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处,均是三轮车的天地,大道与众多交通工具争锋,小道更是独领风骚,据不完全统计,此镇至少有1000台电动三轮车,且无牌无照,无影遁形。
  老大的一声令下,五个小分队迅速领命,众人手里拿着一张放大的彩照--三轮车的截图照片。目标:集众人之眼里,先将这台三轮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动看静看,找出所有能与一千台三轮车区分开来的特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结合每日必见的众多三轮车一对比,这才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些车都是出自一个厂家?所有的外观特征仿佛都是一模一样,尤其还是在晚上,颜色无法区分,形态如出一辙,看得一干人等泪眼婆娑。
  王斌揉了揉眼睛:“我看都一个样子啊,我不行了,眼睛要成对眼了。”
  许飞道:“我还以为这是车牌,结果这车尾巴上的居然是广告。”
  穆辰道:“广告!对,好多车的广告都不一样,这一点可以区分一部分。”
  这么一说,范围又小了一点,大概从一千台,变成了八百台。
  虽然一大早苏一就流了鼻血,但显然不是因为病了,因为此时他精神好得很,那点罪恶鼻血流出身体后,果然好了很多,头不晕眼不花,指着图纸道:“辰哥,你看着车子上面的一根杆子是啥?”
  穆辰接过来看了看:“这个应该是天线,好像别的车也有。”
  街上的三轮车车夫,平日里所有时间都在这方圆一平米的车上,有些人是全神贯注地在接客及接客的路上认真工作,而有些人不甘寂寞,闲暇之余需要有点业余爱好,于是自发给自己的爱车装了一根天线,不接客的时候能收听一些广播打发时间,于是一根天线将底层奔命的人划出了文化层次。看来,这个载着犯罪嫌疑人的三轮车夫是个热爱学习的三轮车夫。
  苏一又指着杆子中段:“辰哥,你看这个位置,好像是折的。”
  几个脑袋齐齐望了过来,盯着这个天线,乍一看,这根天线好像是弯的,再一看,又感觉这根天线是被这几人如炬的目光活活盯弯的。
  穆辰又接过图片,再看了看其他的三轮车,仔细对比了一下,一拍大腿:“对!大家快看,这车的天线是弯的!不是直的!”
  苏一在一旁叹了口气,这话听起来,有点别扭。
  众人对比的结果,确实翘起的角度与众多有天线的三轮车的角度有所差别,感觉是天线从中断了,被人用胶布粘起来的,粘得十分不专业,弯了。
  这个弯曲的角度实在用肉眼凭记忆难以分辨,只能充分利用爱伊斯坦最伟大的科学理论—相对论,进行对比,才能勉强做出唯一的区分。
  五个小分队每人手里拿着一张硕大无比的截图彩色照片,接下来,就是如大海捞针一般,上街把这台插着一根饱经沧桑的弯天线三轮车找出来。
  显然众人也考虑过这三轮车主回家以后发现弯天线有碍观瞻,或者有损信号接收,心血来潮换了它这种可能性,只求大爷再坚持两日,暂时按压住心中对此物的不满,念及此物多日的陪伴,再让它挺翘几日。
  小分队以杨柳镇正大街转盘为中心,辐射五个卡口,基本可覆盖全镇进出的路口,除非插翅,否则绝对逃不出这五路精英铺下的天罗地网。
  苏一与穆辰两人负责守在主街的一个环形大转盘处,从领命到现在,已经快8个钟头过去了,这个路口至少已经排查了三四十台车。
  六月的阳光虽没有七八月那么灼热,但在这艳阳下站八个小时,滋味不是那么好受,此时苏一已经累得快站不动了,看了眼穆辰,他也是累得不行,两人围着这个转盘,见到辆基本相似的车,就要上前去看一眼,问两句,什么“有没有换过天线啊”,“是不是买新车了啊”……群众向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二人。
  这会没力气了,穆辰和苏一都不顾警察形象,直接坐到了转盘的花坛上,苏一有气无力道:“好饿好累啊。”
  穆辰也有气无力道:“我也是啊。”
  往日,苏一只要一说饿,穆辰一般都会直接去煮吃的,或者买吃的,今天居然无动于衷了。
  果然,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要建立在温饱之后。
  正当两人像个叫花子似得,坐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等着谁行行好能赏点吃的,一辆警车哄着大油门一路飚过来。
  “啊,西门!啊,有饭了,快起来!”苏一拉了拉穆辰的手,两人跟见到救命恩人似得,接过西门用盆端的两碗饭。
  西门道;“辰哥,一哥,你们先吃吧,我帮你们盯一会儿。”
  穆辰和苏一简直热泪盈眶。
  吃过饭,六七点的时候,街上来了一大波三车,苏一和穆辰简直跑不过来,这边刚走,那边有来,真是高峰期,马不停蹄。
  直到九点左右,这才稍微停歇了一会儿,苏一又瘫在了花坛边缘,喘息片刻。
  转盘的花坛里耸立着五根石柱,柱子里面精心雕刻着一些石像,随黄昏路灯的开启,石像里面也透出一些金色的灯光,像佛光普照。
  苏一每日都会经过此地,却从来没有瞩目观赏过里面到底画的是什么,此时苏一已经在此地守了近十二个小时,百忙之余,仔细观察了柱中石像,像是雕刻了一尊尊佛,亦或是十八罗汉,立于这镇中心,守护此地的祥宁。
  南阳城本就属于佛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