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了想,还是去琅琊山看看为好,天帝虽嘱咐他不要轻易离开天界,但琅琊山乃仙门,又是琅琊仙君盘踞千年之地,想来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秋昭便悄悄从水月台后方的密道离开了天界,未免居悦和涣海担心,离开之前秋昭特意在府门口留下了一封信,告知他们自己外出一趟,不日便回,让他们切不可张扬惊慌。
秋昭从密道出了天界,随后便往琅琊山赶了过去,幸好下天闸的出口与琅琊山并不远,秋昭腾云赶路,天未亮时,便到了琅琊山附近。
☆、第 95 章
秋昭站在山脚下,抬头朝山上看了一眼,山林静谧,林风清冷,星斗微光照亮了山顶的密林树梢。
琅琊山下有一条曲折小道通往林深处,却无法通往琅琊仙君的仙门,像琅琊仙君这样的仙人,仙门一般都会隐藏在林深树密之处,且有仙术结界庇护,若是不知进山之法,常人必定无法找到仙门所在。
秋昭站在山下踌躇了一阵,他不知琅琊仙君是否在山,因此不敢硬闯,眼见着天边亮起了晨光,心下不由得焦急了起来。
情急之下,秋昭只好拿出了明画,朝山上的树林扇出了一阵清风。
此举一是为了提醒山内之人,山外有来客,二是为了探测出结界所在之处。
扇风盖过树林席卷而上,满山的林木在风中摇摆,随风发出了一片“沙沙”声,扇风吹到山间一处时,忽然被一道屏障挡了下来。
秋昭看着林间若隐若现的的屏障,猜测那应该就是琅琊仙君设下的结界。
随后,秋昭突然纵身跃至高空,站在云上朝结界所在之处看了一眼,那结界显现之后又快速消失在了树林之中,秋昭朝浓密的树林下看去,或许是结界之上另有障眼法,秋昭只能看见密密的丛林,树下的情形,丝毫也看不见。
秋昭正束手无策时,浓密的山林内忽然纵身跃出了一个人影,破开结界来到了秋昭面前。
秋昭看着从山内出来的叶辰,心下一喜,连忙朝他靠了过去,唤道:“漓公子!”
叶辰看见秋昭时,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惊诧,立马向秋昭问道:“司神大人不是回天界了么?”
秋昭点了点头,微微笑着回道:“是回天界了,不过我既然允诺帮你找家人,就一定不会食言,琅琊仙君还没有回来吧?”
“你怎么知道师父不在山?”叶辰微微皱下眉头问道。
秋昭忙道:“是天帝告诉我的,天帝与琅琊仙君有些交情,说琅琊仙君自上次大庆之后便外出云游了。”
叶辰听了神色一凝,向秋昭问道:“你既然知道师父不在,为何还要来?”
秋昭听了迟疑了一下,随后回道:“琅琊仙君不在,我想你必定着急,既然你师父不在,我想你大概也还没有找到亲人的下落吧?”
叶辰听了眼神中突然透露出了一丝失落,秋昭见了忙安慰道:“也不要紧,左右琅琊仙君是会回来的,我们在山里等等也无妨。”
叶辰抬眼看了秋昭一眼,他不让秋昭来琅琊山,是因为不想让秋昭见到琅琊仙君,原以为秋昭跟涣海回天界,自己便不用担忧了,却没想到,还是让偃师说对了,秋昭几竟回连夜赶来。
如今秋昭已经到了琅琊山,叶辰自然不好再赶他,只能让他和自己一同进山。
叶辰开了结界,秋昭立马跟着他落进山林内,一落地便看见林间驻落着好大一间道观,青烟绕檐,晨光洒瓦,密林环屋,寂静时有鸟鸣添生气,清冷时有阳光增暖意,林间萦绕天地灵气,山上暗藏日月精华,确实是一处适合清修的宝地。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观内,观内一片寂静,未见人影,不闻人声,秋昭见了立马疑惑着向叶辰问道:“这里没有他人吗?”
叶辰走在秋昭前面,两人隔着一步之距,听见秋昭询问,叶辰便淡然回道:“师父一向独来独往,山上素来只有他一人。”
秋昭微微点了点头,左右环视了一下观中之景,虽简陋却雅致,由此可见琅琊仙君倒是一位清简之人。
秋昭跟着叶辰缓缓走进观中前殿,那殿不大,殿中不设神佛之位,不供香案,只在屋殿正中间摆着一方大鼎,鼎内插着一根圆形石柱,石柱正对着大门一面刻着四个大字:道法天然。
秋昭站在石柱下,一眼便被石柱上的四个字吸引住了目光,注视了一会儿才突然低下头,见叶辰已经走到了鼎后,便连忙跟了过去。
到了鼎后,秋昭又见石柱背面仍然刻着四个大字:万物皆主。
秋昭看着那四个字,不由得与前面四个字联系了起来,随后好奇地问道:“琅琊仙君怎么在这殿中立了一根石柱?”
叶辰将殿内的烛火一一熄灭,一边淡然回道:“师父向来不奉天地,不拜神佛,只崇‘道法天然、万物皆主’这八个字。”
秋昭听了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琅琊仙君也是个不信命的,若是我家阿昀在此,见到这八个字,必定会嗤之以鼻。”
“世间不信命者大有人在,即使是掌道大人,也未必信命听命。”
叶辰一边说着,一边将殿内的烛火尽数熄灭,随后便出了殿门,秋昭跟着他绕过前殿,到了殿后,便见到院落、禅房、亭台、楼阁等景。
秋昭看着那些景观,突然向叶辰问道:“你就是在此处长大的么?”
叶辰站在屋檐下,看着山坡
秋昭从密道出了天界,随后便往琅琊山赶了过去,幸好下天闸的出口与琅琊山并不远,秋昭腾云赶路,天未亮时,便到了琅琊山附近。
☆、第 95 章
秋昭站在山脚下,抬头朝山上看了一眼,山林静谧,林风清冷,星斗微光照亮了山顶的密林树梢。
琅琊山下有一条曲折小道通往林深处,却无法通往琅琊仙君的仙门,像琅琊仙君这样的仙人,仙门一般都会隐藏在林深树密之处,且有仙术结界庇护,若是不知进山之法,常人必定无法找到仙门所在。
秋昭站在山下踌躇了一阵,他不知琅琊仙君是否在山,因此不敢硬闯,眼见着天边亮起了晨光,心下不由得焦急了起来。
情急之下,秋昭只好拿出了明画,朝山上的树林扇出了一阵清风。
此举一是为了提醒山内之人,山外有来客,二是为了探测出结界所在之处。
扇风盖过树林席卷而上,满山的林木在风中摇摆,随风发出了一片“沙沙”声,扇风吹到山间一处时,忽然被一道屏障挡了下来。
秋昭看着林间若隐若现的的屏障,猜测那应该就是琅琊仙君设下的结界。
随后,秋昭突然纵身跃至高空,站在云上朝结界所在之处看了一眼,那结界显现之后又快速消失在了树林之中,秋昭朝浓密的树林下看去,或许是结界之上另有障眼法,秋昭只能看见密密的丛林,树下的情形,丝毫也看不见。
秋昭正束手无策时,浓密的山林内忽然纵身跃出了一个人影,破开结界来到了秋昭面前。
秋昭看着从山内出来的叶辰,心下一喜,连忙朝他靠了过去,唤道:“漓公子!”
叶辰看见秋昭时,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惊诧,立马向秋昭问道:“司神大人不是回天界了么?”
秋昭点了点头,微微笑着回道:“是回天界了,不过我既然允诺帮你找家人,就一定不会食言,琅琊仙君还没有回来吧?”
“你怎么知道师父不在山?”叶辰微微皱下眉头问道。
秋昭忙道:“是天帝告诉我的,天帝与琅琊仙君有些交情,说琅琊仙君自上次大庆之后便外出云游了。”
叶辰听了神色一凝,向秋昭问道:“你既然知道师父不在,为何还要来?”
秋昭听了迟疑了一下,随后回道:“琅琊仙君不在,我想你必定着急,既然你师父不在,我想你大概也还没有找到亲人的下落吧?”
叶辰听了眼神中突然透露出了一丝失落,秋昭见了忙安慰道:“也不要紧,左右琅琊仙君是会回来的,我们在山里等等也无妨。”
叶辰抬眼看了秋昭一眼,他不让秋昭来琅琊山,是因为不想让秋昭见到琅琊仙君,原以为秋昭跟涣海回天界,自己便不用担忧了,却没想到,还是让偃师说对了,秋昭几竟回连夜赶来。
如今秋昭已经到了琅琊山,叶辰自然不好再赶他,只能让他和自己一同进山。
叶辰开了结界,秋昭立马跟着他落进山林内,一落地便看见林间驻落着好大一间道观,青烟绕檐,晨光洒瓦,密林环屋,寂静时有鸟鸣添生气,清冷时有阳光增暖意,林间萦绕天地灵气,山上暗藏日月精华,确实是一处适合清修的宝地。
秋昭跟着叶辰走进观内,观内一片寂静,未见人影,不闻人声,秋昭见了立马疑惑着向叶辰问道:“这里没有他人吗?”
叶辰走在秋昭前面,两人隔着一步之距,听见秋昭询问,叶辰便淡然回道:“师父一向独来独往,山上素来只有他一人。”
秋昭微微点了点头,左右环视了一下观中之景,虽简陋却雅致,由此可见琅琊仙君倒是一位清简之人。
秋昭跟着叶辰缓缓走进观中前殿,那殿不大,殿中不设神佛之位,不供香案,只在屋殿正中间摆着一方大鼎,鼎内插着一根圆形石柱,石柱正对着大门一面刻着四个大字:道法天然。
秋昭站在石柱下,一眼便被石柱上的四个字吸引住了目光,注视了一会儿才突然低下头,见叶辰已经走到了鼎后,便连忙跟了过去。
到了鼎后,秋昭又见石柱背面仍然刻着四个大字:万物皆主。
秋昭看着那四个字,不由得与前面四个字联系了起来,随后好奇地问道:“琅琊仙君怎么在这殿中立了一根石柱?”
叶辰将殿内的烛火一一熄灭,一边淡然回道:“师父向来不奉天地,不拜神佛,只崇‘道法天然、万物皆主’这八个字。”
秋昭听了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琅琊仙君也是个不信命的,若是我家阿昀在此,见到这八个字,必定会嗤之以鼻。”
“世间不信命者大有人在,即使是掌道大人,也未必信命听命。”
叶辰一边说着,一边将殿内的烛火尽数熄灭,随后便出了殿门,秋昭跟着他绕过前殿,到了殿后,便见到院落、禅房、亭台、楼阁等景。
秋昭看着那些景观,突然向叶辰问道:“你就是在此处长大的么?”
叶辰站在屋檐下,看着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