍然很难将二者联系到一起。
  贾代儒却在发愁,本来他的计划是带着学生远行游学,见识一下大好河山,别说一年, 就是两三年都不见得能游学完。可他现在被限制在京城周边20里,这段日子带着学生们野营拉练已经将周圈所有乡镇村落转了个遍。
  至于体味民间疾苦, 他自己都不了解民间, 顶多就能带着学生们走马观花看一看。这段日子该看的,该玩的也差不多了——爬山抓鸟,下河捉鱼, 野炊露营。有心结束游学,但他哥的意思是等皇上南巡后他再带着学生回去。
  黄文忠正好也在南巡之列,那时回京省得面对上司的雷霆怒火。
  偏偏离南巡还有段日子, 没办法,只好又带着学生们胡乱晃悠了几圈,强度远远不能和前面行军相比。
  正好让学生们缓上一缓。
  四门馆新晋栋梁们却不满足于眼下的成就,国之栋梁怎么能只占走得快一项,他们该拿出更多的成就才是。
  已经习惯群策群力的学生们傍晚在村中间的大槐树下召开了一场学生会专们研究日后的方向。
  “不如我们边行军边推广人工孵小鸡?”马尚抱着自己的小母鸡出了个主意,换来仇壬德一记白眼。
  两人已经和好如初,但他还是不太待见马尚的小母鸡,谁让它那么不识趣曾经在他袖子上拉了一泡屎。
  “倒也是个主意。”穆渲沉吟片刻,“人工孵蛋要用20来天,按照我们的速度正好可以把所有村落过上一遍。”
  见穆渲竟然认可了马尚的话,仇壬德连忙说,“我们应该干大事,教村民孵小鸡听着可不像栋梁干的。”
  “哼,你这是歧视!”马尚立刻不服气地反驳,“四王爷都重视人工孵蛋呢。”
  仇壬徳缩了缩脖子,不敢继续争辩,眼里流露出的神色分明是不认同。要是他们还是纨绔教导村民养鸡自然没问题,可他们现在可是栋梁,是少年英才!偶像包袱还是有一些的,天天和鸡鸭为伍未免有些太没形象了。
  马尚不满他的态度,反问,“你想干什么大事?”
  一句话就把仇壬徳憋屈到了角落画圈圈,他要是知道自己能干啥大事早就说了。
  大家又议论了一会儿,也没想到其他,但这时穆渲悠悠开口,“是不是大事不是由我们说了算,问问村民人工孵蛋对他们是不是大事吧!”
  说着让人叫来了庄头和他仔细说了人工孵蛋,庄头被小贵人叫来先是有些紧张,听着听着激动了起来,几乎忘记了眼前是东安郡王世子。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庄头难以自已地哽咽起来。
  如果能够人工孵蛋那岂不是解放了老母鸡,要知道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