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沟通,都是为了你好。”
  范汝毅是苏蘅在十二班交涉最多的学生,苏蘅对他其实有很多嘱咐,但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最后,他轻轻抬起手,拍了拍范汝毅的肩背。
  呼吸落在耳尖,范汝毅收紧了手臂,用力地抱了下苏蘅,少年独有的朝气蓬勃撞入怀里。
  苏蘅怔忡半刻,无端地开始回顾这一年的相处。
  他蓦然发现,范汝毅变了许多。他似乎很久没见过少年的张扬恣意了,范汝毅变得沉稳内敛,面对苏蘅时,总像是有着如履薄冰的卑微。
  这是一场水中捞月的暗恋。囿于年龄、身份,范汝毅注定打动不了苏蘅的心,求而不得与爱之深切的挣扎或许很苦,但也教会了他成长。
  变过声的嗓音听来低沉,将苏蘅游离的思绪唤回,范汝毅低下头,挨在苏蘅的耳侧,轻道了句:“谢谢。”
  情愫万般,‘谢谢’二字远不能蔽,但他却只挑了这句话——苏蘅最想听到的这句话。
  前排的男生跑过来和苏蘅聊天,范汝毅松开手,后退半步,最后望了苏蘅一眼,转身走回了座位。
  回到办公室,苏蘅迫不及待地拆信箱,边拆边和陈栩绒说:“看见没,当班主任还是很幸福的。”
  陈栩绒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苏蘅高兴地给她解释:“学生们听说我下学期不教他们了,都舍不得我,特意给我写的信。”
  陈栩绒啧啧两声:“酸了。”
  苏蘅将信取出,挨封拆开,认真地读。
  学生们和他说了许多推心置腹的话,有人谈不舍,有人说寄语,有人讲回忆,在这一年里,与十二班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苏蘅看得感慨万千,不知不觉,晚自习已然到了尾声。
  倒数第二封信是范汝毅写的,只有两行话:
  “人浪中想真心告白,但你只想听听笑话。”
  “苏蘅,你要幸福。”
  难平之意,最终还是不得不平。
  范汝毅还是在为苏蘅从来没有正视过他的感情而耿耿于怀。但实际上,苏蘅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喜欢能够有多真挚、有多念念不忘,他只是不想,也不能去正视。
  他们只能到这了,他只能装傻。
  夏末秋初,炎热的教育基地,夜风微凉的晚会,少年深情的歌声,恍然浮现在脑海。
  那时的他还没有走进范汝毅的生活,那时的他和秦微还只是朋友——朋友都算不上,应该是互相嫌弃的舍友。
  时间过得很快,也很慢。
  快到转瞬即逝,去年的光景还犹在昨日;慢到细水流长,明明只过了不到一年,他却好像和秦微认识了很久。
  最后一封信没有署名,但苏蘅看了眼字迹,就猜出了写信的人是谁——
  说好的学生给他写信,秦微跟着凑什么热闹?
  苏蘅无奈地拆开,冥冥中,又有些期待。
  “打开信时,你一定在想,都是学生的信,为什么会出现一封是我写的。嗯,苏老师,不知道你记不记得,我还欠着你甜言蜜语呢,想和你说点黏黏腻腻的情话,当面说不出口,就借了十二班的信箱,写成信了。
  “写这封信时,我刚刚看过一篇关于脑电波的报道。
  “脑电波的基本波形有α、β、θ、δ四种,嗯,我知道这对于你来说有点生涩,我慢慢给你讲。
  “α波,出现在人清醒并安静的时候;β波,出现在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时候;θ波,出现在人受挫抑郁的时候;δ波,出现在极度疲劳与昏睡的时候。
  “δ波的状态,接近于深眠与无意识,所想念的人与事物不受思想的控制;θ波时,是困扰和失意,又或者是夜来非,我会想事,很少想人,和你在一起以后的日子平淡也静好,θ波出现的次数少了很多;β波,是兴奋,是冲动,未必是爱情,但想的确实是你。
  “我认为啊,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沉稳而有力的,像是α波,8-13Hz,频率不高、幅度却大。你在我的α波,是我清醒时,闭上眼睛,安静想念的人。
  “我总是会想到你,尽管你就在我的楼下,在我的隔壁房间,在我的身旁。想的事情都很琐碎,有的时候想你在做什么,猜你在想什么;想起晚饭时,会想到你想吃什么;想起回家,会想和你一起去做什么,看电视,逛街,或者躺着聊天,聊什么。就像你那天说的,我不能否认生活确实让人心烦,但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有你,所有的不如意,就变得很美好了。
  “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生活不易总是常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我们会有困扰,会分歧,会吵架,会磕磕绊绊,我们不被法律认可,也不会有血缘的羁绊,少了外力的约束和保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脆弱不堪,只能靠爱和坚持来维系。但我很有信心,有多爱你,就有多自信。
  “我很爱你,爱有你的生活,我会陪你走下去,把你当做贯穿我未来的一部分,当做我不能割舍的习惯。
  “我很爱你,苏蘅,以后也会一直爱你。
  “秦微。”
  信的最后附了张图,是四种脑电波的形状。
  α波上画了个小小的心,写着苏蘅的名字。
  苏蘅的眸光轻动,听到办公室的门轻响。
  秦微推开门,和往常一样,与陈栩绒打了个招呼,问苏蘅:“晚上想吃什么?”
  苏蘅把信收起来,笑着看了秦微一眼。
  秦微瞄到信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