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田晓辞身上。
在他最难熬的这段时间里,孔莞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肾*源。
得到消息的那天晚上,孔莞虽然很喜悦,却也相当平静,可田晓辞却偷偷咬着被角哭的很厉害。
崔文拜托了他的老师,肾内科专家杨文欢老师为孔莞主刀,手术时间就定在几天之后。
田晓辞开始忙碌起来,他不再有时间去想别的,转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孔莞身上。
手术前两天,孔莞重新做完了各项检查,确认符合手术条件。
手术的前一天晚上,田晓辞趴在病床前,听孔莞讲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虽然肾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很高,而且还是杨文欢老师主刀,把握更高,但他还是很紧张。
只是孔莞并不紧张,她一直都很放松,但这一晚,她说起了他的父亲。
田晓辞的父亲去世很早,大约在他两岁左右因公殉职。
在最初的时候,孔莞告诉他,爸爸在很遥远的地方工作,不能回来陪他,他是相信的。
到小学的时候,他开始写作文。
作文题目经常有“我最爱的xx,”“我的家人,”之类,他刚开始还会写,“我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他每年都会寄很漂亮的礼物给我,我很爱他,”或者“我的爸爸很伟大,他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之类的话。
但渐渐的这些话不再出现在他的作文本上,取而代之的是“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即使没有爸爸,我也很幸福,因为妈妈给我的爱并不比有爸爸的孩子少,我很满足。”
他渐渐长大,没有谁说过,但他已经懂得。
田晓辞很少问他父亲的事情,他怕孔莞会伤心。
但这一晚他却听的很用心,他用手托着腮,含着笑听他母亲讲他父亲的事情。
孔莞说他的父亲很英俊,特别能干,有责任心,爱她和田晓辞胜于一切。
田晓辞的眼睛是弯着的,可是睫毛却湿了,眼珠上蒙了一层水雾。
他从未像今天这一刻,体会到“父亲”这两个字的真实性。
甚至于,他会有一种很奇妙的错觉,他心中父亲的身影总是很容易和沈清川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他探身在孔莞脸颊上亲了一口,很依赖地唤她:“妈妈。”
很小的时候他叫她妈妈,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少年人开始改口叫妈,这样叠着的两个字很久没有出口,出口时却是全心全意的依赖,他说:“妈妈,我爱你。”
然后又说:“我也想念爸爸,很爱他。”
孔莞的手术很成功,恢复状况也非常好,最开始几天,田晓辞日夜不敢离开地陪在病床前。
待真正稳定之后,才由他和阿姨轮流陪护。
一个月后,孔莞正式出院,这时候也已经到了年底。
田晓辞给阿姨放了几天假,自己在家里筹备新年,母子两个过了这几年来第一个喜气洋洋的新年。
大年初二那天,田晓辞和宁安覃闻语在SOSO聚了一下,他们各有各的忙,已经好久不见。
他带了自己去陶艺馆做的烟灰缸做新年礼物送给他们。
虽然很粗糙,但他们却都是很喜欢的样子。
田晓辞坐在宁安身边,低头点了一支烟,还没来得及抽,便被宁安给捏了过去。
宁安是很细心的一个人。
田晓辞以前是从来不抽烟的,因为工作原因更是很少关机。
可现在他不仅经常关机,低头点烟的姿势也十分熟稔。
他轻声问他,怎么抽烟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又告诉他,他们都很担心他。
田晓辞便笑了笑,轻声说:“我妈前一阵刚换了肾,熬夜陪床为了提神才偶尔抽一两根。”
有这个原因,但不完全是,而他能说出口的原因,却只有这一个。
在最难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他母亲的事情。
可现在,他却有些忍不住。
田晓辞带着些天真气,很爱笑,遇到事情有时候很杠,有着普通少年人的锐气。
而且他穿衣也大部分是高奢品牌,不了解情况的人,很容易把他认成谁家娇养出来的小少爷。
没有人知道他肩膀上压着那么沉重的担子,过的那么辛苦。
就连宁安和覃闻语,本来也只是以为他是为沈清川的问题,所以才低调消沉。
他们虽然也有疑惑,但本着尊重和相信他的原则,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刻意问过什么。
可在这一刻,那些曾有过的疑惑也在瞬间烟消云散。
田晓辞对着他们笑了笑,鼻尖倏然变得酸涨,他轻声说:“这么多年,我终于把我妈治好了。”
宁安很心疼地抱住他,抱了很大一会儿,然后对他说:“你很棒。”
田晓辞的眼圈红了,但依然对他笑着。
他一边笑一边想,他想,挺值得。
他跟了沈清川,虽然在心尖上豁了一道可能永远都不能愈合的口子,但是他治好了他的母亲。
有得有失,他得大于失。
也是那晚回去,他发现了沈清川的车子,停在他现在租住的小区里。
冬夜的月光很亮,他沐浴着月光前行,发现那辆车子的时候,再想退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他立刻就偏开了头,但却依然能感受到那股锐利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刺在他的身上。
几乎能将他那层貌似坚强的外壳刺穿。
在他最难熬的这段时间里,孔莞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肾*源。
得到消息的那天晚上,孔莞虽然很喜悦,却也相当平静,可田晓辞却偷偷咬着被角哭的很厉害。
崔文拜托了他的老师,肾内科专家杨文欢老师为孔莞主刀,手术时间就定在几天之后。
田晓辞开始忙碌起来,他不再有时间去想别的,转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孔莞身上。
手术前两天,孔莞重新做完了各项检查,确认符合手术条件。
手术的前一天晚上,田晓辞趴在病床前,听孔莞讲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虽然肾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很高,而且还是杨文欢老师主刀,把握更高,但他还是很紧张。
只是孔莞并不紧张,她一直都很放松,但这一晚,她说起了他的父亲。
田晓辞的父亲去世很早,大约在他两岁左右因公殉职。
在最初的时候,孔莞告诉他,爸爸在很遥远的地方工作,不能回来陪他,他是相信的。
到小学的时候,他开始写作文。
作文题目经常有“我最爱的xx,”“我的家人,”之类,他刚开始还会写,“我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他每年都会寄很漂亮的礼物给我,我很爱他,”或者“我的爸爸很伟大,他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之类的话。
但渐渐的这些话不再出现在他的作文本上,取而代之的是“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即使没有爸爸,我也很幸福,因为妈妈给我的爱并不比有爸爸的孩子少,我很满足。”
他渐渐长大,没有谁说过,但他已经懂得。
田晓辞很少问他父亲的事情,他怕孔莞会伤心。
但这一晚他却听的很用心,他用手托着腮,含着笑听他母亲讲他父亲的事情。
孔莞说他的父亲很英俊,特别能干,有责任心,爱她和田晓辞胜于一切。
田晓辞的眼睛是弯着的,可是睫毛却湿了,眼珠上蒙了一层水雾。
他从未像今天这一刻,体会到“父亲”这两个字的真实性。
甚至于,他会有一种很奇妙的错觉,他心中父亲的身影总是很容易和沈清川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他探身在孔莞脸颊上亲了一口,很依赖地唤她:“妈妈。”
很小的时候他叫她妈妈,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少年人开始改口叫妈,这样叠着的两个字很久没有出口,出口时却是全心全意的依赖,他说:“妈妈,我爱你。”
然后又说:“我也想念爸爸,很爱他。”
孔莞的手术很成功,恢复状况也非常好,最开始几天,田晓辞日夜不敢离开地陪在病床前。
待真正稳定之后,才由他和阿姨轮流陪护。
一个月后,孔莞正式出院,这时候也已经到了年底。
田晓辞给阿姨放了几天假,自己在家里筹备新年,母子两个过了这几年来第一个喜气洋洋的新年。
大年初二那天,田晓辞和宁安覃闻语在SOSO聚了一下,他们各有各的忙,已经好久不见。
他带了自己去陶艺馆做的烟灰缸做新年礼物送给他们。
虽然很粗糙,但他们却都是很喜欢的样子。
田晓辞坐在宁安身边,低头点了一支烟,还没来得及抽,便被宁安给捏了过去。
宁安是很细心的一个人。
田晓辞以前是从来不抽烟的,因为工作原因更是很少关机。
可现在他不仅经常关机,低头点烟的姿势也十分熟稔。
他轻声问他,怎么抽烟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又告诉他,他们都很担心他。
田晓辞便笑了笑,轻声说:“我妈前一阵刚换了肾,熬夜陪床为了提神才偶尔抽一两根。”
有这个原因,但不完全是,而他能说出口的原因,却只有这一个。
在最难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他母亲的事情。
可现在,他却有些忍不住。
田晓辞带着些天真气,很爱笑,遇到事情有时候很杠,有着普通少年人的锐气。
而且他穿衣也大部分是高奢品牌,不了解情况的人,很容易把他认成谁家娇养出来的小少爷。
没有人知道他肩膀上压着那么沉重的担子,过的那么辛苦。
就连宁安和覃闻语,本来也只是以为他是为沈清川的问题,所以才低调消沉。
他们虽然也有疑惑,但本着尊重和相信他的原则,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刻意问过什么。
可在这一刻,那些曾有过的疑惑也在瞬间烟消云散。
田晓辞对着他们笑了笑,鼻尖倏然变得酸涨,他轻声说:“这么多年,我终于把我妈治好了。”
宁安很心疼地抱住他,抱了很大一会儿,然后对他说:“你很棒。”
田晓辞的眼圈红了,但依然对他笑着。
他一边笑一边想,他想,挺值得。
他跟了沈清川,虽然在心尖上豁了一道可能永远都不能愈合的口子,但是他治好了他的母亲。
有得有失,他得大于失。
也是那晚回去,他发现了沈清川的车子,停在他现在租住的小区里。
冬夜的月光很亮,他沐浴着月光前行,发现那辆车子的时候,再想退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他立刻就偏开了头,但却依然能感受到那股锐利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刺在他的身上。
几乎能将他那层貌似坚强的外壳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