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她嫁给刘彻,如果不是父亲和母亲一直站在她这一边,刘彻最终不会那样轻易登上皇位。
  只是现在想来,能够轻易左右君王废立的力量,又怎么可能见容于年轻的帝王?
  刘彻登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掉窦氏在朝中所有的力量,将权力紧紧抓在自己手中。也是自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关注了,甚至如果不是宫中还有种种大典,她这个皇后都难得见他一面。
  在“独得宠爱”的那几年里,她始终没有怀上过孩子。刘彻也总是安慰她,他们年纪还小,可以再等几年,不着急。
  然而现在想来,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根本不想要一个由她生出来的孩子。
  而无子,最终又成了她身上最大的罪名,也是她骄横妒忌的有力证据,让她千百年后仍旧背着这样的罪名。
  可是天地良心,她将一颗心捧给刘彻,在他面前又如何能骄纵?
  一开始,她甚至都不敢恨他,只迁怒于盛宠之中的卫子夫,以为是这个女人夺走了他。是后来,在孤寂无垠的冷宫,她才渐渐想明白,就算卫子夫有心,若刘彻没有动摇,她又如何能得逞呢?
  只是终究还是看不惯。
  这种厌憎不喜深埋在她心中,直到遇到杨玉环,才爆发出来。
  想到这里,阿娇不由心下惭愧,其实最开始,她对杨玉环的印象很好,甚至隐隐羡慕她能那样肆无忌惮,不像她,即使已经离开了那个世界,自幼所学的一切仍旧烙印在骨子里,无法变通。
  可是后来见她行事轻浮,又为了一部戏自贬身段,无端地就厌烦了起来。
  其实只是迁怒。因为卫子夫就是那样一个能降下身段的女子。
  她出身低微,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讴者,倡优之流。但也正因为这样,她才总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低头。阿娇看过几次她跟刘彻相处的情景,的确是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温柔娇羞。
  想到这里,阿娇心下若有明悟。
  也许刘彻喜欢的,就是那种温柔恭顺的样子呢?
  阿娇自己是长公主的女儿,依例本来该封翁主,只是后来定下与刘彻的婚事,这才免了。但她在宫中始终地位超然,窦太后和景帝都对她宠爱非常,不要说宫里的公主们,就是太子刘荣,在她面前也要客套三分。
  说来,母亲一开始是想让自己嫁给刘荣的。可惜栗姬不肯向她低头,反而被抓住过错废去,刘荣也失了太子之位。而后正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刘彻才被立为太子。
  因为这个,刘彻面对她的时候,总是格外忍让纵容。她那时以为是出于爱,其实只是因为敬畏,所以把她高高低捧起来。
  她自以为在刘彻面前已经表现得十分卑微,也许看在刘彻眼中,并非如此呢?
  骄纵二字,或许自己得来不冤。
  可惜她竟然直到今日才彻底明了。这样想着,阿娇不由苦笑,到现在自己其实也没有半点长进。她与刘彻之间注定只会有这样一个结果,这是因为她的出身,就算没有卫子夫,也会有别的什么人。
  看看后来的历史,卫子夫当上皇后,盛宠多年,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又如何?后来还不是有了李夫人,钩弋夫人,许多数不出名字的女人,一个接着一个……
  仔细想想,这些女人大都是鲜花般娇艳的品格,可见刘彻数十年如一日审美统一。
  这也可见,她其实并没有错。
  皇后就是皇后,与嫔妃终究是不同的,她学过的“礼”,没教她对丈夫弯下脊梁。
  卫子夫做了皇后,便渐渐脱去了原本那种娇柔之态,所以不复宠爱;杨玉环终身都只是贵妃,却反而独得宠爱,若不是时势变了,也许她会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而她,做不成卫子夫,也做不成杨玉环,只能是陈阿娇。
  命运早有分定,每个人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惟其如此,她对杨玉环的迁怒,才显得万分可笑,终究不过是因为……放不下。
  杨玉环的性格太像她了,又恰好成为了她最羡慕的那种存在,以致阿娇心中不由自主地关注她,但又因为彼此立场不同而本能地排斥她,最后就变成了那种矛盾的针锋相对。
  也许反过来,杨玉环对她的感觉,也差不多如此罢?
  并不想伤害对方,伤人的话却脱口而出,而听了对方伤人的话,也必然要还以颜色。
  直到收拾完东西,准备告辞离开时,阿娇才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完全理清。她转过头,看向送她们出门的杨玉环,忽然觉得道歉的话也没有那么难出口了,“我昨晚一时糊涂、口不择言,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杨玉环微微一愣,没想到她会突然服软。阿娇已经朝她一笑,转身进了电梯。
  据说两个人如果太相似,不能成为知己,就该是一生之敌。她和杨玉环恐怕已经做不成朋友,但既然有缘跨越不同时空来到这里,又何必再彼此敌对?
  自己看不惯的那些地方,其实恰恰是她为了适应如今的生活而做出的妥协与改变,是她能低头的地方。
  阿娇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却也不可因此鄙薄于她。
  杨玉环站在门口,眼看着电梯走到一楼停下,才陡然回过神来,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用力关上了房门。
  ……
  阿娇是从金一诺口中得知,杨玉环已经拿下了
  《长恨歌》这个本子,这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身为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