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

情,也只能是外面种的东西出苗的事情了。
  一晚上的时间,木系异能大范围的扩散出去。本来还需要等待几天的出苗,硬是被白苏催生到了今天。
  陶良州的百姓,真的太需要看见‘出苗’了。


第113章
  好似就在那一晚上的时间, 整个陶良州都变得不同了。
  人还是那些人,可却不在麻木,眼中终于有了希望。白苏陈胜追击,又租种了一千亩地。不仅如此,还给陶良州的百姓二个选择。
  他们可以直接将地租给白苏,甚至连人一起租给白苏。白苏每年给他们开工资,但是地里的产出全部归白苏。第二个选择就是, 从白苏这里买种。不是那种普通的种子,而是已经发芽的种子。
  选择第二种的话, 种出来多少东西那自然都是陶良州百姓自己的东西了。
  选择是有两个, 但大部分……不, 应该说所有的人还都是选择了第一种。陶良州这个地方土地的贫瘠, 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往上追溯, 甚至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通过州志也能查看出来个大概, 在将近一百年前还有七十年前和四十年前三次, 陶良州发生了海水倒灌的现象, 海水淹没了整个陶良州, 让陶良州变成了一片汪洋。
  水深不过两尺, 连小孩子都不会淹死。可问题的关键是, 海水里充满了盐碱矿物质, 三次倒灌下来让整个陶良州的土地贫瘠再贫瘠,到了一二十年前,土地算是彻底撑不住失去了肥力。
  明明沿海的城市, 连个杂草都长不出来,眼看着再继续发展下去,恐怕都要变成大裕朝沿海区域第一个荒漠了。
  也许百姓看不出来城镇荒漠化有什么危害,但整个大裕朝不可能没有聪明人。城镇的荒漠化不仅为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姓流离失所,还会有很多连锁的反应。
  毕竟荒漠之后就是沙漠,而风沙是会逐渐蚕食它的周边的。
  没有一个圣明的君主,会想看到那样的场景。也许轩辕极现在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可他背后却有两个合格的‘参谋’。
  从武亮的出现就不难看出,不论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武皇后都不是那种不作为的人。
  白苏还租地的消息一经放出,很快海景房山脚下就挤满了闻讯过来的百姓。白苏没有出去见人,再一次的将这些杂事交给了武亮。
  一千亩地的租种进行的很是顺利,消息发出去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租种好了。为了方便白苏的行动,武亮尽量将新租的地和之前租住的地方连在一起。
  两天的时间,白苏也是一刻都没停歇。当初从望江府拉过来的秸秆还有草木灰什么的,都撒在了第一个一千亩地里面。所以接下来的育种,白苏也都尽量放在第一块地里。
  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相信,那些秸秆还有草木灰是有用的。
  陶良州的井水虽然有点苦涩喝起来味道不好,但用来浇地问题还是不大的。在州志上记载的三次海水倒灌之前,陶良州的饮用水并没有出现过大问题。
  而且井水的苦涩,也是第三次倒灌之后才有的。大概可以看得出来,陶良州的地下水还是有救的。
  这个不着急。
  照旧从军营里拉壮丁,和雇佣回来的百姓一起将第二个一千亩地全部开垦出来。开垦之后,就将第一个一千亩地里的树苗药草苗提苗处理再移栽到第二个一千亩地里。
  为了时效性,白苏这一次一口气从军营里雇佣了五千人,直接将沿海的一个军营里的人全部拉了出来。
  五千人,平均下来一个人只需要负责不到二分地。在重金还有高官的威压之下,一天的时间硬是移植好了第二个一千亩地。
  不管别人怎么样,连在一起的两千亩地上冒着绿油油的嫩芽,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生更多希望。
  然后,又要去上学了。
  这一次去苏州之前,白苏留下的任务就比较单一了——打井,打深井。
  在沿海这种地方,浅一点的水井四五米就可以出水。而白苏的要求,是打二十米左右的深水井。确切的说,井口出不出水和深度的关系并不大。
  主要是寻找到地下有活水的地方,然后从上面开口。不过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实际之后,总是会出现一点点的偏移误差。
  陶良州不缺水,甚至可以说水资源丰富。但三次海水倒灌之后,明显的现在吃的水已经被海水‘污染’了。
  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是大一点的地下活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流动曾经倒灌进来的海水早就应该被排清了。
  可事实上,并没有。
  白苏一方面打深井,用于他种植田的灌溉。另一方面也找了专人,去调查规划现在已经受海水污染的吃水井的范围。
  水源净化对于木系异能者而言,难度系数不大。如果不行的话,白苏甚至可以简易的净化海水让其达到灌溉庄家的标准。
  不过那样动静就有点大了,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需要的人力财力也有点超标。对于一个想要赚钱的人而言,并不是最优选择。
  所以,还是先植物净化就行了。
  白苏位于海边的海景房中庭,开辟出来一个宽敞的池塘。本身更想要泳池的白苏,也只能屈服于现实。不过泳池的设想他是不会放弃的,等以后他是一定要弄一个供他和石菖蒲好好玩乐的地方的。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