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壳搏斗,突然见了剥得光溜溜的果仁,抬头眨巴眨巴眼看他。范闲啥事儿没有,继续给自己剥,李承泽食指倒扣敲了敲桌子,范闲剥了一把带红衣的拍到他手上。
  他们坐了干嗑了好一会儿花生,小桌上都快堆成小山了,庆帝才姗姗来迟。刚站起来行礼,庆帝又让他们坐下,这嚼花生都嚼饱了,对着陆陆续续呈上来的满桌子菜没什么食欲。
  “都愣着做什么,动筷子。”庆帝背对着太阳坐,“今日是家宴,都不要拘谨。”
  虽然范闲的身份在三月前就沸沸扬扬的传得人尽皆知了,可皇帝这么说,分量就不同。太子垂了眼,筷子上夹的叶子菜一哆嗦就掉了。
  “身子弱,就多补补。”庆帝说着亲手给太子夹了根猪蹄。
  “是啊,太子大病初愈,是得补补。”
  李承泽不搭腔还好,一搭腔就被盯上了。
  “老二,你也别就顾着吃肉,火气大,就得清肺,来,多吃草。”
  “…”
  看李承泽吃瘪,范闲噗哧把嘴里的饭给笑吐了,然后他就僵硬着看到对面的老狐狸把目光移过来。
  “范闲,光是扒饭能行吗,要不要朕给你加点料?”
  “咳咳咳…”加什么料?范闲警惕着,心想准没好话,也不去想这料是啥了,连连拒绝,“陛下不用不用!臣吃饱了!”
  庆帝弯着嘴笑:“你问问他们都是什么叫我的。”他还点了个名,从刚才起就一直缩着想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老三,你说。”
  “父…皇…”他讲得极为小声,小脸都要埋在饭碗里。
  “没吃饭?”庆帝从鼻子哼气,“我看就你,心思还都在吃上!”
  李承平一时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心里苦哈哈,不是你让我们动筷子的吗,合着得光动筷子不动嘴啊,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范闲帮他分担了一部分火力,抠抠脑袋,说:“陛下,我这么叫,恐怕不合适吧!”
  “没事,你脸皮厚。”庆帝随意地说着,这会儿也拿起筷子,夹了两根小菜尝尝,“范尚书昨日请辞了,要回儋州,朕也很久没有去看望过姆妈,打算一道去看看,顺便祭天。”
  “父皇,京都不就有庆庙吗?”李承平嘴快,儋州那个地方对他来说就是极偏远蛮荒之地,像是另一个世界。
  李承泽为他解释道:“东海之滨有座大东山,你知道的那个西郊的祭庙叫小东山,只是一座小山丘,一些民间神仙在那里也享受着供奉,有些名气,但和大东山一比便相形见绌了。父皇当年北伐将这片地方打下来后,便在大东山上修建了另一座比京中宏大上数倍的祭庙,如今依然香火不断。”
  据说大东山一面是青,一面是白,两面用这种绝然不同的颜色点缀天地,就像是一块由绿转淡的翡翠,美丽至极。当然它最出名的除了不世之景,还有这座山里出产的世上最完美的玉石。庆国在此处修建庙宇,严禁开采玉石,所以东山之玉,如今在市面上只有存货,价钱能吓死人。
  庆帝难得表示赞赏:“你知道得不少。”
  “父皇的威严,儿臣必定是要铭记于心的。”李承泽保持着脸上完美的笑容,“只是这好端端的,父皇为何不远万里去祭天?”
  庆帝叹了一口气。
  重点来了。范闲心里也叹了一口气,名为祭天,实则是要将自己的儿子逼上梁山。
  “门下中书弹劾太子失徳,今日都察院也递了折子上来。”庆帝稀松平常地说着,“太子,大臣们都说你受了先皇后的影响,德不配位,难承大统,你说朕该当如何?”
  这一出其实很简单。
  对太子的舆论攻势在前,七大路总督上书在后,再觅些臣子出来指责太子失德,不堪继国,最后皇帝左右为难,亲赴大庙祭天,承天之命,继而废储。
  而他把全部子嗣都聚集在此,就是要告诉他们,那个位子要动一动了,从现在开始,不论是谁,机会均等,嫡出也好,庶出也罢,明面上的皇子也好,背地里的私生子也罢,都一样,谁都可以争一争,谁都可以斗一斗,动静闹得越大越好,血流成河也没关系。
  太子的脸是白的,但他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惊讶,皇帝的怒火永远不会过去,要他付出代价。
  “你猜李承乾会动手吗?”
  李承泽问范闲。
  “会。”范闲摇了摇头,“他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
  李云睿也许早已料到这一出,离京前就把君山会的势力给了李承乾,京中还有秦家对皇帝要其背锅不满,他有充分发动哗变的条件。没有皇后,没有东宫之位,没有李云睿,他再没什么好失去的了。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这么个理儿。而皇帝,若想名正言顺废储,光靠祭天堵不住悠悠众口,逆反皇子恰好是最到位的理由。
  只是这一次,未必会像皇帝想的那么如意可以一石二鸟。大东山上,一没有五竹叔在养伤,二是苦荷和四顾剑都已经知道庆帝的底牌,他才是大宗师,洪四庠不过是个幌子。加上叶流云,正经的二对二,想必也不会输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范闲轻松地笑了笑,提议道:“要不要趁着陛下去儋州,咱俩溜出京去玩一趟?”
  “去哪儿?”
  “你想去哪儿?”
  江南大理北齐上京东夷西胡他哪里都想去,要不是皇帝去了儋州,李承泽也想看看遥远的东海之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