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

却知道在这个世道读书意味着什么。
  韩冬荣微微一笑说:“嗯,孩子嘛,总得给他们以后一些希望。”
  王顺一听这话就赶紧拉着李富贵和王虎子等一干孩子跪下了,眼中有泪,他给韩冬荣叩首道:“少爷,小的,小的代孩子们谢谢少爷了,少爷您真是菩萨心肠!”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他们这些人生下来就大字不识,父母也是目不识丁,就只能租田种地了,他以为以后他的孩子也是如此,可没想到今天这位新东家却愿意让孩子们读书,若孩子们以后能识字,指不定还能做学问,以后有了些才学可以去那些大户人家家里做事,指不定还能被推荐入朝为官。
  韩冬荣看眼前的这质朴的庄稼汉眼泪横流不由得心里再次感叹,当真是可怜谈下父母心啊!
  王虎子看着自己的爹竟然哭了连忙拉着他的手安慰道:“爹,你怎么了?快别哭啊!”
  王顺看着自己的儿子连连拿袖子擦眼泪,然后又不好意思地看着韩冬荣赧然道:“让,让少爷见笑了。”
  韩冬荣微笑摇头,王顺搂着自己的儿子面色一正道:“少爷放心,我定会将少爷吩咐的事办好的,到时候少爷派来的人来找我,我立刻就带着他挨家挨户地去问。”
  韩冬荣颔首,再与王顺和李富贵他们说了会话便回去了。待目送韩冬荣离开后,王顺也是没再做事,而是让所有孩子都回家,让他们赶紧告诉他们自家爹娘这事。而他自己则是领着王虎子回家了,他想赶紧告诉他家婆娘,也让他高兴高兴,他家里现在还有一个才一岁的孩子,说不定以后到了六岁也能读书了。

  第三十二章

  夜幕已深,韩府的灯已经全点上了,下人们基本上也已经回了屋子休息,只有巡夜的护院时不时在府中走动。韩冬荣书房烛火昏黄,他坐在烛光下用毛笔书写着什么,桌案上还有一卷书籍,这是属于现代的数学类教材,还是小学一年级的。
  傍晚的时候王顺与他派去的府里能识字写字的下人就已经将庄上适龄读书且父母愿意让他们读书的孩子名单都送了上来,王顺说庄上所有人家听说这好事是对他千恩万谢,这统计过来合适的孩子一共差不多二十个,这人数韩冬荣还是能接受的,若是人数太多他恐怕有些忙不过来。
  傍晚王顺他们回话后他便让王顺先回去,待他一切准备妥当后就安排孩子们读书的事。他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做了筛选,只挑了些合适这里实际情况的东西来教。语文的话,他打算就给孩子们用千字文和三字经等来启蒙,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韩冬荣灯下看着那些教材,熟悉的纸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课本,但里面的内容却让他十分亲切。
  也不知过了多久,韩冬荣这里的烛灯都换了一盏了,丫鬟丁香换灯的时候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韩冬荣桌上放着的数学教材,觉得这东西有些奇怪她从未见过,上面竟然还有字,哪怕她不识字,可她还是知道那是字。
  丁香虽然有疑惑,但见韩冬荣正写东西写的认真就没打扰他,将所有疑惑揣在了心里便悄悄告退。
  韩冬荣不避讳丁香看到教材,纸张这东西他觉得很有必要出现,不然这竹简笨重,丝帛又贵,这也是这里教育水平低,书籍少的缘故。若是以后纸张出来了,活字印刷术也会出现,他想这之后才会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读书盛世。
  书房内静悄悄的,韩冬荣这会儿终于是将他整理好的数学教学内容整理好了,明日再将那些要用来启蒙的三字金和千字文等都写出来,这些东西弄好后便交给府里能写字的人誊抄二十份便好了,想到这里他更加怀念现代的打印机和复印机了。
  活动了下手腕,再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韩冬荣将那数学教材收进了空间,犹豫了一下也将这刚写好的数学教材也放进了空间,这两日府周围时不时有人转悠,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不能给人看,可到时候若是被人顺走了,他还得重写不是。
  看了看天色,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但他知道自己该睡了,疲乏感已经在侵袭着他了。打开门走出书房,外面念寒还守着,韩冬荣看到他心头一暖对他道:“这么晚了,你也去歇息吧。”
  念寒摇了摇头指了指他房间的方向,那里竟然亮起了烛火,他疑惑看向念寒,念寒道:“殿下来了。”
  韩冬荣一愣问:“什么时候来的?”他没想到萧鸿煜竟然会这么晚来。
  念寒回答:“来了好一会儿了,丁香那时刚好从书房出来,说您在认真写东西。殿下知道后便没打扰直接去了公子屋里等了。”
  韩冬荣颔首,然后脚上的速度加快了些的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进了屋,韩冬荣发现萧鸿煜正拿着一卷简牍看书,身边的小茶几上摆着一盏清茶。听见有声音,萧鸿煜放下简牍,一件是韩冬荣进来就站起了身道:“写什么弄这么迟?”
  韩冬荣走到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道:“一卷教材,我打算让庄上的孩子读书认字。”
  萧鸿煜诧异看着韩冬荣,韩冬荣却笑着说:“别这样看着我,我只是觉得知识就是力量,它能改变不少东西,如今你父皇不是也打算取士于民间吗?可你们是否有想过,在这个书籍和知识几乎都掌握在那些豪门世家手中的时代,这些所谓的‘民’真正指的又是哪些‘民’?”
  韩冬荣这两个‘民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