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个安心的微笑。
  她还在。
  十七岁的卓文君微微蹙眉,看了她一会儿,才有些迟疑地开口,“你是何人?”
  袁宵本来满脸期待地看着她,等着她开口说话,听到这句话,却不由面色大变,脸上还未完全绽开的笑容僵住,惊疑不定地看着她,“文君?”
  “你认识我?”卓文君更惊奇了。
  袁宵的心立刻就沉下去了,原本的欢喜被无限的苦涩所取代。
  这是她,又不是她。
  这是真正的,十七岁的卓文君。她没有承受过被爱人背叛的痛苦,没有经历过两千年被封印在一本书中的寂寥,不认识袁宵,也没有跟她一起经历过许多世界的考验。
  袁宵咬着唇,万分艰难地将已经涌到眼眶里的泪意压了回去。现在不是软弱的时候,既然见到了十七岁的卓文君,就说明这个世界的确与她有关系。
  虽然不知其中出了什么问题,但她必须要将自己的文君找出来。
  “我既然站在这里,当然不会不认识你。”她看着眼前的人,回答道。
  卓文君侧了侧头,也觉得这答案十分有道理。这里是卓府,对方能认出她也不出奇。不过很快,她又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你也是今日的宾客吗?”
  “不算是。”袁宵自嘲道,“我可能是个不速之客。”
  这种自嘲却被卓文君理解为有趣。卓家是蜀中巨君的生活中什么都不缺,唯一的遗憾就是父亲立志要将她养成长安贵女,所以基本上不允许她出门,所见的人太少。
  至少袁宵这样的人,她没有见过。
  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从琴曲上转开,落到了袁宵身上。卓文君仔细地打量了她片刻,才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我从……长安来。”袁宵道,“我叫袁宵。”
  西汉时虽然正月十五已经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但跟中元和下元一样,是祭祀之时,尚未成为普天同庆的民俗节日。所以卓文君没有听出袁宵名字里的玄机,更关注她的前一个答案,“长安?”
  虽然作为青春少女,很讨厌种种束缚。但卓文君受父亲的影响很深,对于长安这座自己从未去过的城市,同样充满了感情。
  所以听说袁宵是从那里来的,她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她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听说今日司马长卿会来。此时,司马相如是梁王的宾客,之前几年一直生活在睢阳,也随梁王去过长安,眼光见识绝非蜀地这些人所能相比。卓文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想来听他说外间的见闻。
  这会儿正是宴席进行到一半,暂时休息的时间,司马相如在临邛县令王吉的邀请下,弹奏琴曲。
  在原本的故事里,卓文君会被这首暗含求偶之意的《凤求凰》挑动心曲,对司马相如生出爱慕之心,当夜就与他私奔到临邛,而后便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当垆卖酒”。
  不过现在,事情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相较于司马相如这个父亲绝不会允许自己去见的男宾,显然袁宵这个来自长安的女客更方便接触,也更能够满足卓文君对外间的好奇和向往。
  所以卓文君立刻抛下手中的蔷薇花枝,转而拉住了袁宵的手,殷切地问,“长安是什么样子?”
  “长安,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袁宵想了想,答道。
  卓文君“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可真有趣。别人从长安来,都会说这座城市的雄伟壮丽、繁华富庶,你却只记得它四四方方。”
  大概是因为她从后世那个城市规划乱七八糟的世界来,对这种严格按照井字形排列,建造得一丝不苟的城市结构很新奇吧?袁宵想。
  “长安的繁华当然也有可说之处。”袁宵道,“不过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卓文君回头看了一眼月亮垂花门,立刻毫不犹豫地道,“那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如何,我还没有去过长安,很想听听那里的事?”
  “好。”袁宵看着对方的脸,点头。
  这个女儿青涩而天真,尚且对未来和爱情怀抱幻想,原本应该会被耳畔缭绕着的这首动人琴曲打动。
  虽然这不是自己的文君,但袁宵想,如果能够改变她嫁给司马相如的结局,也算是了结了最初的遗憾吧?要是文君在这里,或许也会这样认为。
  这么一想,她就坚定了拆散这两人的决心,反握住卓文君的手,“我来的时候见到一个花亭,有百花争艳、流水环绕,景色怡人,不如我们到那里去?”
  于是两人手牵着手离开了。
  而此时,不长的琴曲也终于结束。沉浸在自己的技艺之中的司马相如抬起头,看到满场如痴如醉的宾客,不由得意一笑。
  而后他又微微侧头,似是不经意般往垂花门所在的方向看去。
  这一看,他脸上的笑意不由一顿,眼底露出几分惊愕来。好在这时候众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也无人注意他的脸色。只是司马相如自己的情绪实在不高,颇有意兴阑珊之感。
  这首琴曲,可是他特意为卓文君准备的。
  虽然在外游历了好几年,也见识过睢阳城和长安城的富庶,但这些东西,与他是没什么关系的。从睢阳回来时,梁王赐下的财物,也在路上挥霍掉了。司马相如家中贫寒,无以度日,心下也不免常怀忧虑。
  这件事被他的好友,同时也是临邛县令的王吉知晓,便盛情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