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第4章 长卿(修)
  “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史记·伍子胥列传》
  乌云翻墨,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像是天河之水咆哮着冲向人间。
  “哗哗”,这是雨打屋檐的声音,“呼呼”,这是风卷大树的声音,“轰隆!”,天边炸了一个响雷,然而什么声音都影响不了正在交谈着的二人。
  这二人便是吴国新一任的君主和行人,其对话大意如下:
  阖闾:“孤要称霸,子胥何以教我?”
  伍子胥道:“臣闻治国之道,贵在安君理民。”
  阖闾追问:“请详解。”
  答曰:“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
  阖闾:“善。尽付子胥矣!”
  而这样的信任和权力,正是伍子胥渴望的东西,在他从小到大的时光里,学得就是为臣之道。
  于是伍子胥拜谢:“臣必竭尽全力,不辱王命。”
  “子胥无须生分。”阖闾扶起他,又道:“此番暴雨,下游必定受灾,其中前往延陵慰问的使者,子胥以为何人合适?”
  延陵比较特殊,是王叔季札的封地,不管谁去,一定得不到待见,要妥善派人。
  伍子胥:“臣自请前去。”
  阖闾色温:“善,正合孤意。”
  五日后,雨停了,待河道可行船后,伍子胥等人走水路星夜赶往下游。
  伍子胥领着部分百工到季札面前时,季扎还没想到朝中之人这么快前来,问道:“江南岸呢?其他地方呢?朝廷都派人去了吗?”
  伍子胥恭敬道:“季子宽心,大王对受灾一事极为上心,南岸湖城是相国大人领着百工去的,姑苏是狐庸大人,檇李是……”
  接下来季札一一询问,伍子胥一一作答,季子脸色和缓了不少:“你在朝中做什么的?我以前怎么不曾见过你?”
  伍子胥微不可察地叹口气,再一次行礼:“下官伍员见过季子,下官是新任的行人,故季子不曾相识。”
  “是你?!”
  季子心里情绪复杂,他刚才还觉得这个人倒不错,办事稳妥,现在那点好感已经荡然无存,是啊,楚国伍家培养出来的嫡二公子,才能能差到哪去?可是他做了什么?推荐刺客给姬光,帮助姬光杀了姬僚!
  吴国出现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之事,眼前之人就是一大帮凶。
  “姬僚不帮你出兵攻楚,你就杀了他,你还真是不择手段。”
  伍子胥并不直接回答,姿态恭恭敬敬:“季子应还记得,吴武王在位时,一直在削弱大王手上的兵权,为求自保,下官与大王,俱是不得已而为之。”
  “鬼话连篇!“季子冷笑着完全不信。他太了解姬光了,有手段有谋略,野心勃勃,那是绝不肯屈居人下的。早先姬僚登位之时,他也提防着姬光,但姬僚登位后,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都过去了,一直平安无事,他还真以为姬光忍了。
  伍子胥正色:“大王为寿梦先王的嫡长孙,顺应礼制本就该继承王位,现如今不过是拿回自己东西罢了,更何况大王雄才伟略、气度宽宏,能知贤任贤,想必季子亦是知道的,大王如今继位,实为吴国万民之福。”
  若不是为了吴国民众,我怎会如此容忍姬光?季子看着伍子胥,冷冷道:“你既然来了俨然,可是听我吩咐?”
  “自然,伍员任凭季子差遣。”
  “这里也没有他国使者需你招待,”季子不想见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你去西院找个叫孙武的义士,你们去施粥吧。”
  “诺。”
  伍子胥跟着个小吏去到西院,西院住了许多武士,眼下却见不着几个任英明,一片空旷之中,伍子胥远远看见有个灰衣男子卧坐在树荫下,支着腿,仪态慵懒,让他想起了他少年打猎时看见过的一只花豹。
  男子二十六七岁,正拿了块白布慢慢擦拭着手中的短刀,他腰间右边挂着酒壶,左边系了个刀鞘,看着他们走向前,露出几分吊儿郎当的笑意。
  这是伍子胥第一次看见孙长卿,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们将结为最亲密的战友,同赴战争,共浴战火,在铁与血中一同战斗,用手中兵戈谱写出自己的人生战歌。
  那时,整个天下都在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现在,小吏喊道:“孙大哥,这是伍大人,你们就一起施粥了。”
  孙长卿打量了伍子胥两眼,站起身笑道:“我叫孙武,字长卿,兄台喊我长卿就行了,兄台怎么称呼?”
  伍子胥笑地温文尔雅:“伍员,字子胥,长卿叫我老伍便可。”
  按照周礼,他们见面时应该先互报宗族,比如楚国伍氏一族伍员。但孙长卿不知为何,不报宗族,伍子胥自然就随他这么说。
  两人互相行了礼。小吏对两人道:“下官还有他事,先告退了。”
  待他走了之后,伍子胥看着孙长卿手里的那块布,他有些不太确定“长卿,你是拿得女子的头油来养刀吗?”
  孙长卿乐了:“这你都能看得出来!”
  伍子胥笑地温文尔雅:“我闻到了一股头油的味道,还不敢确认。”
  孙长卿把那短刀拿起来,在阳光下映了映,献宝道:“你看我养得怎么样?”
  刀柄圆润,刀光锐利,刀身上裹了一层薄薄的油脂,伍子胥早就看到了,此时衷心赞道:“真不错。”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